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戴高樂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然而,時機卻還沒有成熟。最佳方案是維希偽政權的駐軍倒戈,歸附戴高樂,自由法國將因此擴大隊伍,增強抵禦德軍的實力。但是局勢正朝相反的方向發展,維希政府新上任的外交部長達爾朗加緊同希特勒勾結,準備允許德國使用敘利亞的軍事設施。這時德國空軍不斷襲擊蘇伊士運河,希特勒的部隊插向敘利亞是並不需要很大力氣的。喬治·卡特魯告訴戴高樂,維希政權在敘、黎的駐軍沒有絲毫歸順自由法國的動靜。 看來只有採取軍事行動一途了。但問題是英國無意、也沒有能力馬上集結力量兼顧該地區。英國軍隊正在巴爾幹和利比亞一帶同德意軍隊周旋。戴高樂不止一次向英國駐埃及總司令韋維爾將軍提出,他可以把梯也裡·勒讓蒂約姆指揮的自由法國第一師調歸韋維爾統率,組成東征敘利亞的英法聯軍,條件是保持這個師的獨立建制,並仍歸勒讓蒂約姆指揮。據戴高樂說,英方一直拖延不決,以至那個師團始終無法集結待命,自由法國的一些艦艇死氣沉沉地停泊在亞歷山大港,無所作為。 法屬索馬裡的情況也沒有什麼進展。勒讓蒂約姆是負責這個地區的,凡有傾向于自由法國的法國軍政人員,都可以同他取得聯繫。戴高樂到開羅後開展的另一項活動不是爭取法屬索馬裡的衛戍部隊起義。但是維希偽政權駐索馬裡的總督埃爾埃塔頒發了一道「法令」,宣佈:誰要是投奔戴高樂就軍法從事。戴高樂曾與英國談妥,由英國艦隊對法屬索馬裡實行封鎖,配合戴高樂的行動,迫使維希政權的駐軍在封鎖的壓力下向戴高樂投誠。但是,英國根本沒有履行協議。 喬治·卡特魯還告訴戴高樂,英國人有同維希政權暗自接觸的跡象,因為英國想使用吉布提港和吉布提到亞的斯亞貝巴的鐵路。戴高樂立即向丘吉爾提出了抗議,丘吉爾才命令韋維爾恢復封鎖。 戴高樂對於英國的表現很不滿意,聯繫到2月間英國海軍部竟聽任黎巴嫩的維希當局把政治上傾向於戴高樂的法國人遣返回國,卻沒有讓自由法國在中東的代表開展爭取工作一事,更覺得英國別有用心。 在東征敘利亞、黎巴嫩的對抗尚未成熟前,戴高樂曾多次往返於開羅和布拉柴維爾之間,視察「六·一八」以來他在非洲建立的第一片基地。負責這個地區工作的是勒克萊爾少校,他正奉命組織沙漠縱隊。 這裡自由法國的軍隊裝備還很差,武器也少,還要與英國軍隊協同與侵入利比亞的意大利軍隊作戰。這時,德國軍隊已經在北非登陸,窺伺著摩洛哥、喀麥隆、多哥、剛果。意大利軍隊則企圖插入突尼斯後,和德軍匯合折向乍得。戴高樂感到,他必須抓緊一切機會加速赤道地區的組織工作,把它建設得更加穩固,萬一中東失守,這裡好歹可以成為抵抗德意法西斯的「防波堤」和未來舉行反攻的基地。 5月12日,維希政府和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達成協議,維希政府同意希特勒使用敘利亞的飛機場和港口。英國和自由法國必須採取軍事聯合行動了。 但這是一場同床異夢的「聯合行動」:戴高樂覺得「幕後」正在醞釀著某種「政治衝突」,因為英國顯然想在整個中東建立自己的「領導權」,「企圖取代法國在大馬士革和貝魯特的地位」。 戴高樂為了確立自由法國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控制,決定解決戰鬥後馬上宣佈結束託管,並和敘、黎的新政府簽訂條約,這樣就可以抵制英國影響。為此,在積極進行軍事準備的同時,他委派喬治·卡特魯著手準備宣佈敘、黎獨立的聲明。英國駐中東的代表米萊斯·蘭普森爵士根據英國政府的指示,向卡特魯提議,這個聲明應由英國和自由法國聯合發出。戴高樂堅決拒絕。英方又建議在聲明中加進英國保證法國將履行諾言的內容。戴高樂又拒絕了,指出:這是法國的事情,用不著任何別的國家來擔保。 6月16日,即英法聯軍開始進入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前兩天,丘吉爾親自給戴高樂發電報,重提把英國的「保證」寫進聲明的要求。戴高樂予以拒絕。後來,卡特魯起草的聲明照原樣發表,英國政府則單獨發表了另一個聲明。戴高樂對這件事十分懊惱,他寫道:「事實很明顯,我們的夥伴希望造成一種印象,即讓人認為敘利亞與黎巴嫩獲得獨立是出自英國的力量,這樣,在下一階段,它就可以在我們和東地中海國家之間作仲裁人。」在東征過程中,戴高樂把指揮部設在耶路撒冷。6月8日,英國軍隊和自由法國的軍隊開始進攻敘利亞和黎巴嫩。 當能預見到英法聯軍可以控制局勢的時候,維希政府的東地中海地區高級專員孔迪便試探停火的條件。 戴高樂19日同英方代表蘭普森商談了這件事。緊接著,英法聯軍於21日開進大馬士革,兩天后,戴高樂來到敘利亞首都,馬上派卡特魯為自由法國駐東地中海地區的全權代表,穩定政治和經濟局勢,準備訂立敘利亞和黎巴嫩獨立和與法國結盟的條約。戴高樂準備甩掉英國,獨自接管維希政權統治下的這塊屬地。 戴高樂於6月28日向丘吉爾提出,英國在中東對法國採取的態度必須從英法同盟的觀點出發,提醒丘吉爾尊重法國的權益。與此同時英國正積極準備同維希方面舉行停戰談判,而且不打算讓戴高樂以平等的身份參加。 7月13日,英方代表和維希政府的代表在聖讓德阿克舉行停戰談判,卡特魯雖然作為自由法國的代表參加了,但簽訂的條約卻隻字未提法國的權益。維希政權同英國作了一筆交易:英國勢力得以進入敘利亞的黎巴嫩,在那裡建立英國的軍事指揮部,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組成的「特種部隊」置於英國的指揮之下,維希政權在敘、黎的軍政人員則遣送回法國本土。 戴高樂從這裡補充自由法國力量的指望落空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