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堅韌不拔-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一六 |
|
1934年1月26日,也就是希特勒在他執政第一周年紀念日出席國會開幕式的前四天,在德國的誘使下,波蘭即開始逐步脫離自1919年複國以來的保護人——法國,而越來越接近納粹德國。這是一條導致它在「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遠遠沒有滿期之前就亡國的道路。 希特勒口頭上奢談和平,但暗中卻加緊準備戰爭。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戰後德國的軍備,必須取消普魯士的軍訓制度,解散軍官學校,禁止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德國軍隊「只能以志願服役者募集組織之」,即實行雇傭兵役制度。不許德國進行戰爭動員,限定其陸軍不能超過十萬人,其任務是維持國內秩序和巡查邊界。同時規定這支軍隊不能擁有空軍,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德國的海軍只能擁有36艘軍艦,不能配備主力艦,最大的艦隻不得超過16000噸,並規定禁止使用潛水艇。最後還規走萊茵河沿岸不能成為德國的軍事區,而且還分別由國聯佔領5年,10年和15年。 希特勒在其執政的頭幾年中,以「砸爛凡爾賽和約的鎖鏈,恢復德國人民的榮譽與自由」,「保衛德國的邊界」和「維護和平」等口號來欺騙人民。他侈談德國人民的「平等權利」,煽動群眾對凡爾賽和約的仇恨情緒,為其侵略擴張服務。正如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1937年12月10日所講的:「政治就是一種賭博。歷來賭博是怎樣贏錢的呢?就是要下大的賭注。這完全和買彩票一樣。誰買彩票買得最多,誰中頭彩的機會也就越多。如果有人問我們,40年計劃難道不是戰爭計劃嗎?我就這樣回答:「是的,是這樣的計劃!」希特勒分子就是這樣,把德國人民的命運視為多數人受害、少數人獲利的彩票賭局。戈培爾野蠻地聲稱:「只要我們,納粹政府和後臺老闆能贏,我們就準備把全體人民去作賭注——戰爭就是這場賭博的最殘酷的結局。」 為了打破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事限制,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命令陸軍要在同年10月1日以前,把它的兵力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從10萬人增加到30萬人。還準備公開下令徵兵和公開否認凡爾賽和約,海軍也得到警告,要加速建造兩艘26000噸的巡洋戰艦,這兩艘戰艦後來命名為「夏恩霍爾斯特」號和「格奈斯瑙」號。凡爾賽和約所禁止建造的潛水艇,也早在芬蘭、荷蘭和西班牙偷偷建造。作為民用航空部長的戈林也在忙著建立空軍。他令製造商們搞軍用飛機的設計,對軍用飛機駕駛員的訓練在航空體育協會的偽裝下早已加緊進行了。到了1935年2月16日,希特勒公佈了一項驚人的法令:實施普遍軍役制,並規定為和平時期建立12個軍和36個師的軍隊,大約50萬人。德國的航空工業也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1932年才生產36架飛機,到1935年已上升到3183架了。這樣一來,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事限制被希特勒徹底打破了。 希特勒擴軍備戰的步伐是驚人的。 1939年9月1日他供稱:「我致力於德國國防的重建工作已6年有餘。在此期間,為建軍而支出的費用在900億馬克以上。」每年平均151億馬克。在、933年到1938年的6年中,德國軍事預算的開支和軍事生產分別增加了9倍。軍費開支占同期國家預算的3/5。 1939年建成位於德國西部邊界的長500公里,包括16000個軍事設施的齊格菲防線。 1939年,德國生產了8295架飛機。這一年,德國的軍人生產比英、法兩國的總和還多一倍。希特勒對大規模擴充軍備的目的是直言不諱的。他說:「從原則上來說,我不是為了不打仗才建立國防軍的。我一向部有打仗的決心。遲早我總要解決這一問題,」 面對納粹德國擴軍備戰的瘋狂行動,法國、英國和國際聯盟理事會,除了發出空洞的警告外,沒有採取任何實際的懲罰行動。然而,希特勒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他認定,現在又該來彈彈他那愛好「和平」的調子了,藉以麻痹法國、英國和美國,以便乘他們缺乏準備時,打它個措手不及。此外,他還想看看是否能在聯合起來對付他的大國中間鑽個空子,藉以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 1935年5月21日晚上,希特勒又在國會發表了一篇「和平」演說。宣稱德國不要戰爭,戰爭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是令人極端憎惡的,德國所希求的只是在對大家都公正的基礎上的和平諒解。他說:「過去300年中歐洲大陸上所流的血,跟這些事件對各國所產生的後果,頗不相稱。到頭來法國仍舊是法國,德國仍舊是德國,波蘭仍舊是波蘭,而意大利仍舊是意大利。帝王的野心、政治欲望、愛國偏見,造成了大量流血……如果這些國家僅僅把它們的犧牲的一小部分用在比較明智的目的上,成就無疑會更大而且更永久。」 希特勒繼續在和平問題上大做文章。他反復宣稱,德國沒有領土野心,德國已和波蘭締結了一個互不侵犯協定,「我們要無條件地信守這個協定,我們承認波蘭是一個偉大而具有民族意識的民族國土」。至於奧地利,希特勒說,德國既不打算也不希望干涉奧地利的內政,更不想併吞奧地利或者把它合併。為了表示「和平誠意」,希特勒在演講結束時還講了一段冠冕堂皇的話:「不論是誰,要在歐洲點起戰火,除了混亂外不能希望得到別的任何東西。但是,我們堅決相信,在我們的時代裡實現的將是西方的復興,而不是西方的衰亡。德國可能對這項偉大的工作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我們引以自豪的希望和不可動搖的信念。」 希特勒的和平宣傳果然發生了效應。英國最有影響的報紙倫敦《泰晤士報》欣喜若狂,並為此發表評論說,「這篇演說結果證明是合理的、直爽的和全面的。凡是本著公正態度來看這篇演說的人,誰也不能懷疑,希恃勒先生所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完全可以構成徹底解決德國問題的基礎——一個自由平等和強大的德國,來代替16年前強迫它接受和平的戰敗的德國。」法國軍政界的一些顯要人物們,也在為希特勒大唱讚歌,他們認為這篇演說「是一篇誠摯而經過周密考慮的由衷之言」,並以此對戴高樂等人加強國防的建議大加譴責,說什麼「何必庸人自擾!你看人家希特勒不是一再聲明不要戰爭渴望和平嗎?我們實在不應再搞勞民傷財的備戰了!」 但是,就在希特勒發表了這篇動人的「和平」演說九個月之後,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命令三營國防軍,以奇襲行動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兩個小時後,希特勒在國會宣佈,由於法國和俄國簽訂了互助協定,羅逸諾公約已經失效。德國人民為了維護他們邊界的安全和保障他們的防務的根本權利,德國政府已從今天起重新確立了德國在非軍事區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絕對主權!這時,600名議員,像機器人一樣倏地站起來,右臂向上伸出作納粹式敬禮,口中高呼「萬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