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大仲馬 | 上頁 下頁
四〇


  第十六章 《基督山伯爵》

  1. 新的嘗試

  從寫作戲劇《亨利第三及其宮廷》開始,大仲馬就熱衷於法國歷史題材。可是在歷史小說《三個火槍手》問世後,他卻緊接著穿插進現代題材小說《基督山伯爵》的創作,這是在進行文學創作的同時,也在進行一場商業的競爭。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有一位與大仲馬一樣因寫作連載小說聞名的作家,名叫歐仁·蘇。此人早期受美國小說家弗尼莫爾·庫柏的影響,發表了一些描寫江洋大盜的小說,如《蠑螈》。以1841年的《瑪蒂爾德》為開端,他改寫社會風俗小說,1842至1843年在報紙連載的《巴黎的秘密》使他聲名大噪。此後他又寫了《流浪的猶太人》(1844—1845)和《人民的秘密》(1849—1856)等小說。但他給人最強烈印象的作品無疑是《巴黎的秘密》。

  這部小說以當代為背景,敘述貴族公子魯道爾夫怎樣在青年時代放蕩不羈,後來為了彌補自身的罪過,化裝成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巴黎社會各階層中遊歷,在「墮落的靈魂中撒布善良的種子」。在這部小說中,歐仁·蘇特別突出地描寫了巴黎「下層等級」所遭受的貧困和道德敗壞,從而引起當時人對窮苦者的生活和命運的關注。《巴黎的秘密》發表後,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為作者帶來10萬法郎的稿酬。歐仁·蘇的這一成就給他的同行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在揭示當代社會內幕的題材中,蘊藏著巨大的財富。於是出現了競相效尤的熱潮。

  深深著迷於歷史題材的大仲馬,並沒有步歐仁·蘇後塵的打算。他是在出版家的推動下才走上這條道路的。那是1843年,大仲馬旅遊意大利歸來不久,應出版商貝圖恩和普隆的要求,他簽了一個合同,預定為他們寫一部8卷本的著作,題為《巴黎漫遊印象》。按大仲馬的本意,這將是一部懷古和考古性質的遊記。但是在他業已動筆寫作的時候,出版商們卻說這與他們的意圖不符,他們希望作家把眼光從過去移向現在,描寫現實社會中的奇遇故事,只是其中的某些奇遇要以巴黎為背景。

  「為歐仁·蘇的成功而激動的頭腦,也只能生出這樣的計劃來!」大仲馬不屑地慨歎道。

  不過大仲馬並不拒絕作一次現代題材的嘗試。他下定決心,不但要寫,而且要寫出不同于歐仁·蘇的特色來。

  2. 皮科的故事

  像他往常寫歷史小說一樣,大仲馬首先去尋找真實的素材。他記起自己曾經瀏覽過一部記述真人真事的書,其中有個故事非常曲折動人,便借來重新細讀。該書出版於1838年,作者為雅克·波歇,書名叫《從巴黎警察局路易十四時代至今的檔案中摘錄的回憶錄》。波歇原是巴黎警察局的檔案管理員,退休後,在記者艾彌爾·佈施裡以及拉摩特·隆貢男爵的協助下,將他在職期間摘抄的大量案情筆記加以整理,遂成這部6卷本的巨著。引起大仲馬特別興趣的那段記載,出自該書第5卷中題為《金剛石和復仇》的一章。這裡,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個令人驚心動魄故事的梗概:

  事情發生在1807年,那時,巴黎住著一個年輕的皮鞋匠,名叫弗朗索瓦·皮科。皮科雖窮,但相貌堂堂,新近剛同一個姑娘訂婚。狂歡節的一天,他穿著節日的禮服來到他的朋友馬蒂厄·盧比昂開的咖啡館。盧比昂和他同鄉,是尼姆城人,他嫉妒成性,見別人交了好運,總感到不是滋味。這天在咖啡館裡可巧還有三個尼姆人,都是盧比昂的鄰居。見皮科穿得像新郎似的鮮亮,他們一齊拿他打趣。皮科喜不自禁地告訴他們,他果真要做新郎了,未婚妻瑪格麗特·雅戈魯是個孤女,不但人長得漂亮,還擁有一筆10萬金法郎的財富!四個朋友聽了,無不羡慕得眼紅。

  「什麼時候舉行婚禮啊?」盧比昂假意關心地問。

  「下星期二。」皮科篤定地回答。

  喝得醉醺醺的皮科離開了咖啡館。剩下的四個人七嘴八舌地談起來。在他們看來,臭皮鞋匠實在不配有這樣的好運道。

  「我要使這婚禮到時舉行不成!」喜歡惡作劇的盧比昂宣佈。

  「你有什麼辦法?」其他三個尼姆人問。

  「警察分局局長就要到這裡來。我要對他說,我懷疑皮科是英國人的間諜。皮科受到審問,一定大為驚慌。這樣,他的婚禮至少就要推遲一個星期。」盧比昂胸有成竹地說。

  1807年,正值拿破崙帝國時期。自從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以來,英國幾乎一直是法國的頭號敵人,它是歷次反法聯盟的主要組織者。1807年,第四次反法聯盟建立不久,英法兩國在軍事、政治、經濟上全面對抗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在這種形勢下,向帝國當局揭發某人是英國間諜,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三個尼姆人當中一個叫安東·阿呂的覺著於心不忍。

  「這可是個損德的把戲啊。」阿呂說。

  「沒關係,狂歡節裡是可以捉弄捉弄人的!」盧比昂和另外兩個尼姆人都覺得這樣做有趣得很。

  盧比昂說做就做,當天就向警察分局局長打了小報告。偏偏那位局長是個輕信、莽撞而又小有野心的人。他認為能抓住這個英國間諜是顯身手、出風頭的良機,也不加調查核實,就寫了一份報告呈交給拿破崙的親信薩瓦利將軍,即未來的帝國警察總監羅維戈公爵。當時旺岱地區由英國支持的保王黨叛亂相當活躍。薩瓦利想:「毫無疑問,這個皮科一定是路易十八的一個秘密間諜!」於是可憐的皮科當夜被捉去,從此杳無音信。父母和未婚妻多方追尋,得不到半點線索。

  漫漫7年過去。1814年,拿破崙帝國在第六次反法聯盟的合擊之下垮臺了。一個犯人從費奈斯特萊爾堡監獄獲釋,他就是弗朗索瓦·皮科。7年鐵窗生涯,把他折磨得憔悴不堪,與當年的皮鞋匠判若兩人。在獄中,他曾盡心地照顧過一個由於政治原因而被監禁的身患重病的意大利高級神職人員,此人感激皮科的一片赤誠,不但傳授給他各種知識,而且在臨終前指定他為自己財富的惟一繼承人。出獄後,皮科首先按照此人的指示,前往意大利、荷蘭、英國等地取得應繼承的全部財產,共有800萬法郎的動產,200萬法郎的珠寶和300萬法郎的黃金,還有大量各國錢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