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戰爭狂人-東條英機 | 上頁 下頁
八二


  在麥克阿瑟的目標萊特島上,日本守軍只有第十六師團,不到2萬人。這支部隊是在1941年聖誕節前夕在呂宋東岸登陸的,在參與奪取馬尼拉之役後,曾在巴丹作戰。但這支部隊現在的大部分成員,包括司令官牧野四郎中將都是新換來的,從來沒有打過仗,這個師團在日本的名聲也不好。他們大都是從京都、大阪地區徵集來的,「做生意還可以,打仗卻不行」。

  萊特像個楔子插在兩個大島之間,東北面是薩馬,南面是棉蘭老,形狀像顆日牙,牙根指向棉蘭老。其東海岸沿萊特灣是一片長35英里的肥沃平原,海岸空曠,沒有暗礁保護沙灘,是理想的登陸作戰地點。但進入內陸幾英里後,麥克阿瑟的部隊就必須越過地形複雜的沼澤地、河流和水稻田,在雨季時除非走大路,否則幾乎無法通過,而雨季已經開始。島上其餘的地方是山區,到處是茂密的森林,攻或守同樣困難。島上還有眾多的小股遊擊隊,他們經常襲擊日本人,對麥克阿瑟部隊的登陸起了有力的配合和支援作用。

  島上人口約100萬,除了3000多名華人和少數歐洲人、美國人和日本人外,都是靠種田和打魚為生的比薩揚人。主要作物是水稻、甘蔗、玉米和椰子,是一個得夭獨厚的富饒的魚米之鄉。

  此時,在東京方面,大本營為了加強菲律賓的防務,迎接美軍的進攻,解除了黑田將軍的菲律賓方面軍司令官的職務,因為他散佈了悲觀情緒,曾經公開地預言,日本陸基飛機不能挫敗美國的海上力量。接替他指揮各島地面部隊的是早期取得勝利的英雄之一、號稱「馬來亞之虎」的山下奉文將軍,在新加坡戰役以後,山下被調往滿洲去訓練部隊。山下接到命令後心神不寧,他在南下途中私自對他的親信作戰參謀說,他深恐菲律賓戰役「將是又一次湊川之戰」,是一場指揮官一開始就知道沒有希望打勝的戰役。但是,他卻不能向其他的參謀人員流露他的悲觀情緒。

  山下奉文於10月6日抵達設在馬尼拉附近的第十四方面軍司令部後,對幕僚們動員說,日本之命運就看這場戰鬥的結局了。

  全體將校都有「重任」,要堅決戰鬥,樹立必勝信心。「如果我們大家都記住這點,日本陸軍必將最後勝利。」儘管山下反復動員,但他的部下對戰爭前途仍沒有信心,全軍上下充滿著憂鬱絕望的情緒。

  但是,日本海軍將領卻沒有像陸軍那樣洩氣。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決心冒死決戰,要在菲律賓海域進行「捷一號作戰」,消滅美國海軍主力。他認為,如果日本失去菲律賓群島,那麼日本同荷屬東印度之間的生命線被切斷,日本就會失去石油供應,而且本土也就難保了。因此,他要調動一切可以動用的艦艇,進攻在萊特灣登陸的美軍。

  這種「孤注一擲」的態度使東條顧問、陸軍作戰局長佐藤賢了將軍甚為憂愁。他想,如果海軍敗北,陸軍「決戰」還有多大把握?「聯合艦隊不僅屬￿海軍,也屬￿國家,它的毀滅將使本上無法防止敵人入侵。只有艦隊的存在才能使敵人不敢妄動。」他用哽咽的聲音說,「所以,請諸位慎重。」

  「我非常感激,」海軍作戰部長中澤將軍說,「我現在才知道陸軍如此器重聯合艦隊。」他請求「死得其所」。菲律賓將是最後的機會,「請給聯合艦隊一次機會開出死亡之花。」他的聲音顫抖著。

  佐藤禁不住流淚,也無法再辯論。他痛快地表示同意。就在這天下午,天皇同意了「捷一號行動」。

  正當大本營如何謀劃阻擊美國的進攻時,一支由420艘運輸艦和157艘軍艦組成的龐大的美國艦隊,在菲律賓以南好幾千平方英里的海面擺開陣勢,逐漸向榮特灣駛去。領頭的是支援炮擊部隊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

  10月19日剛剛拂曉,他們駛進萊特灣,開始炮擊登陸地段的海灘。與此同時,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則攻擊比薩揚的各個空軍基地。這一地區殘存的日本航空兵力幾乎全部被摧毀。

  為龐大的進攻艦隊的到來所做的準備工作終於完成。當晚11時,艦隊在萊特灣以東17海裡的海面匯合,在迪納加特和荷蒙漢兩島上的標誌燈的指引下,緩緩地駛入進口處。廣播喇叭裡放出新教和天主教的祈禱聲,不少人感覺到好像是參加一場隆重的葬禮。隱隱地可以聽見驅逐艦在前方向登陸地區炮擊的沉悶炮聲。

  10月20日,東方剛剛放白,3艘美國戰列艦開火打破沉寂。杜拉格附近的「紫灘」和「黃灘」一帶升起一團團灰色濃煙。7時許,另外3艘戰列艦加入炮擊,他們的目標恰好在萊特島首府塔克洛班下方的「白灘」和「紅灘」。

  不到一小時,運輸艦沉著地駛過水平如鏡的海面,進入離岸7英里的位置。各戰列艦停止了射擊,以便讓巡洋艦和炮艦開得更近一點繼續炮擊。隆隆的炮聲突然被一片可怕的嗖嗖聲所掩蓋,數以千計的火箭同時從炮艦上飛上天空。幾秒鐘後,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整個海岸線成了「一片火海」。

  待濃煙消失後,那些站在運輸艦上的人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前長著茂密樹木的海岸,現在卻成了「一片荒涼、亂七八糟、煙霧彌漫、塵土覆蓋的廢墟」。

  到20日日暮時,6萬名進攻部隊和10萬噸物資和裝備已經上了岸。萊特灣兩岸的灘頭陣地都擴大到1英里以上,塔克洛班飛機跑道也落入美軍之手。日軍大多退到西北部山區事先準備好的陣地,灘頭抵抗甚微,與進攻太平洋上其他島嶼相比,萊特的登陸算是比較順利的。

  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得知美軍先頭部隊己在萊特灣登陸時,他馬上命令日本機動部隊分4路向菲律賓進軍。18日下午,停泊在林加島的,由栗田武雄海軍中將指揮的第一突擊艦隊,離開錨地北上,經錫布延海,從北面進入萊特灣,以打擊美國艦隊,在灘頭附近攻擊美國兩栖部隊的運輸艦隻。

  栗田艦隊的其餘艦艇——2艘戰列艦、1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由西村章二海軍少將率領,開向萊特灣的南口,從南部打擊美軍,配合栗田南北合擊。

  停泊在琉球群島北部天見島的清英志摩的第二突擊艦隊,在接到豐田命令後,率2艘重型巡洋艦、1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立即駛向萊特灣南口,與西村章二合作,打擊美軍。

  泊在日本內海的小澤治三郎的主力艦隊,也迅速南下菲律賓海域,其任務是引誘美國第三艦隊離開萊特灣附近到公海來決戰,使美國艦隻無人掩護,好讓栗田等突擊艦隊進攻。

  為了使自己的艦隊能最大限度地避開美國的搜索機,栗田決定讓艦隊的大部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一個由西村祥治中將率領的由兩艘老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組成的支隊,則走南面距離短得多的近路進入萊特灣,集中攻擊美國運輸艦及其護航艦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