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身殘志堅-羅斯福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1823年,美國第五任總統門羅宣佈的「門羅主義」原則,實質上是華盛頓宣佈的原則的發展。它提出了華盛頓沒有用明確的語言闡述的原則:不允許歐洲任何國家在西半球殖民或進行任何干涉。門羅總統提出此項諮文以前,向當時已有80高齡的傑斐遜徵詢意見。傑斐遜在覆信中簡要地把日後門羅所宣佈的政策歸納成兩句話:「我們首要的基本的箴言應當是:決不使我們捲入歐洲的糾紛中,其次是決不許歐洲來干涉大西洋這邊的事情。」 從1793年至1941年的近150年期間,美國孤立主義的含義已有所變化。最初的孤立主義有著地理的因素,美國有與歐洲遠隔重洋的地理條件,而且當時美國的實力還不足以使它與大國抗衡。在華盛頓發表《告別演說》時,美國還只是人口不到500萬的小國;「門羅主義」宣佈時,美國人口也只有1000萬多一點,經濟、軍事實力都很弱。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保衛國家的獨立,發展經濟。它當時沒有必要也沒有力量插手歐洲事務。另一方面,它也要竭盡全力反對歐洲列強插手西半球。 「可是到了19世紀末期,美國感到劃地為牢不利於自己的發展,它迫切需要開闢更廣闊的海外市場。1898年的美西戰爭,美國把西班牙逐出西半球,並在亞洲佔有了菲律賓這塊地盤,從而開始了跨洋過海、脫出原始的孤立主義的過程。但是,在對外活動中,美國仍謹慎地堅持不與歐洲發生過分密切的政治關係。 美國介入20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其說鼓勵了「國際主義」,遠不如說更加刺激了孤立主義情緒。一種企求確保美國不捲入歐洲事務和歐洲戰爭的心願,開始在公眾和國會輿論中高漲起來。歷史學家們在一些著作中尖銳地指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承擔重大責任的不僅僅是德國,而且還有美國的盟國。一些有聲望的著作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同美國軍火商和國際金融界有著密切的聯繫,他們殘酷無情地追逐利潤,這就引導他們去煽動和延長世界各地的衝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恩格爾·佈雷希特的《販賣死亡的商人》,該書的書名不久就成為軍備工業的同義語。在這樣的輿論氣氛中,參議院一個調查這種現象的委員會應運而生了。 1934年2月由共和黨人、北達科他州議員傑拉爾德·奈伊所提出的一項決議案,得到了參議院的普遍贊同。奈伊要求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大公司與英法的軍火交易的內幕進行調查。1934年4月,參院決定成立調查委員會,由奈伊擔任主席。這是國會孤立派羅斯福一次旁敲側擊式的警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羅斯福是威爾遜政府的高級官員,並且是威爾遜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孤立派舊事重提,多少有點「項莊舞劍」的味道。可是羅斯福容忍了這次行動。 委員會提出了許多報告,共達數千頁,富有煽動性的報紙馬上把這些報告壓縮為陰森可怖的頭條新聞刊登出來。在委員會活動的後一階段,調查越出了軍火商的範圍,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和國際銀行家身上。華爾街的銀行家大力資助軍火商製造軍備工業,謀取巨額利潤。人們發現,他們的代理人正在國會活動,或者在誘使哪怕是最小的國家購置更多的軍事裝備。奈伊公開聲稱,經濟利益集團對美國1917年參加協約國一方施加了巨大影響。報告點了摩根和杜邦四兄弟的名,指出他們充當協約國代理人謀取巨額利潤。 奈伊委員會的結論是,美國參戰既不是為了「拯救世界民主事業」,也不是「為了保衛美國利益」,而是利潤攫取者的陰謀。報告從政治上對威爾遜大肆抨擊,並提供了許多材料,以使人們相信,美國參戰只是替「死亡商人」發財。沃爾特·米利斯的筆調生動活潑的新聞體著作《通向戰爭之路》,對經濟因素加以渲染,來解釋1917年至1918年的美國外交活動,證明他在《美國走向戰爭》一書裡關於美國拋棄中立而致力於幫助協約國的政策。法西斯獨裁者在歐洲的活動,加強了決心阻止美國對國外糾紛進行干涉的那些人的力量。調查報告提出:「假如歐洲非要打仗不可,讓他們為自己的戰爭出錢;假如摩根和其他銀行家硬要參加到另一次戰爭中去,那就讓他們應募參加外籍軍團去打仗。」 在一定的意義上說,奈伊的調查報告揭露了一部分真相,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錯誤的;但是30年代的國際環境與威爾遜時代大不相同,羅斯福踏進白宮之日正是希特勒攫取權力之時。在這種形勢下,孤立主義只能是縱容法西斯勢力的綏靖主義變種。 德國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及其納粹死黨,早已摸透了西方國家害怕又一場戰爭的心理。他們肆無忌憚地擴軍備戰,斷然採取進一步違反凡爾賽和約的行動,把德國軍隊增加到條約限額的五倍,恢復了強迫集訓。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赤裸裸地宣佈他謀求帝國的鋒芒所向,將遵循古代羅馬囊括地中海沿岸的路線。他進一步昭示全世界,意大利應當擁有更多的非洲殖民地。1934年,意大利軍隊製造了一起與埃塞俄比亞士兵發生衝突的邊界事件。1935年,意大利陸軍、坦克和飛機對海爾·塞拉西皇帝的埃塞俄比亞發動了全面進攻。除了這些事件對美國輿論有著明顯的影響外,歐洲的新聞評論家和觀察家還經常發出警告和預言:另一次大屠殺正在逼近。 面對這樣一種暴風雨般的事變和態勢,國會內外許多美國人企圖作出種種孤立主義的努力,來確保美國的中立和不干涉政策。幫民意測驗所稱,孤立主義在1937年擁有70%以上美國人的支持。但是,無論就地區或政治派別而言,還是就經濟地位或種族根源而言,孤立主義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固定棲身之所。它得到得克薩斯州莫裡·馬弗裡克眾議員一類民主黨人和諸如前總統赫伯特·胡佛一類的共和黨人的贊助。親羅斯福的《新共和》週刊,和 羅斯福的《芝加哥論壇報》同樣懷有孤立主義情緒。工業富豪們支持各種孤立主義的宣傳組織,小農場主懷著同樣的信念投票支持孤立主義的候選人。在許多人看來,中西部是孤立主義的中心,那裡占支配地位的共和黨政治和種族成分,必然使它具有這種形象。大部分講德語的美國人,不同程度地同情希特勒。斯堪的納維亞族系出身的美國人,則堅持他們的徹底中立的傳統觀念。但是,東部也存在類似的情緒,那裡許多愛爾蘭後裔的美國人,在反對英國的態度上信奉原始的種族觀念:「我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紐約市的意大利裔人,對墨索里尼的種種姿態和侵略行侵,有點驢唇不對馬嘴地感到洋洋自得;他們在曼哈頓區同那些把備受意大利軍團蹂躪的埃塞俄比亞人視為同宗的黑人,展開了激烈的街壘戰。 在奈伊委員會報告的刺激希特勒重整軍備的威脅下,國會孤立派急於制定束縛羅斯福手腳的立法,規定歐洲發生戰爭時總統所能採取行動的限度。在這個背景下,國會制定了對交戰國實行武器禁運的1935年中立法,參議院通過該法案時僅僅花了25分鐘。這個法律期滿之後,又制定了禁止向交戰國貸款的1936年中立法。1937年中立法則規定,不准美船航行到交戰區,不准武裝美國商船,對交戰國實行非軍火貿易的現購自運原則。為了撫慰孤立派,羅斯福在1935年10月的一次演說中,鄭重其事地宣佈:「不管海外的各個大陸發生什麼事情,美國仍將而且必須不捲入其中,保持行動自由,這是很久以前我們的國父所祈願我們保持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