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艾森豪威爾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認為布魯克的這種想法是荒謬的,德國大量部隊駐紮在離多佛不到25英里之處,可是為什麼要趕到倫敦以南將近1000英里之外去尋找敵人作戰呢?馬歇爾公開表示,進入北非將會分散許多力量,從而使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行動大大推遲。7月22日,馬歇爾致電羅斯福,承認他和英國人已經陷入僵局,羅斯福複電說,由於英國不願參加「大錘」行動,美國將不得不在進攻北非方面和英國人合作。丘吉爾給這次新的行動起了個代號:「火炬」。這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來的英美首次聯合進攻。 「大錘」計劃的被否定,使艾森豪威爾感到十分沮喪。7月23日早晨,他告訴他的地面部隊司令馬克·克拉克:「哎,我真不知道日子怎麼過。」 他認為1942年7月22日星期三,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他所以反應這樣強烈和採取這樣極端的觀點,因為他認為進行「火炬」行動的決定,否定了「盟國可能做些事情來幫助俄國人的想法」,並且到北非去的行動,代表著消極的、防禦性的作戰思想。 在那些日子裡,文森豪威爾的情緒非常不好,他寫信向瑪咪訴苦說:「我感到孤獨,我常常受到人們的包圍,因為我生活在金魚缸裡。我無家可歸,我感到奇怪:為什麼瑪咪不在這裡?」像在第二次大戰中千百萬其他美國人一樣,艾森豪威爾也不得不碰到同自己妻子的通信問題,由於安全原因,不能打電話,不能同她商討工作,寫信時只能說「我愛你」,或者像艾森豪威爾自己所說的那樣:「我手裡拿著筆,心裡想著:我除了告訴她我身體好,還是像以前一樣愛她外,我還能說些什麼?」在整個戰爭期間,他一共寫了319封信給瑪咪。在她46歲生日時,艾森豪威爾告訴她,「我26年來一直愛你」,「你的愛和我們的孩子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 就是在這前後,凱·薩默斯比漸漸地進入了艾克的生活圈子。她是個高個兒、身材勻稱的黑髮姑娘,英國人暫時把她派到艾森豪威爾這裡當私人司機。當凱初次駕車接送艾森豪威爾的時候,姑娘感到十分失望,因為她的主人只有一顆星。凱的女伴們的主人軍階都比較高,這使她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但是,艾森豪威爾對司機的關注使他們之間的關係逐漸好轉。後來,將軍的迅速升遷滿足了司機的奢望。她現在可以在自己的女伴面前,炫耀「自己」的主人有較高的軍銜和他的待人和氣。何況她還不只一次地驅車接送過溫斯頓·丘吉爾本人。當首相情緒好的時候,喜歡開幾句玩笑。有一次首相對凱說:「別把艾克將軍弄丟了。」但是,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凱「沒有把艾克弄丟」,她與他在一起度過了整個戰爭時期,當她得到了軍官的銜位後,成了西方盟國武裝力量總司令的秘書。 在準備未來的戰鬥時,盟國將有主力量和技術裝備運往不列顛群島。到了8月底,盟軍總部的組織問題解決了。經羅斯福和丘吉爾商定,任命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盟軍總司令,負責籌劃和指揮「火炬」戰役的工作。一場在北非登陸的戰役就要開始了。 正是:「大錘」行動被否定,「火炬」戰役開始行,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八章 運籌「火炬」 火炬戰役總司令,精心策劃巧用兵; 團結盟軍齊破敵,靜聽北非報捷聲。 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進行「火炬」戰役以代替「大錘」行動之後,丘吉爾就建議羅斯福任命艾森豪威爾將軍擔任這一戰役的總指揮,亞力山大將軍擔任副總指揮。雙方商定這一計劃提前執行。英美聯軍將於1942年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登陸,然後再由西向東對德意發動進攻,以徹底殲滅北非的德意軍隊,控制地中海,鞏固中東,為爾後在意大利和巴爾幹半島的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這是丘吉爾夢寐以求的事情。 「法屬北非」,包括法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東面和東南面與阿爾及利亞為鄰,南面與西屬撒哈拉接壤,西臨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是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1912年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北部狹長地區和南部的一個地區劃為西班牙的「保護地」。阿爾及利亞位於非洲的西北端,北臨地中海,隔海與西班牙、法國相望,東部與突尼斯、利比亞接壤,南部與尼日爾、馬裡、毛裡塔尼亞交界,西部與西屬撒哈拉、摩洛哥相鄰,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1930年起淪為法國屬地,突尼斯位於非洲北端,北面和東面臨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峽與意大利相望,東南與利比亞接壤,西與阿爾及利亞相鄰,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1881年為法國的「保護國」。法國投降後,維希政府在「法屬北非」約有軍隊20萬人,飛機500架。在法國的土倫和「法屬北非」各港口尚有4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約40艘驅逐艦,20多艘潛艇和其他艦艇,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法蘭西在北非的軍政官員受維希政府管轄。他們以叛徒哲學為自己辯護,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認為1940年他們向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貝當政府之命行事的,因而也是合法的。相反,在他們心目中,反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的戴高樂將軍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抵抗運動,倒反而是非法的,因而把他們視為仇敵。同時,由於英國政府支持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並且曾同維希的武裝力量發生過幾次衝突,所以北非法國當局的反英情緒也很強烈。鑒於這些情況,盟軍的這次登陸作戰是打著美國旗號,形式上表現為純粹是美國的軍事行動。 對流亡倫敦的戴高樂將軍也是嚴守機密,因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對他抱有成見,怕他參與其事會引起北非法國當局的反感,同時也怕他洩密。11月5日,羅斯福總統給丘吉爾的電報說:「任何使戴高樂參與『火炬』計劃之舉,均將對我們努力爭取在非洲的大部分法軍歸附我方遠征軍這一大有希望的工作,產生不良影響,我對此深感優慮。因此,我認為你在登陸成功以前,還是不把有關『火炬』計劃的任何情況告知戴高樂為宜。登陸成功後,你可告訴他說,經我同意,英美遠征軍的美國司令官,堅持對此事嚴守秘密,這是一種必要的安全措施。」 且說艾森豪威爾,自從任命他擔任「火炬」戰役的總指揮後,他感到身上的擔子沉重。這是一場大規模的兩栖登陸戰役。他的第一項任務是挑選美英軍官來充實進攻非洲所需的指揮機構和參謀機構中的各個關鍵職位。由於他所指揮的是一支多國部隊,因此在籌劃組織參謀部的過程中,他儘量使每一個部門既有美國人,又有英國人。號召大家互相尊重,友好相處,為勝利完成「火炬」戰役而竭誠合作。 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寫道:「考慮到1942年8月初我們在倫敦所遇到的問題,顯而易見,如果我們決意要在那一年發動一場認真的進攻,在進行準備工作時就一分鐘也不能浪費。因為夏季已接近尾聲,適合於作戰的天氣即將消逝,各項工作必須分秒必爭。」在所有問題中,首先必須解決部隊的運輸和集中問題,直到那時為止,還沒有一個政府曾經試圖完成那樣一次從基地跋涉萬里,並以一場重大的進攻為歸結的海外遠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