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20世紀的科學怪傑:鮑林 | 上頁 下頁


  貝莉和她的姐妹只能靠父親來照料了,然而這個父親似乎只關心自己,他把全部精力用於經營自己的藥店,並自學法律,因此,這些姑娘除了從一位女傭那裡可以得到一些幫助以外,就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了。貝莉12歲時,好運又一次光臨她家。達令續弦娶了一位富有的年輕寡婦。這個寡婦從前夫那裡繼承了全鎮最好的一個種植小麥的農場,並帶來了一萬美元的嫁妝。達令一下子變成了農場紳士(不過,在他的經營下,農場很快就敗落了),與此同時,他在法律方面的事務也日益繁忙。少女時代的貝莉成了康敦鎮的一個富家閨秀,她住在華麗的宅院裡,有錢上寄宿學校,穿著講究,並可以經常到波特蘭去遊玩。但是,她患有陣發性的抑鬱症,向來與父親很不親近。結婚以後,她就很少與父親見面。萊納斯·鮑林九歲時,他的外祖父去世了。鮑林後來回憶說,他記得一生中只探望過外祖父一次。

  * * *

  殘缺的童年生活使貝莉不能善待自己的年幼子女。貝莉需要別人的愛和關心;她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了丈夫,而對孩子們則顯得冷漠。她的丈夫赫爾曼更加拼命地掙錢,讓貝莉得到她孜孜以求的種種享受。赫爾曼雄心勃勃,不斷地變換職業,不分日夜地工作,全家也跟著他經常搬遷:一段時間搬到奧斯維加鎮赫爾曼父母的鄰近,那裡的氣候比大城市更加宜人;後來搬到了50英里外的俄勒岡州首府塞勒姆市,赫爾曼在那裡當一名游走四方推銷珠寶的商販。每次外出推銷,總要好多天,趕著馬車顛簸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跑遍散佈在峽谷地區的鄉間小鎮。

  貝莉在寫給外出推銷的丈夫的信中,訴說自己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小鎮上拖兒帶女的種種辛勞和不快,赫爾曼的回信充滿了愛意和安撫的話語。他這樣寫道:「對我的小寶貝們,願上帝保佑他們純潔的童心。我非常想念他們——告訴孩子們,爸爸深深地愛著他們,渴望著與他們團聚——告訴他們要當好孩子——希望他們永遠開開心心,」信末的署名是「真心愛著你的赫爾曼」。他還常在信中描繪全家美好的前景,諸如貝莉和孩子們將有很多的錢,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等等,希望用這種話使貝莉高興起來。在一封寫于兒子萊納斯4歲時的信中,赫爾曼告訴妻子:他們是為了某種崇高的目標而結合的,他說:「我們還不能想像這個目標究竟是什麼,但是我感到,或者是我倆,或者是我們的孩子,將成為具有高度才智的人群的典範而做立于世人面前。」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段話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預見性!

  赫爾曼還在信中提醒妻子,他外出推銷是為了一個目的——積蓄足夠多的錢開一家自己的藥店,不再依靠那些朝三暮四的投資者。根據自已經營藥店取得的豐富經驗,他深知,必須具備大量的資金才能在波特蘭市與那些老牌藥店競爭,然而他暫時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因此他再次想到了康敦,那兒的銀行老闆對他非常友好,他妻子的娘家人也會給予支持。

  1905年3月,他獨自一人來到康敦尋求開藥店的機會。沒過幾天,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寫信告知貝莉:「貝莉姐姐戈地的丈夫、當地最大的穀物商斯蒂芬森把他自己商店的部分臨街鋪面轉讓給我,還資助我採購貨物。我用不到支付房租,甚至不用支付水費、電費、電話費,也不要裝修費,事實上,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將是淨利潤,都不用於開銷……我肯定能賺大量的錢……你一定要把那些廣告書通通給我寄來……我想你一定會很高興地回到老家康敦來,因為現在的情況與以前大不一樣了。當你看到我財源滾滾,一定會非常開心的。我將選一處引人注目的地方花錢做些廣告,隔不了多久,我的店就會興旺起來的。快點來吧,我的老伴——打點行裝,快快上路吧。」

  §牛仔和印帶安人

  萊納斯·鮑林最早、最美好的回憶似乎都與康敦有關。他是1905年與他的母親和妹妹一起乘公共馬車來到康敦的,那年他正好四歲。他的父母也許曾經厭惡過這個鄉村小鎮,但對一個小男孩來說,這裡的童年生活卻是一個美好的夢。幼年萊納斯所看到的康敦仍然是美國西大荒的一部分。全鎮總共只有幾百人。附近牧場裡的牛仔、趕騾人和雇工騎馬來到鎮上,把自己的工錢扔上酒吧賬台,與在當地落戶的蘇格蘭牧羊人一起豪飲。這些蘇格蘭牧羊人性情粗擴,脾氣倔強,勤勞儉樸,可謂是遠近聞名。在鎮外曠野裡,出沒著美洲獅、豹貓、黑熊和叢林狼,它們的數量比當地的居民數還多。每年,殘留在該地區的古代印第安部落的土著人都要跑出深山老林,在中央大街的盡頭安營紮寨。他們或出外打獵,或採集野生植物當作食物和藥品,或把鉤在鐵絲網籬笆上的羊毛收集起來帶回家去。整個夏秋兩季,街上來往著由16匹騾馬牽引的運糧大車,輓具上的鈴兒了當作響,牲口蹄子揚起的塵煙終日不散。

  幾年以後,牛仔和印第安土著都消失了。然而這些使人聯想起另一個時代的人物卻是萊納斯少年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萊納斯長大了一點以後,經常同印第安孩子一起玩耍。他們教他如何找尋和挖掘一種叫做卡馬麥的植物的根①,這是印第安人的一種主食。他還記得那些牛仔如何懶洋洋地斜靠在他父親的藥店門口閒聊,逗弄他玩。有一件事給他印象很深:一個牛仔花了很長時間給他這個城鎮小孩示範如何用小刀削鉛筆。那時候,該地首批定居者中還有很多人健在。每一次公眾集會,他們都要大力提倡開拓者的自強自立、堅韌不拔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每週都有新移民到來,他們都想得到聯邦政府承諾免費給予每個家庭的320英畝土地的開墾權。

  ①卡馬麥是產於美國西部的一種百合科植物,其球莖可食。

  就在約林一家到達康敦幾個月後,為了把該地生產的小麥運輸出去,北太平洋鐵道幹線的一條支線修築到了康敦鎮。於是,大批農民和商人帶著他們的家眷湧到此地。幾年之內,全城人口迅速增加到一千多人。小鎮掀起了一個建設高潮,鎮上矗立起幾十幢新建築,新建了一家食品店,一個保齡球館,一個劇場和一個溜冰場。

  少年萊納斯經常與他的表兄默文·斯蒂文森一起玩耍。兩個孩子一起在鎮上的大街小巷閒逛到附近的深山幽谷獵兔,到北風呼嘯的高山探險,到離家不遠的小河中游泳。萊納斯記得冬季乘雪橇行駛在雪野中望見幽幽閃爍的北極光的情景,記得春季漫山遍野開放的野花和到處爬動的幼蟲;夏天,他和默文到麥田裡觀看麥子的收割,有時還給雇工們送水。他們在泥土裡挖掘印第安人用過的箭頭,在河谷裡搜集閃光的卵石。

  萊納斯的少年時代在波特蘭市度過的時間更長,但他始終把康敦這個山坡小鎮視為自己的精神故鄉。

  然而,萊納斯·鮑林的父母卻厭惡康敦。康敦的夏天酷熱,塵土彌漫;冬天嚴寒,生活乏味。衛生條件惡劣,白喉、百日咳等流行病反復肆瘧,奪去了很多兒童的生命。對於這一切,赫爾曼始終感到不能適應。更使他受不了的是小鎮居民那種愛管閒事、散佈流言的習氣。開始時他還想努力去適應環境,在藥店開業時寫信給回莉說道:「我們不去劇場看戲,而到教堂做禮拜,這樣做除了能給孩子們樹立一個良好榜樣外,也是在這兒開展業務的一種策略。」然而,話雖這麼說,他在康敦經營藥店,從開張之日起,立足點就放在積累足夠的資金上,以便日後返回波特蘭去開辦自己的藥店。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不辭辛勞,每天工作12到15個小時,設法擴大店面,發起成立行業公會。為了讓員莉高興,讓孩子們過得愉快,他終日勞累,拼命工作。

  貝莉的日子過得並不舒坦。她違背自己意願,回到了這個不久前好不容易才離開的山區小鎮。在大部分時間裡,她一個人留在家裡,照料三個孩子——當他們回到康敦時,萊納斯四歲,波琳只有兩歲,露茜爾還只是個嬰兒——而赫爾曼卻在忙著他自己的事。怪不得她整天抱怨錢不夠用,嘮叨著做母親太苦,甚至懷疑丈夫背著她與其他女人幽會。

  每年的八九月份,赫爾曼總是把貝莉和孩子們送到奧斯維加自己的父母家居住,讓他們躲避康敦難熬的酷暑。在一次這樣的分離中,貝莉寫了一封喋喋不休的訴苦信。赫爾曼在回信中,一反往常,發了一通脾氣,無所顧忌地宣洩了自己的感情:「你能不能少對我嘮嘮叨叨?我自己的煩惱已經夠多了!我想,你也是本性難移,達令家的典型門風吧。」他又寫道:「要不是為了掙些錢好讓你和孩子們以後過上小康生活,我簡直一天也不願意在這個鬼地方呆下去。你這樣經常地敗我的興,究竟有什麼好處?我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才能閉上妒婦之嘴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