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蒙巴頓 | 上頁 下頁
二七


  由此,第一個疑問是:鑒於自己的作戰計劃已被人改變了,並且調撥給自己的兵力和裝備、火力又很不充足,蒙巴頓是否應該取消突襲迪耶普的行動?

  不能。丘吉爾首相挑選他計劃對歐洲陸岸的進攻,就是看中他堅韌、勇敢和敢於承擔責任。由於蘇聯和美國的強大政治外交壓力,英國必須作出某種姿態,哪怕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幕後決策的丘吉爾,對此心知肚明,正因為如此他才無法去指責蒙巴頓,而要在輿論譴責面前保護他。當然,蒙巴頓從自己行動前所掌握的情報中,也顯得有些過分樂觀,覺得自己至少擁有一半的勝算,而如果不進行實戰,誰都無法在事先就預料到會有悲慘的結局。

  最後是關於所付代價的疑問:值得嗎?

  答案是:值得。首先,實際的損失數並非像數字所顯示出來的那麼驚人。因為人員損失數字的3/4是受傷或被俘,其中的大部分在戰後還是回到了加拿大和英國,這在非常重視人的生命價值的西方國家看來,便不算過於悲慘的損失了。另一方面,這次行動是真正的在空軍支援下(特別是在撤退過程中)的兩栖渡海登陸作戰,所有的軍事行家們都承認迪耶普之戰對後來「霸王」行動的重大影響。這次失敗的經驗教訓,對於不到兩年後盟軍發起的諾曼底登陸並非無足輕重。局部、暫時的失敗,往往孕育著全域、永久的勝利。用蒙巴頓自己的話說,「在迪耶普每失去一條生命,就意味著在諾曼底挽救了十個人的生命」。

  而「霸王」戰役的主要計劃者之一摩根爵士則明確宣稱:「沒有迪耶普之戰的血淚,諾曼底登陸的成功是不可能的。」美國人也承認這一點,在諾曼底順利登陸後的第六天,馬歇爾給當時任東南亞戰區總司令的蒙巴頓拍去了一封私人電報:「今天我們去法國視察英美軍隊。我們乘船從艦隊之間穿行而過,部隊源源不斷地開上了法國土地。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分享著各種秘密並不遺餘力地相互幫助。在此時刻,我想告訴您,這一偉大行動的成功應部分地歸功於您的貢獻及您和您在兩栖作戰司令部的參謀們所作的出色工作。」

  至於迪耶普之戰本身是否為一次完全失敗的行動,盟國內部的看法也不盡一致。英美方面,特別是英國自己認為它是完全失敗的。然而,研究過這次登陸整個過程的某些美國軍官曾得出結論說:雖然條件極為不利,但這次作戰實際上並不能說是徹底失敗的,某些方面甚至說是成功的。因為當時英國和加拿大部隊以不大的打擊力量登上並一度守住了海岸,損失大的原因主要在於突擊行動沒有得到後續支援。大規模的進攻,只要能得到大量新銳兵力的保障,就完全有獲勝的希望。

  這種結論自然深受竭力主張英美開闢第二戰場的俄國人的歡迎。事後不久,莫斯科的報紙發表評述說:「迪耶普悲劇後,英國報刊公開進行了熱烈討論,極力證明在法國實施大規模登陸是不可能的。在聯合軍事會議上某些美國軍官在談及開闢第二戰場的現實性時,只要表現一些樂觀情緒,英國軍官就把在迪耶普受傷的老兵抬進大廳,說明登陸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困難』。難怪美國記者拉爾夫·莫格索爾對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表示懷疑:『丘吉爾有意安排這樣一次襲擊的唯一目的,是不是為英國人反對以後任何攻入歐洲大陸的企圖提供根據呢?』蘇聯人民和蘇軍最高統帥部認為,英國的目的顯然是這樣的。因為對丘吉爾和英國的將軍們來說,他們一直把政治考慮置於軍事戰略和盟國義務之上的。」

  迪耶普之戰雖只進行了十來個小時,但它卻是整個戰爭期間總是被提起和長期爭議的話題之一。究竟如何評價它?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和軍事角度出發,各有各的見解。不過,由於它至少沒有取得攻佔這個小城的預定目標,議論越多就越對蒙巴頓的聲譽不利。蒙巴頓處在這個漩渦中十分難堪,他感到身心疲疲,請求卸去在聯合作戰總部的重任,重返海軍指揮一艘稍大些的軍艦便足矣,那樣也好盡情地呼吸一下清爽的海上空氣。那麼,丘吉爾首相對他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何安排?且聽下章分解。

  ◎第八章 再銜使命

  首相總有小算盤,忙煞蒙氏不得閒;
  屢次參與訂計劃,鋒芒才幹不一般。

  話說蒙巴頓在迪耶普之戰失利後,要求辭去聯合作戰總部指揮官的職務,而丘吉爾並沒有立即答應他。由於丘吉爾執意要點燃非洲的「火炬」,攻佔法屬北非,美國人也只好答應。「火炬」行動是1942年7月20日至25日,由丘吉爾和霍普金斯(代表羅斯福總統)及英美聯合參謀委員會成員在倫敦召開的聯席會議上作出最後正式決定的。於是,根據丘吉爾的指令,蒙巴頓「暫時忘卻」在迪耶普行動中的痛苦,趕緊集中精力投入制訂「火炬」作戰的計劃工作。

  「火炬」行動要求英美部隊同時在阿爾及爾和摩洛哥登陸。蒙巴頓是制訂該作戰計劃的關鍵人員,因為人們認為他是關於登陸作戰的首席專家。尤其是經過迪耶普突襲失利之後,蒙巴頓的美國同行們幾乎一致認為,在涉及什麼條件下可以登陸、什麼條件下則不可以登陸的問題上,蒙巴頓最有發言權。從中可以看出,迪耶普之戰的價值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1942年11月8日,也就是迪耶普之戰的兩個多月後,「火炬」行動拉開了帷幕。英美兩國把13個師及輔助部隊總共近50萬人的兵力,投入登陸行動。由於駐北非的法國維希政權的軍隊,對盟軍的登陸只是作了象徵性地抵抗,所以「火炬」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幾天之後,英美軍隊便控制了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一些戰略要地。與此同時,蒙哥馬利率英國第8集團軍在埃及亞歷山大城以西的阿拉曼,擊敗了德軍隆美爾將軍指揮的軸心國非洲軍團,並將其逐出埃及。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盟軍必須儘快確定下一步作戰計劃,為此需要英美領導人舉行一次首腦會談。

  1943年的新年鐘聲才敲過不久,元月13日,在硝煙剛剛散去的摩洛哥名城卡薩布蘭卡,一位「將軍」和一位「P先生」在嚴格保密的措施下進行會晤。這位代號為「將軍」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那位肥胖的「P先生」,即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他們之所以選中這座摩洛哥城市為會晤地點,據說是因為「卡薩布蘭卡」一詞,在西班牙語裡為「白宮」之意,這樣會令羅斯福總統感到親切。從14日開始至25日,雙方在該城郊外的安法兵營召開了幾次會議。參加會談的美國方面有:馬歇爾將軍、海軍上將金、阿諾德將軍;英國方面有:布魯克將軍、龐德將軍、空軍元帥波特爾及蒙巴頓將軍。

  在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蘇聯軍隊經過數月苦戰,已經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包圍了德國保盧斯將軍指揮的22個師,這次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大會戰已接近尾聲。德國人第一次感覺到了失敗的恐怖,而蘇聯紅軍即將轉入戰略反攻階段。為此,丘吉爾和布魯克、蒙巴頓等人在會議上,極力主張通過英國此前已提出過的所謂出擊歐洲軟腹部的「巴爾幹戰略」。

  何謂「巴爾幹戰略」?根據戴高樂的確切說法,該戰略的要旨是:在地中海,「英國既想捍衛它在埃及和所有阿拉伯國家,如在塞浦路斯、馬耳他、直布羅陀已奪占的陣地,還打算在利比亞、敘利亞、希臘、南斯拉夫奪占新的陣地。正因為如此,英國才極力把英一美聯合進攻的矛頭指向該戰場的翼側」。同時,丘吉爾想利用在次要方向作戰的時機來積蓄力量,以便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向德國進攻,摘取走這顆誘人的桃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