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芬奇 | 上頁 下頁
二五


  2.禍起蕭牆

  達·芬奇正在為法國總督夏爾畫肖像。夏爾派人送了一封信到佛羅倫薩。信中說:「我們還需要列奧納多·達·芬奇完成一些畫幅。因此,請您給列奧納多延續假期,以便他能在米蘭再停留一些時間。」

  這封信被共和國最高長官索捷裡尼看到了,他大發雷霆,罵達·芬奇是「米蘭騙子」,惡毒攻擊的語言向達·芬奇飛來。

  「這是地地道道的變節者!」

  這使畫家心情失去了平衡。他被惡言惡語折磨著。

  他決定到瓦普利奧去。

  他想去找老朋友借些錢。

  3.徘徊人生路

  達·芬奇這一時期內心十分矛盾。他被米蘭和佛羅倫薩兩邊拉扯著。

  法國總督說:「你們佛羅倫薩人應該為我效力。包括他執政官在內,我寫封信去,就說我希望佛羅倫薩畫家為我服務,他現在在我這兒,我想叫他為我工作。」

  命中註定,達·芬奇不能重返故里。

  這並不是他不愛故鄉。在大使招待會上,法國總督、法王要佛羅倫薩來的人把信帶回去。

  這些統治者,把畫家、藝術家看成是僕人,是服務工具。這些人的命運,決定于他們對遊樂的興趣以及對強者世界的歌頌。

  這正是達·芬奇時代藝術家的悲劇原因之一。

  佛羅倫薩共和國執行官受寵若驚,一反過去的態度,同意法王留下達·芬奇。因為他懼怕法國國王留多維克十二世。

  在米蘭徘徊的達·芬奇,內心痛苦不堪。

  他回憶著已逝的時代,回憶著米蘭大公,以及他的城堡、宮廷,回憶著過去的歌舞,回憶美人澤慈莉婭。

  那姜·加列阿卓,那莫羅,那大公夫人貝阿特麗切……

  一切都已逝去。

  米蘭換了新的統治者,他得為這些人服務。

  達·芬奇最後決定,留下來吧,在米蘭也許會有另一番成就。

  4.《聖安娜》

  在米蘭,達·芬奇的創作熱情如舊,才思潮湧,他開始發掘美麗的麗達之類神話題材。美麗的麗達吸引宙斯的注意力,變成了一隻天鵝。他畫了大鳥這類草圖。

  他重新作《聖安娜》。這幅草圖他丟在佛羅倫薩了。但他印象頗深。他如今把《聖安娜》重新畫成作品。他的學生也參加了創作。

  在這幅畫中,達·芬奇發展了《岩間聖母》這個老畫題。

  他著重表現互相聯繫的三代人:長者安娜,年紀大,但心靈永遠年輕,她的臉容光煥發,面帶微笑。她的微笑,照亮了瑪利婭的臉。現在和過去,他們照料的是將來:小耶穌。她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小耶穌正和一頭小羊羔戲耍。人和自然融為一體。

  畫中可見聖徒和神人的美好形象,也可見為罪惡而犧牲的象徵羊羔。更富哲學意味的是:生氣勃勃的勝利的開端就在畫中。

  這是一幅發人深省的畫。

  達·芬奇的天才,不僅僅是在繪畫。

  根據法王的指示,達·芬奇開始投身科技事業:

  他為灌溉倫巴第的草場、耕地尋找打井的最好方案;

  他為建造聖赫裡斯托馮運河上的水閘而貢獻才智;

  他建造了整整一套運河系統,到處帶來豐產。

  數學家盧卡·巴卻裡和他交為摯友。他為數學家的著作《神聖比例》編輯了最後一部分,並作了插圖。

  達·芬奇以巨大的聰明才智征服了米蘭人。

  法王開始稱他為「親愛的」、「心愛的」。

  不斷有學生加入他這個特殊的家庭。

  5.「王室畫家」稱號

  法國國王給了達·芬奇養老金,並授予他「王室畫家」的稱號。

  然而,米蘭又躁動起來。1511年,反法國人全球性聯盟成立。法國人在米蘭站不住腳跟了。

  已故的莫羅,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帶2萬瑞士人武力向故鄉打進。他們打敗了法國人,統治了自己家族的故地。

  在米蘭,馬克西米連找到了著名的畫家達·芬奇。

  還是孩童時代,他就在畫家的膝上,聽達·芬奇講故事。

  他聽過畫家動聽的銀色詩琴的演奏。

  那時候,他記得達·芬奇還是年輕力壯、精力充沛、身材修長、肢體靈巧、技藝嫺熟的好騎手。

  青春如流水,不再返回。如今,藝術家鬍鬚白了,成了一位長者。

  為了把米蘭裝點更美,馬克西米連請藝術家來完善方案。

  在畫家的工作室,他看見一個青銅小雕像:

  一個裸體的吃力地駕馭著一匹強壯的雙腳立起的馬的騎士。

  這是垂烏爾卓元帥紀念碑的小型模型。

  他準備注入青銅,完成塑像大業。

  但是,畫家失望了。

  米蘭的戰爭沒完沒了。外國人經常騷擾,米蘭破產了。匪幫也不分青紅皂白,常來屠殺、搶劫。米蘭人絕望了。他們丟棄家園,四處流浪,聽天由命。

  達·芬奇,這位「王室畫家」,他的餘年,經受不起如此紛亂的生活了。軍隊時勝時敗,誰也說不準還有沒有希望……

  米蘭人說:「歡樂、痛苦、饑餓、死亡遍地都有,但是,米蘭不能失去偉大的列奧納多·達·芬奇!」

  但是,達·芬奇看來,他不得不又要啟程,去遠方尋找藝術棲身之地了。

  他的學生,薩拉依諾不得不將兩幅畫收進老師的寶箱裡。

  這是達·芬奇的「第二米蘭時期」。這一時期,他完成了油畫《聖母子和聖安娜》,並幫他的朋友數學家巴卻裡《神聖比例》一書作插圖60幅。1510—1513年,他用紅粉筆給自己作了素描自畫像。

  這期間,達·芬奇心裡極不平靜,在社會動盪不安之中,製作了《垂烏契奧將軍騎馬像》。他結識了解剖家馬克·安東尼·德拉·托爾,並進行解剖學研究。

  從1506年5月,達·芬奇再次回到米蘭,到1513年9月離開米蘭,共在米蘭生活了7年時間。中途返回故城佛羅倫薩一次。

  1513年9月,他帶弟子小麥爾茲匆匆離開米蘭,開始漂泊。

  這時候,達·芬奇已經61歲了。

  6.漂泊羅馬

  達·芬奇帶著弟子們騎馬朝羅馬進發了。

  他的僕人趕著騾子,運著全部家當。

  他們穿過亞平寧山脈的峽谷,然後,又來到了涅文平原。

  索拉克特在陽光下閃耀,就像一個巨大的銀塊。

  正午時分,他們行進在台伯河澆灌的原野中間。一個高高的樹林繁茂的小丘上,高聳著波哲阿城堡有雉堞的塔樓。

  在路上,他們遇見不少去羅馬朝見新教皇的香客。

  年已花甲的達·芬奇似乎又煥發出年輕時代的那種血氣方剛的朝氣。他和那些狂熱地迷戀宗教、崇拜教皇的人開著高級玩笑。

  他從旅行袋中突然掏出一些空的、吹滿空氣的運動物的軀體。那些軀體像著了魔似的隨風輕盈地飄蕩,一直飄蕩到香客的頭頂。

  香客們大驚,倉皇地躲避,仿佛那就是災難臨頭。

  他們倒退著,躲閃著,往胸前畫著十字。

  而達·芬奇和他的弟子們則哈哈大笑。這是他們一次關於氣球的實驗。科學又一次向愚昧進行了挑戰。這挑戰,使藝術家十分開心。

  年已花甲的藝術家仍然喜歡開玩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