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堅韌不拔-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四六 |
|
這時,丘吉爾正在華盛頓,他正竭力勸說羅斯福總統緩和他對這位自由法國領袖的態度。結果華盛頓於7月9日發表了一個公報,給戴高樂運動以某種承認,公報的全文曾於事前送交戴高樂,徵求他的同意,斯塔克海軍上將和博爾特將軍被指派為美國政府的代表,與在倫敦的法蘭西全國委員會協商有關指揮戰爭的一切問題,美國方面承認戴高樂將軍的貢獻和全國委員會為維持法國的傳統精神和制度所做出的努力。全國委員會「作為法國抗擊軸心國的法國各種抗戰力量的象徵」,將得到一切可能的援助。公報同時載明,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一致認為——「它確信法蘭西全國委員會也會認為——法國的政治前途只能在自由和沒有強迫的條件下決定」。 戴高樂對這份公報表示滿意,但是,他很快發現它的實際價值很有限,公報宣稱,美國願意同自由法國官員在他們各自管轄的領地上打交道,只要他們在那裡行使著有效的職權,但它卻隻字未提非常重要的其他領地,特別是仍在維希控制下的法屬北非。7月23日,戴高樂會見了美國陸海軍將領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海軍總司令金海軍上將、美國駐歐陸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中將,告訴他們盟國在法國領地上登陸時自由法國能夠做出的貢獻。戴高樂發現他們沉默不語,而且已被「美國心目中的一個新的、稱之為世界大戰的龐然大物弄得不知所措」。 事實上,英國和美國都還沒有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作好思想上或軍事上的準備,更不用說進軍法國了。他們的注意力正轉向法屬北非,並且對戴高樂將軍缺乏信賴之意,國務卿赫爾對自由法國「解放」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的事一直耿耿幹懷,忿忿不已。當美國在太平洋的司令官帕奇將軍到達新喀裡多尼亞時,又出現了新的事件。當地的政客們乘美國人在場的機會企圖爭奪權利,戴高樂的行政長官達爾讓利厄海軍上將一度被迫到叢林中忍辱避難。1942年2月28日,美國發表聲明承認太平洋諸島上的領地「是在設立於倫敦的法蘭西全國委員會的有效控制之下」,整個事件才令人滿意地結束了。但是,美國人只有在他門別無他法時才與自由法國打交道。 1942年夏天過去了,戴高樂將軍越發注意中東和北非的局勢。卡特魯向他電告,法英兩國在敘利亞和黎巴嫩不斷發生爭端。戴高樂決定親自去看看,他親臨前線也許能給他的戰鬥部隊帶來些安慰。7月中旬,他把「自由法國」改名為「戰鬥法國」,從此標誌他現在不僅得到了海外的,而且也得到了國內的抵抗者的忠誠。7月底,戴高樂果然把三大抗戰組織的領導人召集到了倫敦。27日,他改組了全國委員會。已經到達英國的法國「社會主義領導人」安得烈?菲利普受命負責內政;成功地出使過墨西哥和一些操西班牙語的美洲國家的雅克?蘇斯戴爾被任命力情報委員。全國委員會的事務現在已是井井有條,戴高樂的影響比過去更大了。戴高樂認為他可以離開倫敦了。 臨行前,戴高樂拜訪了英國首相,雙方就英美盟軍使用馬達加斯加島的問題進行了一場不愉快的談話。戴高樂要他注意英美對法蘭西帝國——也許在最近的將來——和法國本上的某種做法所引起的對於「我們聯盟的危險」。首相認為,雙方爭論的實質在於,自由法國關心的主要是維護法國對那些領地的統治權,而英國關心的「主要是在於進行戰爭」。然而戴高樂並不這樣看問題。對他來說,真正的問題是他懷疑英美對法國託管下的領土有所圖謀。 丘吉爾對戴高樂的質問十分惱火。他暴躁他說,「你不是我唯一的盟友!」接著又嚷道:「我是法國的朋友!我過去一直希望,現在也希望,偉大的法國有一個偉大的軍隊。這對於和平、秩序和歐洲的安全都是必要的。我從來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政策!」 「你說得很對!」戴高樂說,「在維希的停戰協定之後,你的長處是一直掌握看法國這張牌。這張牌的名字叫戴高樂。現在不要失掉它!如果失掉就大可笑了!因為現在你的政策正日漸成功,而自由法國已經成為法國抗戰的靈魂和支柱。」 他們也談到了羅斯福和丘吉爾對戴高樂的態度。丘吉爾說:「不要急躁!看看我是怎樣能屈能伸,轉來轉去的。」 「你能那樣做,我是辦不到的!」戴高樂說,「因為你是在一個鞏固的國家基礎之上,有團結起來的民族,統一的帝國,龐大的軍隊。但是我!我的資源在哪裡?可是我,你知道,我是對法國的利益和命運負責的,這個負擔大重了。我沒有條件低頭。環境也不允許我低頭!」 談話結束時,丘吉爾對戴高樂的態度表示理解。他說:「我們前邊還有需要克服的障礙。但是,有一天我們將去法國,也許就在明年。無論如何,我們一定同到法國去!」丘吉爾伴送戴高樂一直走到大街上,並一再重複:「我一定不會離開你,你相信我好了。而且我也盡力說服羅斯福改變對你的看法。」 珍珠港事件後,在日本進攻的壓力下,美國同自由法國的軍事合作,也較前加強。法國在太平洋上的領地——新喀裡多尼亞群島、馬貴斯群島、吐摩圖群島。社會群島……都變成了盟國的戰略據點,戴高樂決定,在軍事上儘先滿足美英的要求,唯一的條件是對方必須尊重法國的主權和在當地的權力。1月15日,美國務院給自由法國在華盛頓的代表團一份備忘錄,明確了美國準備承擔的義務,內容是關於「尊重大平洋上所有法國島嶼的主權;美國在各島上建立的基地和設備將留下來作為法國的財產;如果戰後美國基地仍舊保持,則法國有與美國共管的權力」。1月23日,國務卿科德爾?赫爾打電報給戴高樂說:「美國和英國的參謀長,鑒於新喀裡多尼亞的重要性,想依照1月15日備忘錄中規定的條件,採取加強防禦的步驟。」赫爾謙和地表示:「希望法國高級專員過去所給予的友好的協助和合作,在將來仍繼續下去。」 隨著這些動議之後,雙方進一步採取了具體的措施。2月25日,戴高樂通知達爾讓利厄將軍:「太平洋美國陸戰隊司令帕奇將軍已奉命到努美亞,應和他以最友好的精神直接協商統一指揮問題。」3月6日,法蘭西民族委員會被邀請派代表出席在倫敦設立的「太平洋戰爭委員會」,同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的代表一起交換情報和討論作戰問題。3月7日,美國政府請求在吐摩圖群島和社會群島建立基地,戴高樂答應了。這樣,戰爭迫使美國和自由法國的關係的日趨接近,雙方在太平洋戰區的合作也日益加強。 但是,美國和英國在北非謀劃的「火炬」戰役卻對戴高樂「保密」。儘管如此,某種軍事行動正在計劃中的跡象已越來越明顯了,丘吉爾在開羅時,已任命亞歷山大將軍擔任總司令,不久,蒙哥馬利將軍接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坦克和飛機的集結從未中斷。8月27日,戴高樂致電他在倫敦的委員會,宣佈了他的結論:美軍已決定在法屬北非登陸,以配合英軍從埃及發動的攻勢。 欲知「火炬」戰役的詳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