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堅韌不拔-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一七


  希特勒進佔萊茵蘭的這一冒險行動,卻嚇壞了德國的將軍們。陸軍首腦勃洛姆堡在約德爾和大多數高級軍官的支持下,要求撤回已經越過萊茵河的三營軍隊,正如約德爾在紐倫堡作證時所說的,「以我們當時的處境來說,法國的掩護部隊本來是可以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的。」但是,希特勒相信法國人不會進軍,斷然拒絕了態度動搖的總司令部的一切撤退的建議。即使這樣,希特勒的心裡也是敲小鼓的。他私下對施密特博士說:「進軍萊茵蘭以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國人也開進萊茵蘭,我們就只好夾著尾巴撤退,因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點點軍事力量,即使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但在一些動搖不定的將軍們面前希特勒卻誇口說:「如果不是我,而是別人當德國的領導人,會發生什麼情況?隨便你們說,他都會嚇破膽的。我不得不說謊,但是我的無可動搖的頑強和驚人的沉著,挽救了我們。」

  的確,希特勒此舉,不僅得到了猶豫不定的法國人的幫助,而且還得到法國的因循苟安的英國盟友的幫助。法國外交部長皮埃爾·艾蒂爾·佛蘭亭3月11日飛往倫敦,請求英國政府支持法國在菜茵蘭採取軍事上的對抗行動,他的請求被婉言謝絕。英國不願冒引起戰爭的危險,雖然盟國對德國佔有壓倒的軍事優勢。然而,根據羅迦諾公約的規定,法國是有權對德軍進入這個非軍事區採取軍事行動的,而且根據這個條約,英國是有義務以它自己的武裝部隊來支持法國的。倫敦會談的沒有結果,向希特勒證實,他最近的冒險又僥倖得逞了。

  希特勒在萊茵蘭的冒險成功給他帶來的勝利,其重要性超過了當時所能想像的程度。在國內,這個勝利加強了他的聲望和權力,達到了過去德國統治者從未達到過的高度。這個勝利確定了他淩駕于他的將領們之上的地位和權威,因為他們曾在一個成敗關鍵時刻躊躇動搖,而他卻保持著堅定。這個勝利告訴他們,在對外關係甚至軍事問題上,他的判斷比他們來得高明。他們曾經擔心法國會作戰;希特勒則判斷法國不會出兵。最後,而且是最重要的,萊茵蘭的佔領,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軍事行動,卻為希特勒日後在歐洲尋找侵略的新機會打開了道路,因為歐洲不但由於三營德軍馳越萊茵河橋而嚇破了膽,而且它的戰略形勢也因此而無可挽回地改變了。

  對法國來說,這是未日的開始。關於這一點,戴高樂早就預料到了。首先,法國在東方的盟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突然面臨這樣一個事實:法國不願戰鬥來反對德國侵略,以維護法國政府自己曾費了很大的勁才建立起來的安全體系。但是,問題還不止於此,這些東方盟國開始瞭解到,即使法國不是那麼因循苟安,由於德國拼命地在法德邊界後面建築一道西壁防線,法國也很快就會無法給予它們很多援助。它們知道,這條堡壘防線的建立,很快就會改變歐洲的戰略形勢而對它們不利,法國有100個師,尚且不敢去擊退三營德軍,那未在德國軍隊攻擊東方時,它們就更難指望法國願意讓它的青年人流血犧牲來襲擊難以攻破的德國工事了。

  在希特勒出兵佔領萊茵蘭不久,1936年5月5日,意大利法西斯軍隊開進阿比西尼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7月4日國際聯盟正式屈服,取消了對意大利的制裁。兩星期後,7月16日,佛朗哥在西班牙發動了軍事反叛,內戰爆發。這件事使得法國的邊界上有了第三個不友好的法西斯國家。

  10月25日,德、意在柏林簽訂了一個秘密議定書,規定了德國和意大利在外交方面的共同政策。這樣一來,希特勒不僅一手打破了凡爾賽和約的桎梏,靠了虛聲恫嚇而佔領了菜茵蘭,而且完全打破了最初的孤立狀態,現在已有了墨索里尼和佛朗哥作為忠實的盟友,又使波蘭脫離了法國的影響。希特勒在軍事上和外交上的這些成就,進一步刺激了他的侵略胃口,他決心用武力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希特勒發狂地叫嚷:要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要獲得1200萬德國人!

  十年前,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就已經說過,德國必須在東方有生存空間,必須用武力取得它。不過,那時他只是一個戳默無聞的鼓動者。現在,他是國家元首,三軍最高統帥,他命令最高統帥部和外交部具體謀劃進攻的日期和準備工作。為了便於推行他的侵略擴張計劃,希特勒作為國家元首,現在又親自接管了勃洛姆堡總司令的職務,並取消原來的戰爭部,新設了武裝部最高統帥部,陸海空三軍都隸屬其下,由希特勒直接指揮。他要向他的祖國——奧地利開刀了。

  早在1934年7月25日,也就是希特勒奪權一年半以後,他指示在維也納的納粹匪徒,暗殺了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如今,事隔四年,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納粹德國羽毛豐滿,德意修好結盟,英法進一步暴露了當權者眼光短淺、軟弱無能。希特勒認為,現在實現他侵佔奧地利的「奧托」計劃是十拿九穩的了。經過和他的同僚們謀劃,他決定先把奧地利總理庫特?馮?許士尼格博士騙到伯希特斯加登會談,脅迫他寫賣身契,宣佈德奧合併,放棄奧地利獨立,否則就大兵壓境,用武力取之。

  1938年2月20日,希恃勒在國會發表演說,他狂妄地宣佈道:「有1000多萬日耳曼人住在同我們邊界接壤的兩個國家裡……一個世界大國不能忍受它的旁邊的同族弟兄遭受殘酷的折磨。保護這些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政治上和精神上自由的日耳曼人民,是德國的職責。」這是直率而公開的通知:今後解決700萬奧地利人和300萬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的日耳曼人的前途,是第三帝國的事情,是他希特勒的事情。四天后,2月24日,許士尼格在向奧地利聯邦議會發表的一篇演說中答覆了希特勒。他強調說,奧地利已經讓步到了「我們必須停止而不能再退」的極限了。他在結束演說時發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號召:「紅——白——紅(奧地利國旗的顏色),誓死效忠!」

  希特勒聞訊勃然大怒。決定要對奧地利實行軍事佔領,並要許士尼格立即辭職,而且必須在西小時內任命納粹分子賽斯一英誇特為總理,與此同時,又指示暴徒們在維也納街頭搗亂,狂呼:「吊死許士尼格!希特勒萬歲!」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以「應奧地利臨時政府的緊急請求,於3月11日派軍隊維持秩序」的名義,武裝佔領了奧地利,實現了希特勒夢寐以求的目標。

  在希特勒武裝侵佔奧地利的緊急關頭,法國、大不列顛和國際聯盟又採取什麼行動來制止德國對一個和平鄰邦的侵略呢?什麼都沒有。當時法國又處在沒有政府的狀態中。3月10日,星期四,夏當總理和他的內閣辭職了。直到13日德奧合併已經宣佈後,才有了萊翁?勃魯姆組成的法國政府。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戴高樂「加強國防」和「制止希待勒侵略」的建議,仍然沒有引起法國權貴們的注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