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布萊德雷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第十章 北非試劍 奔赴北非充耳目,處亂不驚擅運作; 暫居副職從巴頓,升任軍長試劍鋒。 蒙哥馬利率第8集團軍進行阿拉曼戰役取得重大進展時,北非登陸戰也正在實施。1942年11月8日,東線特遣隊在布萊德雷的同班學友查爾斯·賴德指揮下,順利地在阿爾及爾登陸。賴德率一支約1.8萬人的美英部隊,登陸中得到當地法軍司令馬斯特的配合,當天雙方即達成協議,法軍停止抵抗。在奧蘭,勞埃德·R·弗雷登德爾率約1.8萬人登陸,遇到微弱抵抗後也於9日迫使法軍投降。唯有巴頓率領的西線特遣隊的2.5萬人,在卡薩布蘭卡遇到了較強的抵抗,直到11日才成為摩洛哥的主宰。 三支登陸部隊在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中旬,積極準備圍殲突尼斯境內的德軍。在此期間的1943年1月中旬,美英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及美英參謀長聯合委員會在卡薩布蘭卡舉行會晤,斯大林因忙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而未能與會。在10天的會晤中,雙方確定:取得即將進行的突尼斯戰役勝利後即進攻意大利的西西裡島;任命艾森豪威爾為英美盟軍總司令。盟軍司令部設在阿爾及爾。 1943年2月上半月,隆美爾指揮約7.8萬人(其中德國人3萬人)已退到利比亞與突尼斯交界的馬雷恩防線固守,蒙哥馬利未能迅速行動,使隆美爾得到了喘息和反撲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英美軍隊奪取突尼斯的戰役增加了複雜性。1943年1月26日,希特勒命令隆美爾鞏固馬雷恩防線,並把部隊指揮權交給馮·阿尼姆,隆美爾適時回國繼續休假。盟軍在北非登陸成功後,盟軍高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英軍將領亞歷山大被任命為艾森豪威爾的地面部隊司令;皇家空軍部長馬紹爾·阿瑟·特德為艾森豪威爾的空軍司令;安德魯·坎甯安海軍上將是艾森豪威爾的海軍代理人。英國人安插了自己人控制著艾森豪威爾。在突尼斯前線,美軍部隊於1月26日受英國人安德森指揮,原來預想的派巴頓指揮地面部隊的方案擱淺。 隆美爾在離任前,已經意識到要作最後一搏,挽回點聲譽。他決定在「火炬」部隊和緩慢逼近的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之間開拓中心陣地,先從背後包抄襲擊盟軍,然後掉頭攻擊蒙哥馬利。同時,馮·阿尼姆打算攻擊更北面的安德森的陣地。萬幸的是,隆美爾與阿尼姆配合不協調,沒形成氣候。德國人進攻「火炬」部隊的計劃被英國人破獲,並將此情報轉給了艾森豪威爾在阿爾及爾的情報處處長——英國情報專家埃裡克·E·莫克勒·費裡曼準將。可他推斷德軍的主攻方向在豐杜克防線的中部。 實際上,馮·阿尼姆於2月14日選擇在更南邊的費德隘口發起主攻,直逼美軍陣地;「15日,隆美爾又派幾股部隊襲擊最南邊的加夫薩附近的美軍側翼,向費裡亞納進逼。德軍進攻前的一天,艾森豪威爾視察了弗雷登德爾的第2軍,他對部隊部署的戰線過長,指揮混亂憂心忡忡。弗雷登德爾不相信法國人,也不喜歡英國人,尤不喜歡英國的安德森將軍,對手下的幾個師長也不信任。 1943年2月18日,布萊德雷與副官趕到了五角大樓,非洲的戰局在局部上對盟軍非常不妙。在陸軍參謀部作戰部,布萊德雷接受了簡單的訓示,看了艾森豪威爾的急件,一種充滿危機和憂鬱的氛圍迅速籠罩了他。在過去,英國的「間接」戰略壓倒了馬歇爾的「直接」戰略,美軍現在在北非越陷越深。美國人一方面批評英國人控制艾森豪威爾的陸、海、空指揮實權;一方面指責艾森豪威爾向英國人屈尊俯就。不過,艾森豪威爾堅持認為:「在這場戰爭中,危險的根源常常在於把我們必須合作打敗敵人的夥伴當作頭號敵人。」 隆美爾知道自己到了潰敗的緊要關頭,他構想繼續在特貝薩奮戰,從盟軍後方揮師北上直指波尼。不過,他雖然得到柏林和羅馬的支持,卻不能與馮·阿尼姆合作,阿尼姆控制了裝甲部隊。最後,隆美爾只好向塔拉和勒凱夫小範圍行動。這樣,隆美爾面對的是安德森大軍的正面而不是背後。1943年2月19日淩晨,隆美爾進佔了盟軍的一個關鍵性防禦陣地——卡塞林山口,20日突圍了出去。到22日,他停下來準備迎擊蒙哥馬利的第8集團軍。在19日那天,亞歷山大趕到突尼斯前線,發現盟軍前線一片混亂,南部尤甚。他把這種缺乏戰役方針和計劃,沒有統一指揮的混亂局面歸罪於安德森,但安德森又歸罪於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在這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他一方面要承擔德軍反擊造成的損失,一方面無法暢通地指揮一切。在此之前,他也失去了與蒙哥馬利夾擊隆美爾的機會。登陸部隊,特別是第2軍劃歸安德森,艾森豪威爾無法解決後勤和雨季帶來的困難,只好在1942年聖誕節那天放棄了對隆美爾的追擊,命安德森在突尼斯西部採取守勢。現在準備了數月的進攻還未開始,隆美爾又反撲了。艾森豪威爾焦頭爛額,急待支持。 布萊德雷在非洲戰局紛繁複雜和十分微妙時被召到五角大樓,實際上也是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需要他的幫助。布萊德雷只知道他赴非洲是充當一個不明確的角色,而這卻是馬歇爾支援艾森豪威爾的一種辦法。在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馬歇爾建議派巴頓去突尼斯任艾森豪威爾的地面部隊的副指揮,並口頭指示艾森豪威爾選一名私人代表去前線,充當「耳目」。巴頓沒有調到突尼斯,而是留在摩洛哥周旋於豪華生活與政治旋渦中。眼下,艾森豪威爾遭到了隆美爾的反擊,手下沒有精兵強將,他只好實施馬歇爾提出的建議,並列出一份13人的名單報馬歇爾。2月15日,馬歇爾回電:「我建議選派奧馬爾·N·布萊德雷將軍前往……,如果這樣符合你的願望,可以立即將他派去。」2月16日,艾森豪威爾複電:「請用可以搭乘的第一班運輸機把布萊德雷將軍送來。」 這就是布萊德雷失去軍長職務改赴非洲充當艾森豪威爾耳目的背景和決策過程。 離開五角大樓前,布萊德雷拜訪了馬歇爾。馬歇爾介紹了非洲卡塞林山口盟軍的失利和美軍的簡況。馬歇爾銳利的眼光盯住布萊德雷,交待了他赴非的使命:幫助艾森豪威爾處理戰場的一些事務,提出建議,減輕艾森豪威爾的負擔。末了,馬歇爾交給布萊德雷兩封與「赫斯基」有關的絕密信件,「赫斯基」是進攻西西里戰役的代號。馬歇爾囑咐: 「看看信件,把內容都記在心裡,如果飛機迫降,把信件毀掉,向艾森豪威爾口頭報告。」 布萊德雷對馬歇爾交給的任務感到非常沉重,他決心服從,並替艾森豪威爾出一把力。從信件中,他知道突尼斯戰役結束後,西西里戰役即將進行。他把最高機密放在口袋裡,銘記在心裡出發了。 1943年2月24日,布萊德雷乘軍事空運司令部定期的飛機飛往非洲,沿途飛行共90小時,途經邁阿密、英屬吉亞那的喬治敦、巴西的納塔爾,然後越過大西洋到達喀爾,最後經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抵達盟軍司令部所在地阿爾及爾。艾森豪威爾的副官歐內斯特·李開著一輛卡迪拉克牌防彈車到機場接布萊德雷,然後直駛聖喬治飯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