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哈裡·S·杜魯門 | 上頁 下頁
三二


  杜魯門曾與助手們探討過美軍打過「三八線」的可能;但他非常擔心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動。

  就在這時,在臺灣的蔣介石傳來消息,他願意出兵,在美國的幫助下擊退北朝鮮。這顯然是蔣介石又作起了「光復大陸」的美夢,杜魯門害怕蔣介石的行動會激怒毛澤東,就嚴辭拒絕了。他命令麥克阿瑟使用一個團的兵力先行支援南朝鮮。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為美國的出兵尋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7月初,他同英國首相艾德禮舉行會談,大力鼓吹反擊共產主義的進攻,要求出兵朝鮮。艾德禮唯唯喏喏,附和他的觀點。7月7日,安理會不顧蘇聯代表的缺席通過了議案,授權組織聯合國部隊去「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

  杜魯門同時提請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同日,麥克阿瑟提出他的反攻的基本計劃:儘量利用對海空方面的控制;採用水陸並進的辦法,打擊敵人密集的地面部隊的後方。其首要的行動就是從仁川和釜山登陸,向北進攻。7月19日,杜魯門請求國會取消對武裝部隊數量的限制,增加國防費用。7月31日,他批准徵調國民軍上個師參加聯邦軍隊在朝鮮作戰。

  7月27日,杜魯門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上闡述了對華政策:給予國民黨中國以廣泛的軍事援助;由麥克阿瑟總部對蔣介石軍隊的需要作軍事方面的調查;計劃在中國海岸作偵察飛行,以確定對臺灣的攻擊的緊迫性。杜魯門不希望新中國政府解放臺灣,也不想把它引到朝鮮戰爭的軌道上來。麥克阿瑟也來電表示不要因為臺灣和大陸關係問題使戰局複雜化。8月14日,杜魯門指示麥克阿瑟:在臺灣的美軍行動只限於輔助行動,不在該島使用武裝部隊,重要行動要得到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批准。

  8月26日,風雲突變,麥克阿瑟在一份聲明中公開叫囂要「保衛臺灣」,以臺灣為推行軍事侵略政策的據點。與此同時,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在安理會譴責美國派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杜魯門惱羞成怒,考慮要解除麥克阿瑟的遠東戰區指揮官職務,不再讓他管臺灣和朝鮮的事。然而,這位將軍的名聲如此之大,杜魯門唯恐他會影響自己的形象,只好忍氣吞聲。

  在和艾奇遜等人討論後,他回電麥克阿瑟,希望他收回關於臺灣的聲明。

  儘管在臺灣問題上有分歧,杜魯門仍舊全力支持麥克阿瑟在朝鮮的登陸計劃。他從美國大陸、波多黎各、夏威夷等地抽調兵力支援朝鮮美軍。9月1日,杜魯門發表廣播講話,為自己的軍事行動辯解和鼓吹,他將美國的戰略意圖歸結為八點,每一點都粉飾以「正義」的外衣。就在美軍正式作戰前,杜魯門根據國家安全委員會決議,授權麥克阿瑟將軍採取「必要軍事行動」,把北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如果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或蘇聯軍隊沒有支援北朝鮮,他可以率軍佔領北朝鮮。

  1950年9月15日,美陸軍第七步兵師和第一陸戰師在仁川登陸,9月26日,第八軍在釜山登陸成功,與第七步兵師會師。9月28日,美軍又佔領漢城。杜魯門致電表示祝賀。美軍依靠先進的機械化部隊和充足的後備給養,迅速全線推進,至10月2日,已打過三八線,向北朝鮮腹地推進,金日城政府已作好向中國東北地區撤退的準備。

  正當杜魯門自鳴得意之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對朝鮮的侵略。10月3日,杜魯門接到了印度駐中國大使的消息,周恩來總理警告美國: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政府將派軍援助金日成。杜魯門急忙又電令麥克阿瑟:美國部隊不准越過朝鮮和中國的邊界或朝蘇邊界;非朝鮮部隊一概不准在和蘇聯接壤的地區或和中國接壤的地區使用,嚴禁對中國或蘇聯使用空軍和海軍。

  中國有句古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麥克阿瑟將軍身在遠東,也頗有不受杜魯門總統之命的意味。為了籠絡住這位桀傲不馴的指揮官,杜魯門親勞大駕,於10月11日前往太平洋中的威克島,與麥克阿瑟進行會面。

  10月15日,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進行單獨會議。麥克阿瑟向杜魯門保證,朝鮮戰爭的戰局美國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會進攻;他還對自己過去對臺灣問題的聲明表示抱歉。杜魯門向他通報了歐洲局勢,並表達了對他的信任。麥克阿瑟口出狂言:在感恩節前,戰爭就會結束,他將把第八軍撤回日本,第二年1月,美軍將全部撤出朝鮮半島。

  10月16日,杜魯門乘機返回美國,在舊金山歌劇院發表了演說。他稱讚麥克阿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戰士」,並相信「聯合國軍」一定會很快恢復朝鮮的和平。他同時指責蘇聯,攻擊社會主義國家的正義行為。在這次演說中,杜魯門充分暴露了美國妄圖控制朝鮮、日本,威脅中國、蘇聯的野心。

  10月份的最初戰局對美國人似乎很有利,杜魯門高興地知道他的軍隊在10日佔領了平壤,而且已有42個國家派兵參與「聯合國軍」行動,然而,好景不長。10月31日,他收到確切消息,證明中國共產黨已派兵在朝鮮作戰。實際上,他得到的消息已晚了許多。以彭德懷元帥為總司令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10月19日就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並從10月25日開始,發動了第一次戰役,迫使美軍撤回清川江以南。

  妄自尊大的麥克阿瑟在11月4日仍不相信志願軍已開始作戰,他給杜魯門的電報中仍懷疑中國共產黨支援朝鮮的真實性。而正在忙於大選的杜魯門的頭腦還算清醒,密切注意北京的動向。11月6日,他接到艾奇遜的電話,說麥克阿瑟要求空軍轟炸在鴨綠江上連接朝鮮新義州和中國遼寧省丹東市的大橋。杜魯門頓時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他立即指示:電告麥克阿瑟,政府正在對朝鮮局勢作緊急考慮,所有離中國東北五英里以內的目標,都要暫緩轟炸。然而,麥克阿瑟立刻發電反駁,認為炸橋是截斷「敵軍」補給線的唯一辦法。杜魯門只得同意轟炸,但命令不要轟炸中國的水壩和發電廠。

  隨著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動的第二次攻勢的節節勝利,杜魯門才恍然大悟,意識到中國共產黨政府真的參戰了。儘管他在公開場合叫得很凶,但他並不敢真的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他認為,那將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而無論是美國人民還是西方盟友,都反對這樣一場世界大戰,他們已被戰爭給拖垮了,成了驚弓之鳥。因此,杜魯門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儘量避免直接針對北京的軍事行動,「明哲保身」罷了。與杜魯門相反,麥克阿瑟到處揚言,如果美國打擊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麼朝鮮問題便早就解決了。他又在11月底發動了一場失敗的攻勢,更使杜魯門氣惱。而他重提國民黨參戰的舊事,則為杜魯門所不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