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沙場鬥獸-隆美爾 | 上頁 下頁
二七


  第二天,即6月16日,隆美爾先發制人,令第15裝甲師向卡普措堡猛烈反攻,同時讓第5輕裝師的坦克團包圍沙漠中的英軍左側。第15裝甲師計劃跨過卡普措堡的廢墟、沖過前沿的鐵絲網,再向敵軍漫長的翼側進攻。拂曉進攻開始,但奪占卡普措堡的英軍夜間加強了防禦工事,拼命阻止德軍坦克突入。第15裝甲師的進攻沒有多大進展,大約上午10點30分,第8坦克團被迫撤出戰鬥。「80輛坦克中只有30輛還能繼續作戰」,該團指揮官不得不如實向隆美爾報告。決定性戰鬥發生在南線,第5輕裝師在靠近錫迪奧馬爾的邊境地帶向錫迪蘇萊曼進攻,再次攻擊英第7裝甲師之第7坦克旅。該師的坦克勇猛地沖入英軍陣地,突破錫迪奧馬爾和錫迪蘇萊曼的英軍陣地。隆美爾稱第5輕裝師的突破是「這場戰鬥的決定性的轉折點」。

  同時,除卡普措堡外,各要點的守軍仍牢固地控制著陣地。哈勒法亞隘口的守軍在攝氏50度以上的高溫下作戰並已嚴重缺水,隆美爾仍命令巴赫上尉:「無論如何都必須守住哈勒法亞隘口!」貝雷斯福德—皮爾斯這天晚些時候終於認識到必須繞過哈勒法亞隘口。如果他的指揮部不是根據英軍的作戰教程設在110公里外的後方而是靠近前沿的話,他本來是可以早一點認識到這一點的。現在貝雷斯福德—皮爾斯將他的部隊分成三路,右路即沿海岸行動的第4印度師繼續圍攻哈勒法亞隘口;中路是強大的裝甲部隊向位於哈勒法亞後面的薩盧姆進軍;左路由包括第7裝甲師大部分在內的部隊組成,企圖攻擊非洲軍的右翼。

  16日上午晚些時候,左路英軍進抵隆美爾防線南端的哈菲德嶺,隨之發起進攻,但為這裡的守軍擊退,下午又發動了兩次進攻也未能奏效。本來在這一天的早些時候,英軍在第4坦克旅佔領了卡普措堡後若不顧一切集中兵力向薩盧姆推進,截斷哈勒法亞守軍的退路,隆美爾的整個防線便面臨著崩潰的危險,他也許不得不放棄包圍托卜魯克的計劃。可是英軍懾於德軍正面和翼側的聯合進攻,首先對自己的翼側擔心起來。隆美爾看透了這一點並對此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賭注。當晚12點左右,他電令第15裝甲師只留下少數兵力扼守卡普措堡以北陣地,其餘全部撤離卡普措堡,與第5輕裝師的前沿平行向南推進,17日拂曉前兩師務必插入英軍翼側,然後沖向哈勒法亞海岸。這樣既可解除英軍對哈勒法亞的包圍,亦可切斷英軍整個遠征部隊的後路。

  戰至17日時,形勢對英軍越來越不利。第7坦克旅的巡邏坦克僅剩下30輛,馬蒂爾式坦克也遭受重大損失並有許多因機械故障退出戰鬥。17日淩晨4點30分,第5輕裝師準時出發,6點便抵達了第一個目標錫迪蘇萊曼。第15裝甲師也同樣抵達了指定位置。隨之在錫迪奧馬爾附近擊敗了英第7裝甲師的主力。德軍的行動完全出乎英軍意料之外,7點45分,電臺監聽到英第7坦克旅的報告「形勢危急」,並要求西線沙漠英軍總司令貝雷斯福德—皮爾斯將軍前來挽救局勢。

  隆美爾斷定英軍指揮官已開始失去對局勢的控制,不會再採取任何主動行動,遂敦促兩個裝甲師大膽迅速地向哈勒法亞攻擊,並防止英軍裝甲部隊從北面突破。至上午10點鐘,威脅已經十分明顯,英軍高級指揮官們匆忙磋商了一下,就下令被擊潰的部隊趕緊撤退。事實上佔領卡普措堡的英軍第22近衛旅、第4坦克旅和印度步兵不待總司令部下令,便先行擅自撤出卡普措堡以免被包圍。他們連忙燒毀了輜重,車輛由於缺少燃料乾脆點燃後丟棄在沙漠裡,幾乎是死裡逃生,在進攻哈勒法亞和哈菲德嶺中負傷的英軍官兵也來不及運走,聽任他們做了俘虜。英軍全線退回埃及境內。

  「戰斧作戰」或如德國人所稱的薩盧姆之戰就這樣結束了。丘吉爾在回憶中悲哀地寫道:「17日一切都糟透了。」隆美爾對戰果也很不滿意,他認為裝甲部隊本來可以截斷英軍的退路全殲敵軍的。第8機槍營的偵察兵及時報告了英軍撤退情況,但德軍兩個裝甲師指揮官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和採取必要措施。結果使英軍特別是佔領卡普措堡的英軍得以死裡逃生。此戰中,英軍損失969人,坦克100輛;德意軍損失678人,坦克62輛,其中完全被擊毀的有12輛。

  丘吉爾首相寄予厚望的「戰斧作戰」沒有砍倒隆美爾,卻以失敗告終。突破層層封鎖運抵北非的坦克有一部分落入了德國人之手。因為隆美爾主宰了戰場,可以將俘獲的英軍坦克中的一部分修復起來用於日後作戰。英軍之所以失敗,首先在於他們還不善於把坦克作為主要突擊力量,而習慣於用作步兵的支援武器。正如利德爾·哈特所分析的那樣,「戰斧作戰計劃」本身就含有失敗的因素,「原因是,在第一階段把一半裝甲部隊派去協助步兵部隊,就很難在敵人從托卜魯克調來另一個坦克團之前擊敗敵人前方地域的坦克,連一半把握都沒有;這樣英國計劃中規定的第二和第三階段的目標都不大可能達到」。其次,英軍也不善於把不同類型的坦克配合使用。韋維爾在此戰結束將近3個月所草擬的公文中認為:「我軍失敗的」主要「原因無疑是在於巡邏坦克和步兵坦克配合作戰的困難……」

  不僅如此,英軍的步炮協同、坦炮協同也遠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再次,西線沙漠部隊司令官貝雷斯福德—皮爾斯對自己的左翼過於擔心,沒有抓住隆美爾將第15裝甲師從中路調開之機集中兵力大膽滲透,對隆美爾的防線實施中間突破,會同托卜魯克守軍徹底擊敗軸心國部隊。最後但絕不是無關緊要的一點,英國中東軍總司令韋維爾屈從於丘吉爾的政治壓力,在部隊獲得大量坦克卻尚未進行必要訓練的情況下,便匆忙發起了大規模進攻。

  隆美爾在兩次防禦戰中的勝利得益於他的機動防禦戰術。按說他一方面要包圍托卜魯克,另一方面又要對付來自埃及的英軍的進攻,已處於困境。但他把裝甲部隊集中起來用於機動作戰,而以步炮兵堅守防線和包圍托卜魯克,這樣就為靈活使用裝甲部隊創造了前提。他的勝利還得益於把反坦克炮和坦克密切結合使用。他把50毫米反坦克炮隱蔽在坦克前面的深凹裡,英軍坦克手甚至搞不清楚他們的坦克究竟是被坦克炮還是反坦克炮擊穿的。運用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則大大彌補了德軍反坦克炮火力之不足。一名被俘的英軍少校要求看看摧毀他的坦克的大炮,當他發現是88毫米高射炮時竟憤憤地說:「這太不公平了,竟然用打飛機的高射炮來打坦克!」

  此外,隆美爾的勝利更得益於他對敵軍指揮官心理的揣摸和對敵情的正確判斷以及基於其上的近乎冒險的反擊行動。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及時變更兵力部署往往成為制勝的關鍵一環。隆美爾自己說:「在一次作戰中僅僅出其不意地變換主力的位置,便常常勝券在握。」事實上隆美爾在6月16日深夜把第15裝甲師調往南邊與第5輕裝師合力由南向北攻擊英軍的行動看上去近似於一場賭博,但由於出敵意外起到了動搖英軍的決心並使英軍兵力部署完全喪失平衡的作用,就成了制勝的關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