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堅韌不拔-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一二


  第五章 憂心忡忡

  經濟令人大沮喪,官場角逐且瘋狂;
  抵禦外侮無人問,風雨欲來急斷腸!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法國的國際地位雖有所上升,但政治、經濟情況仍令人焦心。從1924年到1926年的兩年時間裡,法郎與英鎊的比價從70:1下跌到240:1,一再使那些對之錯寄希望的人感到沮喪。為了解決經濟難題,安德烈?塔迪厄等人曾設想通過實行英美的選舉制度來復興共和國的經濟,並竭力尋求公眾對他這一計劃的支持。大約與此同時,夏爾·戴高樂也在致力於研究在建立防務體系中經濟與政治之間的相互關係。他在為法國日益惡化的政治經濟情況大傷腦筋。

  夏爾·戴高樂從地中海東部地區返國後,在貝當元帥主持的最高國防委員會裡擔任秘書一職。他接受的第一樁差事是與伊馮少校合作,撰寫「駐地中海東部地區部隊的歷史」。這次,他又受命就戰時動員和組織國家人力與物力問題作一研究。戴高樂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23年就曾起草過一項議案,但經過長達五年之久的唇槍舌劍之後卻不了了之。正如戴高樂的評論家所指出的,經濟問題對他雖不是特長,但他在30年代受命所寫的那篇研究文章倒不乏真知的見。該文刊登在1934年1月1日的《法蘭西軍事評論》上,題目是《海外的經濟動員》。

  戴高樂認為,面對當今世界的各種挑戰,特別是德國的重新崛起,法國首先要穩定經濟,井使之發展,此外還必須盡速建立一支現代化的國防軍。為了更好地動員群眾和發揮國力,他主張既採取墨索里尼的強制措施又採用美國的自由體制。他說:「法西斯政權使執政當局得以不受限制地、隨心所欲地利用現有資源所能提供的一切條件。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人人按照要求遵守紀律;領袖通過個人的作用強使各部門緊密合作;最後,在人民中保持一種隨時可以迸發出來的高昂情緒……所有這一切對於鞏固國防極為有利。」

  戴高樂又說,如果按照法國的具體情況實行美國的那套方法,就有可能使法國那樣一個受到潛在的外部敵人威脅的國家所面臨的問題迎刃而解。但是,法國的政府機構過於臃腫,而且效率極低,他在《法蘭西軍事評論》上發表的這篇文章,目的在於引起一場公開討論,如果可能的話,喚起公眾輿論支持通過一項戰時動員法。這篇文章向公眾透露了他為最高國防委員會所完成的那項正式任務的內容。該任務是起草一個行動綱領,一俟上述法案獲得通過,即可付諸實施。可是,事隔一年半之久,一項新的議案才提交國民議會。直到1938年3月22日才付諸表決。等到參議院批准成為法律時,已是慕尼黑會議那年的7月11日了。這時,希特勒上臺已經五年,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也只有一年零一個月。

  戴高樂的一些傳記作者普遍指出:這五年是夏爾·戴高樂幻想破滅的五年,是法國災難重重的五年。全國陷入了厭倦、消沉、悲觀失望的情緒中。政權極度不穩。賴伐爾於1931年和1932年先後組成的兩屆內閣,是第三共和國的第七十九和第八十屆政府。愛德華?達拉第於1934年1月執政九天,他的政府是第八十七屆。到1940年法國崩潰之夜又有十一屆政府相繼執政。貝當元帥在法國戰敗後應召出山,組成了創紀錄的第九十九屆政府,最後埋葬了第三共和國。

  就在這個時候,位於萊茵河彼岸的日耳曼人正正掙脫凡爾賽和約的枷鎖,而它的宿敵法國和英國都沒有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在1932年4月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中,暴戾瘋狂的國家社會黨取得了1300萬張選票,為阿道夫?希特勒上臺鋪平了道路。第二年1月,希特勒登上了總理的寶座,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相對和平時期。這個和平只是前後兩次世界戰爭之間的「暫時休戰」,它實際上是下一次世界戰爭的準備時期。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的所謂「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帝國主義列強完成了一次對世界的重新瓜分。這個劃分是和當時的實力對比相適應的。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帝國主義國家間的實力對比很快地發生了變化,它們在戰後形成的相對均勢被打破,重新瓜分世界的問題必然再次提上日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分割勢力範圍、分享利益和分割殖民地,是以分割者的經濟、金融和軍事的實力為依據的。

  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德國實力的迅速恢復。德國雖然因為戰敗而被嚴重地削弱了,但它還是一個歐洲大國,擁有6000多萬人口,有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和巨大的經濟潛力。但是,單靠德國本身的力量,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實力是不可能的。德國的再度崛起是和美、英壟斷資本的扶持分不開的。大量的外國資本,德國巨大的工業潛力,加上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德國帝國主義很快東山再起,回到爭奪世界霸權的行列。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頭幾年,由於戰爭的影響,加上大量的賠款負擔,德國經濟處於嚴重危機。凡爾賽對德和約,不僅剝奪了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而且還重新劃分了德國的疆界,使德國喪失了1/8的領土、1/10的人口、65%的鐵礦、45%的煤礦、大部分的海外投資、商船和海軍艦隊。德國還必須交付1320億馬克的巨額戰爭賠款。特別是1923年1月,法國和比利時佔領了德國的煤鐵基地魯爾以後,德國的經濟陷入了癱瘓狀態,工業生產水平降到戰前的40%,工廠成批倒閉,全國60%以上的工人處於失業狀態,通貨膨脹極為嚴重,勞動人民陷於饑寒交迫的境地,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德國帝國主義決不甘心於自己的失敗,更不會長期容忍凡爾賽條約的束縛。德國壟斷資產階級和地主,從戰敗的第一天起,就下定了復仇的決心,隨時準備伺機再起,奪回失去的殖民地,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同時,美英等國資產階級擔心德國資產階級的統治會被革命浪潮衝垮,於是對德國進行大力扶持。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各懷鬼胎,他們既相互爭奪,又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美英統治階級所以扶持德國,主要是企圖利用德國作為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的工具。美國想利用德國來牽制英、法;英國則推行它傳統的保持歐洲均勢的政策,扶持德國去牽制它在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對手法國。同時,它們還利用德國的經濟困難,把德國變成美、英壟斷資本有利可圖的投資場所和推銷商品的市場,控制德國經濟,剝削德國人民。此外,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反動目的,就是妄圖阻止德國革命,井把德國變成反對社會主義蘇聯的反動堡壘。

  1920年1月,美國駐德國佔領軍總司令亨利?艾倫在日記中就這樣寫道:德國是最能成功地擊敗布爾什維主義的國家,德國到俄國領土上去擴張,能長期把德國人引向東方,從而可以緩和他們同西歐關係的緊張氣氛。艾倫的這番心裡話說出了美、英扶持德國的重要的政治原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