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20世紀的科學怪傑:鮑林 | 上頁 下頁


  宗教也不能引起他的興趣。儘管赫爾曼和貝莉並不每週都去教堂做禮拜,但萊納斯對在德國出生的祖父母家裡做禮拜的情景卻記憶猶新。赫爾曼死後,貝莉常常在週末帶孩子們到奧斯維加去看望祖父母,孩子們很樂意去。老鮑林有一個溫馨的家。那裡,壁爐總是熱的,空氣中飄逸著德國烤餅的油膩香味;土窖裡堆放著自製的罐頭蔬菜和一壇壇泡洋白菜絲和醃菜;祖母養著一頭奶牛並將牛奶製成黃油。前院是一個很大的老式花園,老祖母從這裡採集花束,用於插花,然後走兩英里路把插花獻到奧斯維加公墓裡的赫爾曼墓前。

  萊納斯是他祖母的心肝寶貝,在某種程度上祖母給了他從母親那裡沒有得到的母愛。祖父祖母都是虔誠的路德教徒。在奧斯維加沒有教堂,他們每月一次邀請河對岸的一位牧師到自己家裡舉行宗教儀式。有時,萊納斯就坐在前廳的一小群教徒中間,聆聽牧師佈道,跟著大家用德語唱聖歌。如同對待任何別的引起他注意的事情一樣,有關上帝和上帝創世的真諦也使萊納斯頗費時間進行思考。

  他的這種思索在某種神的啟示中終於取得了成果。一天,他在祖父母家過夜,正當似睡非睡之際,他開始注視起掛在前面牆上的基督畫像。突然,他驚醒過來:他看到環繞聖像頭上的光環在閃閃發光。要是稍為相信一點宗教的話,他也許就會把這一個小小的奇跡接受下來,然而,萊納斯卻不是這樣。為了檢驗自己的發現,他扭頭看屋內的其他東西,結果發現閃光者並不止於聖像頭上的光環。儘管尚不瞭解有關的專業術語,他還是為自己作了一次演示實驗:他所看到的不過是視覺幻象,是由於長時間注視光環引起的視覺疲勞所致。雖然他在整個青年時代都在不斷地思索宗教,甚至還曾與一位基督教家庭的朋友一起去基督教周日學校聽課達數月之久,但他總能情不自禁地為所有現象找出合理的解釋。

  他對宗教的拒絕導致一場小小的哲學危機。「記得我在11歲時曾向自己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我有什麼證據能夠說明周圍世界僅存在於我的意識中?」他在七十多年以後以比較現代的觀點回憶說:「我當時找不出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能夠說明相反的事實。」

  經過了一段思想鬥爭,他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自己周圍的人,其他的小學學生,都像他一樣與世界萬物有著大致相同的關係。他這麼概括:「這種對稱性在那麼多方面表現出來,使我只能認為,……非常可能,我自己在宇宙中並不佔有獨特的位置。」

  在確定了自己的哲學觀點以後,鮑林把注意力轉向其他事物。他開始收集和分類整理他感興趣的東西。他從大約11歲開始,收集大量昆蟲標本。在這方面,一個名叫齊格勒的男子給了他很多幫助。此人是負責藥品供應的推銷員,赫爾曼生前在商界的熟人。赫爾曼去世後,他常到萊納斯家裡來,其首要目的是向貝莉求愛。也許是因為他已有家室,他與貝莉的關係似乎並沒有真正熱乎過。儘管如此,他給孩子們還是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他經常送給孩子們一些小禮品,時不時地還給些錢,哄孩子們離開屋子。萊納斯將齊格勒作為自己的一個「供應商」。他說服齊格勒給他弄來一些劇毒的氰化鉀,然後小心地將氰化鉀與熟石膏混和在一起,鋪在瓶子的底部作為誘殺昆蟲的器具。

  波特蘭的華盛頓中學是一所規模較大、師資力量很強的學校。萊納斯進校後的第一年就開始學習他所接觸的第一門真正的自然科學課程——「自然地理概論」。教師是史密斯學院化學系的一位畢業生,名叫蓋珀拉。萊納斯很好學,特別喜歡那些講課認真、語言生動、邏輯性強的老師。蓋珀拉小姐精彩的講課,特別是她的直觀教學,給萊納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說,為了演示大氣的壓力,蓋珀拉小姐在一隻空的糖漿罐頭中注入水並將其煮沸,然後將罐頭封緊後讓水冷卻,當罐內的蒸汽凝結後,外部的大氣壓力就把罐頭壓扁了。

  課堂上,同學們還考察了礦石的性質,萊納斯的興趣由此從昆蟲轉向了岩石。他從圖書館借閱了有關這一課題的大量書籍,把書中列出的性質仔細地抄下來,用實驗來檢驗自己的發現,確定各種性質之間的邏輯聯繫。他說,「在某種意義上,我那時已經開始成為一名科學工作者,儘管我還沒有經過任何嚴格的訓練。」他居住的那個地區礦石品種較少,因此他早期的礦石收藏是非常有限的。然而這是一個開端,此後他一直對研究晶體和礦石懷有濃厚的興趣。

  萊納斯沉湎於探索自然界的規律。他獨處一隅,對礦石仔細觀察、研究、試驗和分類,同時就把未知轉化為已知。在不同的礦石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繫,存在著某種完美的規律。擺脫令人厭倦的家,倘祥在自然界的規律中,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很快地變得對任何事物都要問個為什麼,知道個究竟。他的妹妹露茜爾回憶說:「萊納斯一刻不停地思考,他的思維始終是非常活躍的,不斷地問這又問那,總想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她記得,一個冬天的早晨,她們一家在波特蘭火車站等火車,她的12歲哥哥一本正經對母親說:「媽媽,我已琢磨出你不覺得腳冷的原因了,你不停地走動,因此你的腳只有一半時間接觸冰冷的地面。」這番話著實讓母親和兩個妹妹吃了一驚。

  他這種習慣甚至用到了家事上。露茜爾記得,有一次,她騎著鄰居家的一輛自行車玩,被鄰居家男孩推倒在地上,自行車也被奪了回去。她向萊納斯哭訴,萊納斯不是急著為妹妹報仇,而是想了一會兒,接著告訴妹妹不要哭,「畢竟那不是你的車。」

  萊納斯在高中時學習成績非常好,數學和自然科學很快變成了他最喜歡的課程。「我幹得很好。我上課,做作業,非常愉快。只有當我沒有弄懂自己應該掌握的東西時,我才感到不高興,」鮑林這樣回憶說。「當時的我就像一個故事裡提到的小男孩維利。一次老師問維利:『2+2等於幾?』維利回答說:『4。』老師稱讚說:『很好,維利。』而維利卻說:『很好?不,不只是很好,是完美!』我之所以喜歡數學,就是因為你可以達到完美的境界;而在拉丁語或其他語言的學習中,實際上是做不到完美的。」

  §事物的變化

  大約12歲時,鮑林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隔閡終於具體表現出來了。在他母親開辦的寄宿房的地下室裡,鮑林用一些廉價的木材搭建了一個10英尺見方的簡陋實驗室。在這裡,他可以陳列和保護他的收藏品,更重要的是,他創造了一個可以避開貝莉的小天地。

  不過,他倒也不完全是獨自一個人。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除了比他年長一歲外,其他方面都與萊納斯類似——聰明,內向,並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他的名字叫傑夫列斯。這是父親赫爾曼去世後,萊納斯遇到的第一個意氣相投的人。他倆後來成了好朋友。兩人在一起時,沒有了慣常的靦腆,暢談著共同的愛好。他們閱讀百科全書中有關的條目,自學了國際象棋,並用紙片製作簡陋的棋子。一天下午放學後,傑夫列斯邀請萊納斯去他家參觀他自製的簡單化學器皿。傑夫列斯把各種顏色的粉末混合在一起,製成溶液,然後吹出了五彩繽紛的氣泡。最後是更加精彩的高潮,他小心翼翼地把食糖和氯化鉀攪和,然後滴入硫酸——火焰一下子竄了出來,看到這一切,萊納斯如醉如癡了。

  萊納斯心中的火焰也在這一刻被燃起。「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對自己觸動最大的就是意識到物質並不是永恆不變的。」他至今沒有忘記那天下午的情景,「食糖和幾種化學品最終變成了一堆黑炭,一些物質變成了另外一些物質,這個現象深深打動了我。在化學中,事物可發生變化,發生令人驚訝的變化。」萊納斯後來總喜歡把那天下午認作為自己化學生涯的開端。

  萊納斯發現了自己的所愛。他跑了一英里路回到自己家,急不可待地也要做一點類似化學實驗那樣的事。他能找到的唯一設備是他母親的小酒精燈。他製作了一個架子,點燃酒精燈,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化學實驗——煮開水。遺憾的是,他把水裝在酒精燈的玻璃蓋子裡煮,玻璃瓶碎裂了。這樣,他的第一次化學實驗以失敗告終,後來不得不硬著頭皮向母親說明了事情的經過。

  萊納斯把他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個化學實驗室,原先陳列著的蝴蝶和礦石標本被放到了角落裡。他的妹妹波琳回憶說:「他常帶傑夫列斯到地下室去,那裡常常散發出化學混合物的難聞氣味。」他的妹妹和母親所瞭解的全部情況也就是這種氣味了。只有萊納斯和他的極少數幾個朋友才能進入實驗室,這是一條嚴格的規定,大家都嚴格遵守。

  被允許進入實驗室的少數人中包括傑夫列斯和其他兩個愛好科學的鄰里孩子。其中一個叫安德遜,當地一個理髮師的兒子;另一個叫西蒙,一個富有朝氣和創業精神的少年,他願意花很多時間與萊納斯一起討論各種異想天開的辦法去賺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