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大仲馬 | 上頁 下頁
三五


  3. 轉折之由

  不過,大仲馬作為小說家是以長篇歷史小說蔚為特色的。他走上這條道路,並取得驚人的成就,除了個人的特殊才具以外,也得益於幾種客觀因素。

  古老的法蘭西,在持續約1000年的封建統治下,歷史車輪似乎已經停滯不動。突然,1789年爆發了震撼世界的資產階級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國;從此,在短短數十年間,接連出現了拿破崙帝國,第一次復辟王朝,拿破崙「百日」複位,第二次復辟王朝,七月王朝。政體的頻繁更迭,加強了人們對歷史運動的前所未有的感覺,激發起他們對歷史的強烈興趣。於是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產生了浪漫主義歷史劇。但戲劇舞臺畢竟有其局限性。當它逐漸失去觀眾時候,人們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轉向天地更廣闊、形式更自由的長篇歷史小說。此其一。

  其次是受英國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的啟發。這位歷史小說的首創者,善於選擇適當的歷史背景,把自己塑造的人物同這背景巧妙地揉合起來,從1814年到1831年寫作了有關蘇格蘭歷史、英國歷史以及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歷史的大量歷史小說。這些歷史小說一經問世,很快就流傳到拉芒什海峽彼岸的法國。二三十年代,司各特的《威佛利》《艾凡赫》《昆丁·達威爾》等傑作在法國是時髦讀物。其結果是,一批有才華的法國作家,特別是浪漫主義作家,群起仿效。1826年維尼發表了《散·馬爾》,1829年巴爾紮克和梅裡美先後發表了《最後一個舒昂黨人》和《查理第九時代的軼事》,1831年雨果發表了《巴黎聖母院》。大仲馬起步較晚,卻是產量最高、最為一般民眾喜愛的一位歷史小說家。

  推動大仲馬寫作卷帙浩繁的巨型歷史小說的第三股力量,是以連載小說招徠讀者的報刊對此類小說作品的大量而迫切的需求。「未完待續」這個字眼,是維隆博士在1829年發明並且首先在《巴黎雜誌》上使用的。但是報紙上利用連載的形式發表小說,則是在1836年,伴隨著季拉爾丹的《新聞報》和杜塔克的《世紀報》的創刊而開始的。最初登載些短篇和中篇小說。為了長期吸引訂戶,這兩家報紙很快就轉而熱衷於長篇歷史小說。稿酬十分優厚。許多大作家,包括巴爾紮克在內,都樂意為它們撰稿。可是報館主人對他們敬而遠之。

  因為報紙每天給連載小說的篇幅很有限,以巴爾紮克的寫法,讀者在結識主人公之前,得先花兩天功夫瞭解住宅的外貌,再花兩天功夫瞭解室內的陳設,又花兩天功夫瞭解主人公的服飾,有這種耐心的讀者是為數不多的。而大仲馬卻成為《新聞報》《世紀報》爭相約稿的對象,因為他掌握了連載小說的訣竅。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小說「一開始就是情節,無須做升堂入室的準備,先讓人物出場再對他們加以議論,而不是先對他們大加議論再讓他們出場。」此外,他的小說富有精彩的對話和戲劇性的動作,足以使讀者感到生動活潑。他還善於為每一章安排一個精彩的結尾,以激起讀者急急「欲知下回分解」的懸念——這是他作為戲劇家早已熟稔的招數。

  大仲馬為《世紀報》和《新聞報》寫小說是由中短篇寫起的。1838年5月3日到6月23日,《世紀報》因為連載了他的中篇小說《保爾船長》,三周內增加了5000個訂戶。這篇小說塑造了一個為美洲殖民地的獨立而鬥爭的科西嘉青年保爾·若內斯的形象。保爾是一位侯爵夫人的私生子,因小時被母親遺棄,對貴族偏見深惡痛絕,最後重新獲得母親的愛。1839年8月31日至9月3日發表的短篇小說《殘酷的皮埃爾》也頗受歡迎。這篇小說寫的是一個正直而又勇敢的平民出身的人,怎樣敢於冒犯國王,而最終贏得了國王的尊重。

  不過,這些中、短篇小說只是大仲馬的試筆之作。他的雄心壯志,是用小說的形式再現幾百年來充滿風雲變幻的法國歷史。而要達到這樣宏偉的目標,作品必須有宏偉的規模。經過多次成功的試探以後,大仲馬開始投入規模浩大的長篇小說的寫作了。

  第十四章 歷史小說的開端

  1. 合作夥伴

  大仲馬寫的關於法國歷史的長篇小說,按所反映的年代,主要包括:以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景的三部曲《瑪爾戈王后》(1845)、《孟梭羅夫人》(1846)和《四十五衛士》(1847—1848);以17世紀國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為背景的三部曲《三個火槍手》(1844)及其續篇《二十年後》(1845)和《布拉日羅納子爵》(1848—1850);以18世紀奧爾良公爵菲力普攝政時期為背景的《達芒塔爾騎士》(1842)和以路易十五親政時期為背景的《克萊弗的奧蘭普》(1852);以18世紀末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兆為背景的總題為《一個醫生的回憶》的一組小說《約瑟夫·巴爾薩莫》(1849),《王后的項鍊》(1849—1850)、《昂日·皮圖》(1851)和《沙爾尼伯爵夫人》(1852—1855)以及獨立的《紅屋騎士》(1845—1846);以資產階級革命後的動亂為背景的《白党與藍黨》(1867—1868)、《耶戶的同夥們》(1857);以復辟王朝為背景的《巴黎的莫希坎人》(1854—1855);以七月王朝為背景的《馬什庫爾的母狼》(1858);……這一系列長篇小說,以野史演義的形式,勾勒了大約兩個半世紀的法國歷史,多達上百卷,長達上千萬的字數,其規模之宏偉,可謂法國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觀。

  大仲馬的這根長篇歷史小說的鏈條,是從中間的一個環節——《達芒塔爾騎士》造起的。1842年,是這部小說發表的一年,也是大仲馬作為歷史小說家出現于文壇的一年。

  我們前面提到過瑞拉爾·德·奈瓦爾。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後來的名氣並不小,並且在法國文學史上有他自己獨立佔有的一頁。但在他文學生涯的前期,他在戲劇創作上卻是靠同大仲馬合作起家的。《皮基洛》《煉金術士》《萊奧·布卡爾》三出戲就是他們合作的具體成果。當然,在這類合作中,扯皮的事是難免的,特別是在經濟方面。下面是《萊奧·布卡爾》上演後,奈瓦爾寫給第三者的一封信的片斷:

  我遠不是在責怪我的合作者仲馬,不過他本來也許是可以把《萊奧·布卡爾》的贈券全部給我的,因為演出《煉金術士》的時候,他一張贈券也沒有給我。這些問題是如此微妙,幾乎連提也沒法提,即便是通過第三者,何況在合作寫東西這種事情上,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過多地估計自己所做的那部分工作。例如《皮基諾》這齣戲,仲馬堅持說他寫了三分之二,我不同意這種說法,但我還是把整個劇本都讓給了他。不錯,他替我付過我們從法蘭克福回來的旅費,但《煉金術士》演出時,他額外領了5000法郎。此外,我從來沒有向他提過,他動身去意大利的時候,我給過他500法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