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沙場鬥獸-隆美爾 | 上頁 下頁 |
七〇 |
|
幾天以後,他給露西寫信說:「或許我對我們能夠堅守陣地所抱的希望不大。很可能正是由於在獲得最高指揮權之前,我提出的保留意見造成了這種局面。」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隆美爾當時所不曾料到的。9月12日,希特勒派滑翔機將他的難兄難弟墨索里尼從囚禁地營救出來。隨著墨索里尼「政府」複位,隆美爾對意大利人的仇視已降低了價值。他那種不善外交的做法更難使他與墨索里尼的傀儡政府和睦共事。正如陸軍人事部長施蒙特在戰爭日記裡寫的那樣:「不幸的是,陸軍元帥隆美爾仍然對非洲的撤退耿耿於懷,委派他擔任與意大利毫無牽連的職務,這對他來說更為合適一些。」 第十七章 重返法國 隆美爾被調離意大利後,希特勒對怎樣安排自己的宣傳機器鼓吹出來的神秘元帥頗費思量。他先是讓隆美爾B集團軍群的參謀班子原封不動,在必要時為他出謀劃策。這使隆美爾覺得蒙羞受辱,丟盡了臉面,認為自己被拋棄了。最後足智多謀的約德爾為希特勒解開了這道難題,任命隆美爾徹底檢查和加強「大西洋壁壘」的海岸防禦工事。1943年11月5日,希特勒在「狼穴」頒佈了正式命令。希特勒之所以選派隆美爾去西線,原因是在納粹指揮官中唯有隆美爾具有數年與英美軍隊作戰的經驗。此外,他也想給隆美爾一個挽回聲望的機會。不過當時只說是「研究任務」,並沒有明確擔任「作戰指揮」。 希特勒在同隆美爾談話中暗示他,如果西線打起來,他可能擔任作戰指揮。希特勒這樣做大概是怕西線總司令倫斯德起疑心。他事先派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元帥秘密前往西線德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巴黎,向倫斯德擔保他可以穩坐總司令的寶座。凱特爾卻有些做過了頭。他告訴倫斯德,希特勒認為隆美爾不是個偉大的戰略家,也不是擔任最高司令官的材料,而只是一驍勇精悍的戰士。「如果由於健康狀況你打算讓位的話,元首希望你明白,只有馮·克魯格陸軍元帥才適合做你的繼任。」隆美爾對新的任命無疑是高興的。11月21日他分別向已被希特勒扶為傀儡的墨索里尼和凱塞林辭行,然後回家,決定將露西和曼弗雷德從新維也納城遷往故鄉斯瓦比亞靠近烏爾姆的一座村莊裡。在烏爾姆鎮的人為他們準備舒適的住宅時,暫居在赫林根附近的寡婦萊賓格夫人的消夏別墅裡。12月1日,隆美爾和他的參謀班子登上了西去的列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3年末至1944年初,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的巨大經濟潛力,日益發揮出明顯的優勢,兵力方面已佔據絕對優勢,牢牢掌握了蘇德戰場、西戰場、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德黑蘭舉行了大戰爆發以來三國首腦的第一次國際會晤。會上決定在法國西部登陸的「霸王」戰役和進攻法國南部戰役將同時於1944年5月發動;斯大林也鄭重聲明:蘇軍將在同一時期發動攻勢,以阻止德軍由東線調往西線。這樣,英美部隊便由對德國的局部反攻轉入全面進攻,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與蘇軍一起像兩支鐵臂將法西斯德國活活挾死。戰爭是對每個民族全部經濟力量和組織力量的考驗,誰最經得起戰爭,這就得看誰的錢袋最充足,而不在誰的劍最長。意大利已退出了「軸心」同盟,德、日也都是資源貧乏的國家,它們的經濟原本極端脆弱,加之喪失戰領地,減少了對國外人力物力的掠奪,自身資源不足、兵力不濟的弱點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 德軍雖然佔據著蘇聯、法國、挪威、丹麥、意大利等國的部分或全部國土,但兵力不足。各被佔領國家或地區的廣泛的抵抗運動,牽制了大批德軍。僅僅為了對付希臘和南斯拉夫的抵抗運動,德軍就不得不在這兩國保持總數達61萬余人的大軍。隨著意大利的垮臺,芬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越來越明顯地流露出不願為德國充當馬前卒的意向。瑞典、土耳其和西班牙均在修正自己的「中立」政策,其天平在向著不利於德國的方面傾斜。德國雖還保有一定的實力,但已無力扭轉戰爭形勢。 隆美爾對德國江河日下的局面也早有所認識。早在1943年5月至7月底,他曾兩次坦率地向希特勒指出:德國贏得勝利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了。第一次是在5月份,隆美爾列舉了一些可怕的跡象。他說意大利的崩潰已勢在難免,德國海軍潛艇每月都要損失30多艘;雖然德國實行戰爭總動員後軍備生產會有所增加,但「我們能夠趕上全世界產量的增長嗎?」 隆美爾曾把與希特勒的這次談話告訴他的兒子。曼弗雷德回憶說,當隆美爾直言相告時,希特勒垂著眼皮聽著,突然間他揚起頭來說,他也意識到贏得戰爭的機會已微乎其微,但西方絕不會跟他媾和。7月底當隆美爾第二次和希特勒談起結束戰爭問題時,希特勒則賭咒說:「如果德意志民族不能打贏這場戰爭,就讓它滅亡好了。」這使隆美爾驚訝不已,他開始認識到,希特勒是不惜把德國人民一同拉入火坑的。事後他寫道:「這個人實在已不是個正常人了。」可當希特勒讓隆美爾到西線任職時,他又一次興高采烈起來,寫道:「元首的精力多麼充沛!他給他的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堅強的信心!」 隆美爾確實非常渴望到西線任職。在那裡,他可以向英美部隊進行復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隆美爾主要是在同英軍作戰,到了突尼斯後又同美軍交過手。自離開北非後他再也不曾得到過向英美部隊傾吐自己復仇火焰的機會。他原以為在意大利能如願以償,沒料到終成泡影。隆美爾也像絕大多數德軍將領一樣,擔心英美部隊在西歐成功地開闢第二戰場。對地處中歐的德國來說,兩線作戰就像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種地緣上的劣勢始終困擾著德國歷代政治家和軍事家們。 弗裡德裡希二世在七年戰爭(1756—1763)中因兩線作戰差點使普魯士亡了國,因俄國的彼得沙皇關鍵時刻退出反普同盟才使弗裡德裡希二世避免了滅頂之災。俾斯麥在統一德國的過程中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成功地避免了兩線乃至多線作戰,為老毛奇指揮的三次王朝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才使德意志第二帝國於1871年出現在中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是其慘敗的重要原因。現在第三帝國再次面臨兩線作戰的難題,1943年7月以後的一段時間裡,隆美爾在與自己的老部下拜爾萊因談到這個問題時曾發表過一番見解:「我們應該採取內線作戰方針。在東線,應最快撤到一條可據守的防線。但我們的主要努力卻是用來擊敗西方盟軍建立第二戰場的任何企圖,這是我們的防禦重點。如果我們能挫敗這個企圖,那麼前途就會顯出一線光明來。」因為在他看來,「如果我們能將入侵的英美部隊趕下大海,那麼他們想捲土重來就不是朝夕之間能做得到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