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熱血豪膽-巴頓 | 上頁 下頁


  戰爭使巴頓家族受到沉重打擊,於是,做了寡婦的祖母帶著4個孩子離開飽受戰火摧殘的家鄉,千里迢迢來到加利福尼亞洛杉磯市。在這裡,他們度過了幾年艱苦貧困的日子。直到1871年祖母改嫁給祖父的表兄弟喬治·休·史密斯以後,全家生活才有了好轉。

  小巴頓的父親原名喬治·威廉·巴頓,生於1856年,為了紀念繼父而改名為喬治·史密斯·巴頓。他小時經歷了戰時南方的物資匱乏和早年加州艱辛的生活。巴頓的父親自幼口齒伶俐,13歲時開始引起公眾的注意,當地一家報紙稱他是中學生中具有「偉大魅力和溫文爾雅的」辯士。長大後,他返回弗吉尼亞,入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他曾在高年級中擔任頭號學員幹部——學員副官。畢業後,他當過一年法語教官,1878年回到洛杉磯,在「格拉塞爾、史密斯和切普曼公司」法律事務所當律師。1884年,他當選為地方檢察官。加利福尼亞富翁威爾遜家有兩位小姐都傾心于他,最後還是三小姐魯思·威爾遜成了他的妻子,即巴頓的母親。

  巴頓的外公本傑明·戴維斯·威爾遜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拓荒者。他當過獵手、商人、小店主等,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終於成為洛杉磯屈指可數的富翁,並當選為洛杉磯第一任市長。到19世紀70年代,他成為加州最大的葡萄酒和白蘭地酒製造商,並擁有大量的不動產。

  威爾遜死後,其財產多被大女婿詹姆斯·肖波繼承。肖波夫婦佔有的財富最多時達200萬美元。他們建造了維多利亞式別墅、購買專供自己旅遊的豪華專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有恃無恐地揮霍威爾遜留下的大筆遺產。但肖波經營無方,搞得債臺高築,最後被迫把產業交給巴頓的父親經營。此後,父親更多地陷入商業事務中,整日東奔西走,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們玩,甚至經常不在家。後來,巴頓對姨夫肖波頗有微詞,把父親不能陪他玩耍的責任歸咎于肖波身上。

  父親的工作越來越忙了,無暇照顧孩子們。這時,巴頓還差兩個月就滿12周歲,「閱讀失常症」也有所減輕,父母決定送他到斯蒂芬·卡特·克拉克私立學校就讀。該學校位於帕薩迪納市無軌電車線的起始點上,校舍是一套紅木構築的平房,有草坪環繞,不遠處還有一個不小的操場。這是一所富人子弟學校,來自南加利福尼亞富貴家庭的25名學生在此就讀。巴頓在這裡一讀就是6年,獲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

  在學校期間,巴頓不得不比別的孩子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汗水。他不僅要克服在閱讀和拼寫上的生理缺陷,而且還要忍受同學們的羞辱與嘲笑。有些同學在課堂上模仿他發音不准的朗讀,有些同學還在黑板上模仿他不規整的拼寫。他雖然感到很憤怒,但並沒有因此而氣餒。父母及家人的拳拳愛心和大力支持鼓舞了他,振奮著他的精神,促使他決心取得成功。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更主要的是為了報答父母和效法祖先。

  巴頓最喜愛的功課是歷史課。他認為歷史是由偉人們的個人品質所決定的,他們以其愛國主義、自我犧牲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推動了歷史的前進。甚至在上學之前,他就喜歡聽大人講歷史故事、偉人的經歷和軍事家的功業。父親給他朗讀的著作都是精心挑選的。蘇格蘭詩人瓦爾特·司各特爵士的作品最受他的歡迎,他的史詩描寫了蘇格蘭的生活、傳說、部族、格子呢、風笛、俠士等等,這些都增強了巴頓對傳統文化習俗的理解。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講述了人類為反抗悲慘命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鬥爭,它引導年輕的巴頓去思索人類如何去與命運抗爭,把握自己的未來。色諾芬的《遠征記》刻畫了萬人軍克服重重險阻的遠征及其統帥小居魯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莎士比亞在悲劇中探索了人類自身的衝突,揭露了一部分人自私醜惡的靈魂,讚揚了人間的真善美。《舊約》談到了公正與邪惡的鬥爭。麥考利的《古羅馬詩歌》和吉卜林的史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樂趣無窮。所有這些都使他回味無窮,讚歎不已。

  這些著作和詩歌對巴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他產生了某種神靈崇拜意識,相信靈魂轉世和精神感應,並形成一種幻覺:他仿佛生活在其他歷史時代,是一名鬥士——一名古希臘的重甲步兵、古羅馬軍團的戰士、東羅馬貝利撒留將軍的騎兵、斯圖亞特王朝的蘇格蘭高地人、拿破崙的勇士等等。除了從書本上獲得這些知識外,巴頓還從父母、姑姑、老師那裡聽說不少有關戰爭的故事。他把歷史作為理解現在、預知未來的鑰匙。

  軍事統帥們富有傳奇色彩的戰爭故事更使巴頓迷戀不已。漢尼拔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作戰行動充分顯示了用兵自如、膽量超人和對關鍵時間關鍵地點的敏銳感覺。愷撒率第10軍團在高盧的征戰、聖女貞德在奧爾良抗擊英軍、拿破崙統軍在意大利對反法聯盟作戰,等等,都展示了充滿活力的個人領導才能和神秘莫測的軍事藝術魅力。巴頓尤其崇拜因防禦頑強而號稱「石牆」的美國南部同盟軍將領傑克遜將軍,因為巴頓家族的幾位成員都曾在傑克遜的麾下供職。這些人作戰勇敢、指揮有方、充滿自信、戰績赫赫,成為巴頓效法的楷模。

  志向遠大,甚至有幾分狂妄,這是巴頓年輕時的主要特點。不少傳記專家都指出這一點。但這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優越的家庭環境使他養成了「高人一等」的感覺。他自幼受到父母和安妮姑姑的溺愛、有愛爾蘭和墨西哥的僕人伺候,周圍所接觸的都是當地顯要人物,生活養尊處優,應有盡有,所有這些使他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儘管患有閱讀失常症,但他還是認為自己位於上流社會的頂層,有一種優越感。他從不懷疑自己的社會地位。像弗吉尼亞的祖先一樣擔任軍官,像歷史上的偉大統帥一樣成為偉人,這就是巴頓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理想。

  從中學時代起,巴頓表現出強烈的表現欲和虛榮心。他從心眼裡看不起普通百姓,視廣大民眾如草芥。在私立學校就讀期間,他在日記本中寫道:「古代的普通百姓愚昧無知,其實現代的絕大多數人也沒有什麼兩樣。」

  他認為,所有的偉人不管是好是壞,都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控制和駕馭而達到顯赫地位的。為了達到出人頭地,他就必須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並得到社會的承認。他認為他本人的專長就是在軍事領域有所作為。為此,他重視榮譽和聲望勝過生命,認為:只有繼承了家族那種偉大、崇高和輝煌的傳統,只有向社會展示出超群的才幹並為國家作出卓越的貢獻,才能獲得榮譽和聲望。

  夏天,巴頓兄妹倆常常是在姑姑安妮或者父母的陪同下,乘船到聖卡特林納島度假。這裡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沒有受到污染的原始森林散發出縷縷清香。蔚藍的天空、浩翰的海洋、迷人的自然景觀給人一種心曠神恰、心胸開闊和飄飄如仙之感。這裡有供游泳的淺灘、供划船的防波堤和供打獵的山地等等。巴頓在這裡游泳、划船、打獵、捕魚,玩得痛快淋漓。

  1902年夏天,巴頓一家又來到這個島休息,同時來到這裡度假的還有他們的好朋友拜林和艾爾兩家人。就在這時,巴頓結識了比他小兩個月的比阿特麗絲·拜林·艾爾小姐。誰也沒想到,這次偶然的相識卻發展為兩人真誠愛情的開始。

  三個家庭的8個孩子在一塊盡情地玩耍。他們游泳、划船、演戲、跳舞,個個精神愉快、穿著時髦,玩得十分瀟灑痛快。

  雖然年僅17歲的巴頓對姑娘還不怎麼感興趣,但小巧玲瓏、談吐不凡的比阿特麗絲一下子就迷住了他的心。而她也認為巴頓是個很特別的人,頗有男子漢的魅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