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20世紀的科學怪傑:鮑林 | 上頁 下頁 |
一四五 |
|
1970年11月18日,即將付梓的幾份清樣送到了有關的報刊,一場規模空前的公開爭論沸沸揚揚地開始了。第二天,《紐約時報》引述鮑林的話說,為了處於最佳健康的狀態,為了預防感冒,每人每天需要服用1至4克維生素C。鮑林則借此機會抨擊醫藥界——從醫藥公司一直到醫學雜誌和廣大醫生——企圖抹殺有利於抗壞血酸的證據。他們幹嗎要這樣做?記者向他問道。鮑林回答說:看一下生產感冒藥物的廠家吧:這是每年五千萬美元的生意,有人願意在醫藥雜誌上刊登鋪天蓋地的廣告。 這就迅速地招來了醫生的反感,同時也觸犯了醫藥刊物的編輯,因為他們不喜歡人們得出這樣的印象,似乎他們把利潤看得比人的健康更重要。醫學界看到了鮑林的想法將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感到有必要作出一定的反應,而且必須迅速地作出反應。 這本書非常暢銷,維生素C也因此身價百倍了。至少在公眾方面來說,鮑林選擇的時機可謂是恰到好處。60年代又再次出現了崇尚「自然健康」的熱潮,許多人憑著自身的經驗,相信人的肉體、精神和靈魂是合一的。匯入這一時尚洪流的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歸真返璞、選擇天然食品的傾向;對瑜樹修行的迷戀;對針灸、閉目養神和其他東方醫藥的信仰;早已失傳的西方自然療法和順勢療法的新生。鮑林關於維生素C提供的信息回蕩在千百萬人的心目中。醫學走上了公司化、程式化和命令化的道路,過分依賴於藥物治療,許多人開始對這種情況產生了反感,希望把自身健康的責任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且要儘量採用順其自然的做法。鮑林發出這一信息的時機,正好是在美國城鎮的每一個角落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許多天然食品商店的時刻,幾乎每一家商店都有供應草藥的專櫃,陳列養生和健康刊物的書攤,出售各種維生素的一個個龐大的貨架。 鮑林這本書的出版在全國各地激起了一陣維生素C熱。維生素C的銷售量直線上升,一個星期裡就翻了一番、兩番、三番。藥品店老闆接受各地報紙記者的採訪,鼓動人們到他們的商店去購買維生素C。批發店裡的庫存很快就出空了。「維生素現在已供不應求,需要量甚至超過了現有的生產能力,」一位藥品公司的發言人在鮑林的書面世不到一個月時這麼說,隨後還補充了一句,「不過,提高生產能力並不合算,因為我們可以斷定,這只是一時性的搶購風潮而已。」 這也招來了有關方面的迅速反應。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主任醫師查爾斯·愛德華茲向報界宣佈,全國範圍內的維生素C熱是「荒唐可笑的」,「尚無科學證據,而且從來就沒有人做過重要的研究,可以表明維生素C具有防治感冒的作用。」鮑林發現,這個管理局曾在1966年提議,沒有醫生處方,不得出售每粒超過100毫克的維生素C片劑,因此,鮑林用諷刺的口氣反駁了愛德華茲的說法:如果管理局堅持這一做法,那麼,要是有人不到醫生那裡開藥而想服用10克維生素C來治療感冒,此人至少就得服用100片。「我想,吞咽那麼多片維生素C碰到的困難,決不會亞於吞咽管理局在制定這些規則時所用的某些言辭,」他這樣說道。 醫藥界報刊對鮑林的批評也同樣激烈。《美國公共衛生導報》稱,鮑林的書「只不過一種理論推測而已」。《美國醫學協會學報》在評論鮑林的書時說道:「在此,我們看到的不是一位追求真理的哲學家或科學家作出的論述,而是一個為了推銷某種貨物的廣告商聲嘶力竭的叫賣……甚至那些吹捧萊納斯·鮑林的人也不希望他寫這麼一本書。」《醫藥信函》的攻擊則最為尖刻,指摘鮑林的結論「是根據胡思亂想或者很不嚴謹的臨床研究得出的,因而是一家之言」,同時,它還指出,尚未找到確鑿證據可以表明,長時間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是安全的。 鮑林對書刊評論界就寫作藝術發表的看法只能閉口不言,但對事實方面的偏差則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你們對我的書刊登的虛假而有欺騙性的言論,破壞和詆毀了我的名譽,我要求你們在報上正式更正和收回,並向我公開道歉,」鮑林在給《醫學信函》編輯部的一封長達12頁的公開信的開頭這樣說道。接下來,他逐點駁斥了他們的文章,強調他引用的都是非常嚴謹的試驗資料,其中既包括瑞士和明尼蘇達大學的兩份研究報告,也包括1970年愛爾蘭學者對100名女學生進行的雙盲試驗①作的總結。這份總結報告表明,冬季每人每天服用抗壞血酸200毫克,就可以顯著地降低感冒的發病率、病程的長度和嚴重的程度。至於服用超大劑量維生素C的安全性,至今可以得到的全部證據表明,大劑量可能造成的最壞結果是輕微的胃部不適或腹瀉,再說,通過調整劑量,使人逐步培養起耐藥性,這類症狀就能得到緩解。鮑林還向這家刊物提出挑戰,敢不敢到法庭上出示這方面的任何實例,說明到底有沒有人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後身體健康受到了傷害。 ①雙盲試驗,是指藥物試驗中,試驗者和受試對象雙方對試驗的細節均不知曉,其目的在於防止試驗結果受成見或心理的影響,從而有助於測定藥物的實際功效。 誰也沒有站出來應戰,然而也沒有人向他公開道歉。與此相反,《醫學信函》刊登的那篇文章為一些大眾化雜誌競相轉載。其中就有一家名為《消費者報告》的刊物,重申了《醫學信函》的幾個觀點,嚴厲抨擊鮑林的書,並且聲言說,在沒有更多關於維生素C的安全性資料的情況下,鮑林的行動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鮑林一家訂閱《消費者報告》已有幾十年了,因而深為這篇文章的粗暴語調所震驚,鮑林將其稱為「肆無忌憚而又毫無根據的攻擊」。在主辦該刊的董事會主席和會員的聯席會議上,鮑林夫婦為自己的論點作了辯護,不過該刊同樣沒有作出相應的更正。 從《科學》雜誌傳來的消息也不妙,鮑林關於人體發育需要維生素C的論文被退了回來。鮑林將這篇論文立即寄給了《國家科學院學報》,他知道,作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這篇文章毫無疑問能在這家刊物上發表。 * * * 圍繞著鮑林這本書進行的爭議源出於這樣的一點:他本人沒有作過有關方面的調查和試驗。這本書闡述了他對分子矯正醫學的看法,作出了人體發育需要抗壞血酸的推斷,這些結論是很有意義的,但畢竟沒有理論的證明。另外,他只是選用了少數幾例的研究,表明維生素C在一部分人中具有預防感冒或緩解感冒症狀的作用。這些內容作為會議論文也許是很有意義的,但是主張全體國民根本改變飲食習慣,理由就很不充分了。批評他的人指出,鮑林既沒有找到清晰無誤的理論來說明維生素C作用的機理,又沒有作過認真的研究——根本就沒有親自進行過研究——表明長期超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是安全的。醫藥界當時崇尚的信條是,為了保證飲食的平衡,才需要攝入少量的維生素,每天服用數克維生素C可能造成種種不良的後果,諸如胃部不適。膽結石等等,誰敢保證不會帶來其他毛病呢? 為了發表自己的看法,鮑林採用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拋開讓科學家同行審稿的通常渠道,出版了一本通俗的讀物,這就招來了猛烈的批評。他的行為更像是趨附健身法時尚的人,不像是一位嚴肅的科學家。大多數醫生對於新出現的治療方法一般都比較保守,非常看不慣那些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健身運動。他們受到的教育也使他們死抱著這樣的信念,也就是維生素C只能用於防治壞血病。因此,在他們眼裡,鮑林更像是一個玩弄營養學概念的江湖郎中,鼓吹使用維生素,但終究是一個沒有行醫執照的人。 不錯,他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但是,大多數醫生對他輝煌的科學生涯瞭解得不多。他已上了年紀,已經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生疏了;他這個人迷上了維生素C,然而又固執地相信自己不會錯。維克多·赫伯特甚至在電視上為他作了這樣的診斷:鮑林生了一種類似於老年性誇大狂那樣的疾病。 讓鮑林閉上嘴,這成了醫學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