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芬奇 | 上頁 下頁
一九


  4.波提切裡

  達·芬奇的同學、好友波提切裡,15歲進入利比畫室,他在維羅奇奧畫室工作很久。1470年,他開闢了自己的工作室。

  今依然可見的他的第一幅作品是《力量》。它塑造了一位坐在皇位上,手持杖棍的婦女來隱喻力量。

  達·芬奇見過他不少優等作品,曾為他而感到歡欣和自豪。

  波後來創作出了《春》和《維納斯的誕生》。

  當時波44歲。《春》的構圖是在和諧的線條的特殊旋律上,在人物輪廓的交替上組織起來的,這些人物就好像在筆直的樹幹和天上明亮的光線作為背景的舞臺上擺好的一樣。

  《春》是為美第奇別墅而作的,達·芬奇非常驚異波的膽大,他竟然把迷人、完美的肉體上的遮蓋物全都拉下來了!

  達·芬奇早在米蘭就聽說了波的另一幅更為漂亮的傑作。

  這就是《維納斯的誕生》。

  此畫作於1485年。畫面上,載著金髮女神的貝殼在蕩漾的海面上滑來滑去。輕風把貝殼吹到海岸。那裡甯芙女神在等待著她。寧芙準備給她那沒穿衣服的身體披上斗篷。

  維納斯的形象是波提切裡塑造的女人形象中最迷人者之一。

  她有著一雙憧憬般凝視著遠方的眼睛,富有崇高精神的臉,誇大了比列的身體,這些都是女性的溫柔、肉體的優雅和美麗的具體表現。波的畫表現力強,他力圖從人體的外形線上來顯示。此人體出現在蒼茫碧透的大海和天空的表面上,並且點綴著從上落下的嫩紅色花瓣。

  就是這樣一位創造了美麗的畫家,達·芬奇萬萬沒有想到,他在佛羅倫薩會變成如今這幅樣子。他的同行,達·芬奇當年的好友,與他素質不同,年齡也不同,命運更加不同。

  波提切裡十分瞭解他的師弟那些作品。他特別喜歡達·芬奇的《三王來朝》。

  達·芬奇在思考著人類的命運。

  5.軍事工程師

  才華橫溢的達·芬奇決意要離開故城。

  他把錢留一部分給最懂事的學生波裡特拉菲奧。他要學生照料畫室,接受畫作品的訂貨。在1502年8月,這位傑出的意大利藝術家又一次踏上旅程。

  和他一起走的只有佐羅斯特羅,那個鐵匠。

  他們去為意大利各公國所有的統治者中最殘忍的人服務,這個人就是澤紮裡·波哲阿。他收羅了眾多的雇傭兵力量,準備征服羅馬民眾。

  他需要軍事工程師。而達·芬奇搞建築、科研聲名在外。他便招達·芬奇前來任職,並向軍隊發佈命令:所有總督、校官、雇傭兵隊長和士兵,都要給「建築家和工程師達·芬奇」放行,並給予一切合作。就這樣,達·芬奇上路了。

  達·芬奇的內心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想利用這次機會,把他的科研轉變為成果。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容忍對方的殺人放火,侵襲他人。而他研究的這些防禦工事,這些攻城武器,以及和對方遠征,都是為了侵略。

  最後,達·芬奇放棄了遠征。他接受了佛羅倫薩長官的建議,還回故城,脫離了這種苦惱的遠征。

  他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歷程進行思考。

  畫室裡又響起了動聽的笑聲,錘子敲擊聲,鋸子刺耳的聲音。窗臺上,有晾乾的植物,有時也有製成標本的小動物。鐵匠又生起了爐子。這是必不可少的,達·芬奇在做試驗的時候,他少不了要生火的熔爐。

  畫家哪怕是在漂泊的日子裡,一天也不忘記他的課業。

  他又浸沉在數學和天文學中。他檢驗著物理儀器,順便搞了幾何推算,又進行了飛行器的設計圖描繪工作。

  他喃喃地自言自語:

  「就像戰勝了水一樣,人應當戰勝空氣,建造起巨大而強有力的飛船,不懼怕無邊無際的海洋一般的空間。」

  6.《安加利之戰》

  倫羅倫薩的執政官向他約定一稿,要他在維喬宮大會議廳一壁牆上進行繪畫。繪畫取材於佛羅倫薩人與倫巴第人的故事。

  達·芬奇要創作以佛羅倫薩人取勝的《安加利之戰》。

  要求此畫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

  市政廳決定同時請兩位在意大利久負盛名的藝術家製作。這兩人,就是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已完成了大型雕塑《大衛》。

  他們兩人都是本地人,兩人都是雕塑家和畫家,兩人都是聲名遠播,備受讚揚。年長幾歲的達·芬奇因《最後的晚餐》而名揚四方。

  米性格爭躁,尖刻,執拗而粗魯。

  而達·芬奇生性沉穩,冷靜而多思。

  因之他們互相都不太買帳。

  佛羅倫薩人都在看他們兩個將如何合作,看誰畫得更好。

  達·芬奇花了兩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個草圖。他不知畫了多少張草圖。

  起初,列奧納多想畫出鏖戰的廣闊場景。在大廳的牆上,應該表現出這場值得紀念的戰役的幾個事件,在整體上提供這場戰役的完整印象。但是,隨著工作的越來越深入,他覺得應該簡化畫面。當然,對他來說,必須找到就其嚴整性來說令人滿意的和諧,這樣的和諧同時能夠提供激烈的戰鬥、廝殺者英勇的清晰印象。畫家決定了,最好以核心事件來表現旗幟下騎手們的爭鬥。在草圖上出現了騎在狂怒的馬上的兩個人,他們抓向前去,要把旗幟奪下來,那旗手則緊緊抓住旗杆。旗手的一個同伴身著鎧甲,舉著沉重的劍前來幫忙。這是兩個落馬的戰士,他們正在直立起來,在臨死之前最後的搏鬥中,他們還要給對方致命的一擊。右邊——是一個以盾牌護身的戰士。在戰鬥的場景裡,保持了完整性、喘不過氣來的緊張氣氛,表現了廝殺者的心①理狀態的動作的多種多樣性,以至於這個局部事件簡略的說明了整個戰鬥。米開郎基羅也畫了一張又一張草圖。②

  ①達·芬奇此畫未成,但有局部草圖流傳於世,題為《安加利之戰》。

  ②米開朗基羅此事,題為《卡森之戰》,也未完成,原因是他本人被請到羅馬去了。

  米開朗基羅在自己的草圖裡描繪了14世紀比薩附近的卡森戰事。比薩人試圖趁戰士們在阿諾河裡洗澡的時候抓住他們。在營地裡剛剛響起了警報……畫家以獨具的匠心表現了游泳者各種各樣的動態:一些人忙著從水裡爬出來,另一些正在背槍支彈藥;有的在穿鎧甲,有的在抓武器。

  達·芬奇描繪了人類激情在戰鬥時刻突然迸發的毫無掩飾的真實情景,米開朗基羅則描繪了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人;他們那些被突然的戰鬥警報喚起的所有動作的最小細節,都是實實在在的。

  達·芬奇繪畫以有很多聖母的溫柔和嬌媚吸引人們,他也有很多草圖使人感到害怕。但是,列奧納多還想以這件作品喚起觀眾的激動和恐懼。他始終是那麼心平氣靜,總是在搞平衡,他能畫令人害怕的東西早在他幾乎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曾為父親在圓形招牌上畫了梅杜薩的頭;他能精細加工自己的作品,直到一切最小的細節。①

  ①此段描敘,詳見《在大時代前面》一書第194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