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艾森豪威爾 | 上頁 下頁 |
八五 |
|
美國本來指望,一旦戰爭開始,它的盟友就會根據華盛頓的一道命令,派來所需要的「炮灰」。美國政策原來考慮的是,美國盟友派到前線若干個師的兵力,而美國將主要發揮軍火庫和指揮棒的作用。結果事與願違。不管白宮如何施加壓力,盟國都不急於向朝鮮派遣本國士兵。在整個戰爭過程中,美國人不得不承擔戰爭的軍事、經濟、政治和道義上的主要擔子。這種沉重的超負荷,有可能使美國的對外政策宣告破產。艾森豪威爾1950年12月30日寫給國防部長弗蘭克·佩斯的信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在信中說:「美國並不那麼強大,能夠把全世界都背在自己肩上。」 帝國主義同盟者對朝鮮戰爭所盡力量的平衡表證明,進行這場不受歡迎的戰爭的主要負擔確實壓在美國身上。哈裡·已利斯1953年4月:日向艾森豪威爾總統報告:「現在,在兩年零九個月的無出路的朝鮮戰爭之後,我們已完全被北朝鮮人和中國共產黨人阻止住了。」他是作為小組領導人去臺灣解決保障「共同安全」問題剛剛返回美國的。根據巴利斯的計算,美國向朝鮮派遣了35萬軍人,南朝鮮擁有40萬軍人,而這場軍事冒險的其他17個參加國總共派了35000人。巴利斯寫道:「美國人民不僅要質問我國政府,而且還要質問聯合國及其所有成員國,什麼時候能在朝鮮採取有效措施,以便停止這場前途無望的戰爭。」 1951年7月10日,陷入軍事政治困境的美國,在世界和美國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被迫開始了關於朝鮮停戰的談判。然而,談判困難重重,直到1952年美國競選運動開始前,談判實際上毫無進展。這種局面向艾森豪威爾提供了有利機會,使他得以利用反戰情緒取得選舉的勝利,同時還能設法達到同朝鮮的「體面和解」。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蝶蝶不休他說:「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儘快地和體面地停止朝鮮戰爭……為達到此目的,如需要我親自去朝鮮一趟,我一定前往。」他在另一次演說中說:「我們能夠防止類似朝鮮戰爭這樣的新的戰爭。我們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險。」 根據約翰·艾森豪威爾的回憶錄判斷,這位年輕的美軍少校在一定程度上是贊同反戰思想的。反戰思想在美國青年中特別普遍,因為戰爭要他們不是在大學講壇上或外交論壇上進行戰鬥,而是直接在戰場上。約翰也曾到朝鮮參戰。他的父親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回憶說,在約翰動身去朝鮮之前,他同兒子進行了長時間的嚴肅談話。談話涉獵甚廣:談到如何安排約翰妻子的生活,由誰照看他的小孩。然而主要還是艾森豪威爾對兒子的臨別贈言: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當敵人的俘虜」。 美國人民為朝鮮戰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強調指出:「除了國內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以外,這次是美國歷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戰爭。」美國在朝鮮的傷亡和被俘人數約39,8萬人,而美國的所有其他盟國(南朝鮮除外)共損失2.9萬人。 在競選運動過程中,艾森豪威爾曾主張進行亞洲人打亞洲人的戰爭。這個辦法的目的是,如果美國不能從歐洲盟友那裡搞到士兵,就用亞洲盟友的。 然而,轉向亞洲的政策同樣也是無前途的,連裝備精良的強大美軍用三年多的時間都未能打敗一向被華盛頓一些人士瞧不起的「亞洲人」,那麼甫朝鮮傀儡政權的軍隊則更是力所不能及的了。 出路只有一個:儘快簽訂和平協定。但是,在簽訂和約的路途上又出現了一個預想不到的障礙。年事已高的南朝鮮總統李承晚,突然表現出了令人吃驚的好戰性。他企圖利用北朝鮮和中國戰俘問題,破壞和平談判,並使戰事再起。李承晚十分狂妄,宣稱如果需要,甫朝鮮軍隊將單獨戰鬥到「最後勝利」,美國極右勢力也跟著叫嚷:「不消滅共產勢力決不罷休!」 李承晚和美國右派的戰爭叫囂,再次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憤怒。美國的反戰運動方興未艾。要求停止戰爭的無數信件、請願書、呼籲書飛向白宮。 一封來自明尼蘇達州的致艾森豪威爾的呼籲書說:「全世界90%以上的居民,對朝鮮戰爭懷有憤懣之情,你一點也沒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你只能指望大型報紙、電臺、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的幫助。」這份致總統的呼籲書還指出,關於朝鮮戰爭可以阻止共產主義在亞洲和全世界蔓延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戰爭永遠不能遏制共產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共產主義在俄國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共產主義在半個世界的勝利而告結束。新的世界大戰將是何種結局?誰知道呢?有可能共產主義在全世界取勝」。呼籲書的作者代表明尼蘇達州的選民堅決要求停止在朝鮮的軍事冒險。 公眾反對朝鮮戰爭的激烈情緒是使艾森豪威爾當選總統的一個重大因素。而1953年7月26日使朝鮮大炮靜止下來的停戰,則是他的總統任期內的里程碑之一。 當艾森豪威爾進入白宮的時候,這個陷入僵局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6個月零26天,當時他面前擺著兩條路。一條是他的黨內最強硬的分子所贊成的,那就是擴大戰爭,進行大規模的海空攻勢,以「擊敗共產黨中國,然後粉碎鴨綠江以南的全部共軍,從而統一朝鮮」。這同麥克阿瑟於1951年致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著名的備忘錄有某些共同之處。他在這份備忘錄中建議:「一、對中國實行海上封鎖;二、轟擊大陸上的基地和軍事中心;三、在朝鮮使用國民黨軍隊;四、鼓勵臺灣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擊。」 另一條路是為了獲得「一種光榮的和平」,即在杜魯門政府時期所確定的範圍內,繼續進行板門店談判,求得「體面解決」。 艾森豪威爾擔任總統後,最先作出的重大決策之一,就是選擇後一條道路,在分裂的朝鮮的敵對雙方軍隊之間尋求停戰。他要使美國力量「不再消耗在這種外圍戰爭上去,這種戰爭對於同共產主義作鬥爭來說,沒有產生決定性作用的希望」。他相信結束這場戰爭是美國人民最迫切的要求。 1953年3月,艾森豪威爾在內閣會議上說:「在朝鮮對共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地面攻勢,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金錢的代價。自從1951年7月10日停戰談判在開城開始以來的一年半中間,一度動盪不定的戰線已經穩定下來了,共方已經抓緊了這個時機在他們那邊構築了強固的工事。如今,再發動攻勢就更困難了。」 而且,作為一名軍人,艾森豪威爾完全懂得,對中國發動進攻的後果重大而又難以預測,他說:「這一進攻如果終於發動了的話,就很可能不得不在得不到我們主要盟國的支持的情況下進行,因為他們對於任何這種冒險都是反對的……因此,我認為,我們在朝鮮打仗,沒有機會打贏這場戰爭,因為打過鴨綠江就會冒犯國際輿論。」 為了儘早地結束這場「令人傷腦筋」的戰爭,在就職典禮前,艾森豪威爾就在杜勒斯和太平洋艦隊司令阿瑟·雷德福海軍上將的陪同下,前往朝鮮考察。他們得到的印象是,「美國在亞洲只採取了雜亂的不協調的守勢,而並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長期、全面的戰略計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