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驍勇善戰-崔可夫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第五章 出使中國 崔氏棄官為求學,學成持節赴中國; 大清洗時官運通,入侵芬蘭敗而歸。 1922年,蘇聯紅軍粉碎了國內反革命的反撲和外國武裝干涉者的進攻,蘇維埃政府在列寧的領導下,開始了由戰時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過渡,國內的局勢開始穩定下來。23歲的崔可夫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進入軍事學院系統地學習,以便掌握系統的軍事理論,為以後的軍事生涯鋪路架橋。崔可夫見國內形勢已趨穩定,決定「棄官求學」,於是申請進入蘇俄最高軍事院校——工農紅軍軍事學院學習。他積極求學的願望,很快得到了上級首長的批准。金色的8月,當崔可夫接到渴慕已久的工農紅軍軍事學院的入學通知時,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飛到那令人神往的地方。 工農紅軍軍事學院的前身是1918年9月8日開辦的紅軍總參軍事學院,它是遵照列寧的指示創辦的第一所蘇聯軍事學院。1921年8月正式命名為工農紅軍軍事學院。1924年4月19日,伏龍芝元帥受命擔任該院院長。伏龍芝任該院院長後,進行了大量的改革,使該院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像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蘇聯的許多高級指揮員都是這裡培養出來的。 1925年10月31日,伏龍芝逝世,學院全體人員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卓越的黨務和國務活動家、傳奇式的統帥、可親可敬的老院長,熱切希望蘇聯革命委員會批准,將學院以米哈伊爾·瓦西裡那維奇·伏龍芝的名字命名。革命軍事委員會尊重學院全體人員的意願,於1925年11月5日正式批復了學院的請求,將工農紅軍軍事學院改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 崔可夫剛入軍事學院學習期間,工農紅軍參謀長帕維爾·帕洛維奇·別列傑夫兼任院長。別列傑夫在前幾任院長的基礎上做了大量工作,使學院的教學工作進一步系統化,各學科界線日趨分明,科研和教學的關係逐漸完善,各門課程的內容不斷充實,教學工作很有起色。主要學科都由資深的教研室主任擔任主講;輔助課程也在教研室主任的直接組織和監督下,由指定的專門主講人或教學小組領導人講授。經過幾年的努力,學院教學的重點開始突出,方法更趨靈活,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更趨緊密。 經過廣大教職員工的辛勤努力,學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編寫了大量教材和參考資料,如《外軍手冊》、《炮兵手冊》、《空軍手冊》、《紅色騎兵》及各種戰史、戰略學、未來軍事學、戰役戰術著作。學院還有一大批著名教授、學者,他們理論功底深,造詣高,如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戰史研究專家諾維茨基,傑出的軍事學者卡庫林、瓦采蒂斯,戰術學學者薩波日尼科夫、雅庫、瑟羅米亞特尼科夫、利格納馬、莫羅佐夫等。 伏龍芝擔任院長後,聘請了許多著名的軍事領導人在學院兼任教研室主任之職。蘇聯副陸海軍人民委員圖哈切夫斯基任戰略教研室主任,工農紅軍副參謀長特裡安達菲洛夫任戰役教研室主任,紅軍裝甲坦克兵總監卡利諾夫斯基任裝甲坦克兵教研室主任,著名軍事工程師卡爾貝舍夫教授任工程教研室主任,著名學者諾維茨基任世界戰爭史教研室主任。崔可夫得以師承如此多的名家,受益很大。 學院在對軍事理論學習重視的同時,對學員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學習、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也十分關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學習中,又著重於觀點、方法、立場的錘煉。 1924年4月,伏龍芝擔任軍事學院院長後,明確提出:「工農紅軍指揮員不僅應該是技術專家,而且應該是社會活動家。」他們必須「具備十分遠大的政治眼光,能夠辨明活生生的現實中所反映出來的階級力量和民族力量的錯綜複雜和千變萬化的關係」。為此,「必須使他們精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為了加強社會學科的教育,學院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引導學員努力學習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現代史、俄共(布)黨史和黨綱、帝國主義理論、國際關係原理以及軍隊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等課程。 俄共(布)中央親自為某些社會經濟課程選擇主講人、教員。党的著名活動家立陶宛一白俄羅斯政府第一任主席米茨凱維奇一卡普蘇卡斯受俄共(布)中央的委託主講了社會學;波蘭共產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尤裡安·馬爾赫列夫斯基講授了政治經濟學。此外,党的著名活動家加里甯、安東諾夫一奧夫先科、克雷連科、雅羅斯拉夫斯基等人就國際生活、國內形勢、軍隊建設以及全軍教育等問題做了系統的講演和報告。 由於學院有一支精幹的教學隊伍,又有民主的學術氣氛,學員們思想十分活躍,所有這些都對崔可夫產生了極為積極的影響。崔可夫為自己能夠親耳聆聽這麼多的專家、學者及革命家、軍事家的演講而感到十分幸運,他積極向他們請教,認真閱讀他們推薦的大量軍事學術著作,並廣泛參加軍事實踐,使自己的軍事理論素養在豐富的實際經驗基礎上得到昇華。崔可夫從理論的高度認識到,作為一名軍事指揮人員,不僅要成為戰役戰術的執行者、創造者和組織者,更應該是一個教育者,要用心靈去感召自己的士兵,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勇於為祖國、人民去戰鬥和犧牲的精神。在具體的戰鬥中,不僅要激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應創造一種軍紀與民主相和諧的氣氛,培養士兵遵守嚴明的紀律及嚴格執行上級下達的命令的自覺性,又要鼓勵他們養成敢於創造、勇於提出自己觀點的素質。崔可夫所具有的這些優良品質,在他今後的軍事生涯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儘管國內的形勢已開始好轉,但是,學校的生活仍然十分清苦,學員們都是按入學前的職務領取生活費,崔可夫雖然已經是中級軍官,但每月領取的生活費仍然少得可憐。伏龍芝在描述這一時期紅軍的生活狀況時寫道:「關於紅軍過去生活的特點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紅軍過著饑寒交迫、衣衫襤褸的生活。」歲月易逝,1925年8月,崔可夫作為軍事學院第五期學員畢業了。與他同期畢業的還有後來在蘇聯軍界影響頗大的紮米亞京、庫爾久莫夫、莫爾德維諾夫、什列明、雅爾切夫斯基等人,他們後來都成為蘇聯著名的指揮員和高級參謀人員。 為了慶祝第五期學員畢業,8月5日,黨和蘇維埃政府領導人在聯盟宮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加里甯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殷切希望每了名畢業生在新舊世界激烈搏鬥的時代,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聰明才智,集中全部精力,完成領導紅軍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伏龍芝在他的賀詞裡,衷心祝願畢業生們把豐富的戰鬥實踐經驗和深刻的理論結合在一起,「為部隊軍事技能和政治覺悟的提高,奉獻出全部力量。」 崔可夫畢業後,由於學習成績優異,政治素質過硬,軍事學院決定將他留在東方系中國部繼續深造。學院東方系的培養目標旨在造就一代新的軍事外交官,因此對學員要求十分嚴格。學院要求每一名學員必須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機敏的反應力和處理緊急事務的魄力和勇氣。所有這些都需要有廣泛而精深的社會、政治。軍事、甚而法律知識,特別是要有漢語功底。學院的高要求督促著崔可夫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