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達爾文傳 | 上頁 下頁 |
八二 |
|
在該書的頭十章裡,他詳細地描述了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品種和類別,並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某些類型的生物究竟來自或者可能來自哪種野生祖先,以及它們在家養狀況下會得到什麼樣的變異。所以,他在第一章裡詳細分析了家狗和家獵,第二章是馬和驢,第三章是豬、牛、綿羊和山羊,第四章是家兔,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家鴿,第七章是家雞,第八章是鴨、鵝、孔雀、吐綬雞、珠雞、金絲雀,以及金魚、蜜蜂和蠶。第九章和第十章研究的是家栽植物:穀物、蔬菜、果樹、觀賞樹和花卉。其餘各章(十一——二十八)具有較多的理論性質。 達爾文闡述了當時關於果實、花、葉、根條等的芽變知識的情況,這是一大進步。令人極感興趣的還有達爾文仔細搜集的,由於嫁接而產生的有關無性雜種的事實。他認為,嫁接雜種在各方面都與種子雜種相似,並認為被觀察到的事實「使人們弄明白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生理學上的事實,即產生一種新生物的要素並不完全是由雄性和雌性器官形成的。這些要素本來就存在于現有的細胞組織中,它們在沒有性器官的作用下也可以結合在一起,並因此產生兼有兩親體生物性狀的新芽①。」 ①引文引自《……變異》第二版1875),見查·達爾文《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變異》。蘇聯國家農業出版社,1941年版第279頁。 有關遺傳的幾章(十二——十四章)特別值得我們注意。達爾文一開始就著重強調說,重新出現的性狀通常都要遺傳。他說:「當一種新的性狀產生出來的時候,不管它的天性怎樣,一般都具有遺傳性,儘管這種遺傳性是暫時的,然而有時卻表現得極為頑強。還有比以下的情形更加不可思議的嗎?即原來不是某一物種所具有的某種微小特點,先通過連肉眼都不能看到的微小的雄性細胞或雌性細胞傳遞下去,然後經過在子宮或卵巢中所進行的長久發育過程的不斷變化,終於這一特點在後代成熟時出現,或者甚至象在患某些疾病時所常有的情形一樣而在後代的老年期出現。再者,由一頭產乳量高的母牛的微小的卵生出一頭公牛,這頭公牛的一個細胞與一個卵結合之後,又產生出一頭母牛,當這頭母牛長大時,就會有很發達的乳腺,產生大量的、甚至具有特殊品質的牛乳,那麼還有比這一十分確實的事實更加不可思議的嗎?但是,正如何蘭得爵士所正確指出的那樣,真正值得驚奇的問題,並不在於一種性狀會遺傳下來,而在於某些性狀有時並不遺傳下來」。 在培育出某種有益的家畜品種的時候,實踐家們早就採用組成了系譜運動物方法:甚至半開化的阿拉伯人各部族保持他們的阿拉伯馬的系譜。他們對跑馬,獵犬甚至豬的各種優良品種也早就開始這樣做了。所以,實踐表明,親體的一切優良品質通常都會遺傳給後代,否則組成這種系譜也就沒有意義了。當時許多觀察出來的情形向達爾文表明,由於給動物作某種手術而發生的變異(他在這裡援引了布朗一塞卡爾的試驗),或是損害(普羅斯佩爾·柳克的試驗)也都能遺傳給後代。 達爾文在有關遺傳的幾章裡收集了大量的實際材料,但使他震驚的是,儘管事實五花八門,可是沒有一些固定的規則說明在何時,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什麼樣的性狀能遺傳或不能遺傳。但不應認為,按達爾文來看,遺傳力是純粹偶然地發生作用。他認為,當我們還不能查明遺傳或不遺傳的原因時,這只能顯出我們的無知。據他看來,性狀遺傳的久遠性本身並不能保證性狀的穩定性。只有在生活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性頭才有可能頑強地遺傳下去。他說:「我們知道,許多物種在它們的自然條件下生活時,把同一性狀保持了無限的歲月,而當它們被家養之後,便以多種多樣的方式發生變異了——這就是說,停止遺傳它們的原始形態了,所以,沒有任何性狀看來是絕對固定的。有時我們可以用生活條件反對某些性狀的發展來解釋遺傳的停止……」① ①見達爾文《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變異》第372頁。 達爾文對所謂的返祖現象或返祖性給予了很大的注意,所謂返祖現象,就是祖先所具有的性狀在許多後代的身上都不表現出來,但卻在相隔很遠的某一後代的身上重新出現,因此,這種性狀是以隱蔽形式而遺傳下來的。所以,達爾文認為,決定遺傳的力量和促使發育的力量是兩種不同的力量。當遺傳的性狀只遺傳給最先表現出這種性狀的那個性時(儘管這一性狀是通過另一性遺傳的),達爾文也注意到了只限於一性遺傳這一現象的存在。例如,某些品種的牲畜所具的的只有公牛才有的無角性狀通過有角的母牛遺傳下去。他還強調指出說,在一定的年齡中所呈現出的性狀在下一代也象親體那樣在一定的年齡上(有時稍晚些)又有表現出來的傾向。 有研究雜交(第十五——十八章)過程中,特別使他感到驚訝的是,雖然植物通常不能自花授粉,實質上這裡也沒有一定的法則,相反,卻有各種各樣的過渡形式:「有些植物當進行自花受精時,產生充分數量的種子,但其實生苗比較矮小一些——有些植物當進行自花授粉時,產生很少的種子——有些植物不產生種子,不過其子房多少還是有所發育的——最後,有些植物自己的花粉和柱頭彼此就象毒藥般地相互發生作用。」 達爾文通過研究各種大量事實得出結論,血緣關係遠的生物雜交一般是有益處的,而血緣關係近的生物交配一般是有害的(雖然有許多例外情況)。 我現在不來詳細研究達爾文在這裡所作出的關於人工選擇(第二十——二十一章)即有意識或無意識選擇的結論。這些結論當然基本上都是《物種起源》中的那些結論。但我在這裡要從關於選擇的結束語中援引一個出色的比喻。達爾文用這種比喻來闡明變異和選擇對於物種起源所起的作用。 「我在整個這一章中以及在別處把選擇說成是起主要作用的力量,但是它的作用無疑是取決於那種由於我們無知而被稱為自發的或偶然的變異。假定有一位建築師被迫用從懸崖落下來的而沒有經過雕琢的石頭來建築一座大廈。各個碎石塊的形狀可能是偶然的,然而各個碎石塊的形狀是由重力、岩石性質以及懸崖傾斜度所決定的,——即決定于自然法則所有那些發生過的事情和情況,儘管在這些法則和建築者使用各個碎石塊的目的之間並不存在任何關係。按照同樣的方式,每一種生物的變異是由固定的和不變的法則所決定的;但是這些法則同通過選擇力量而緩慢造成的生物構造並沒有任何關係,不論這是自然選擇或者是人工選擇。 如果我們的建築師把凸凹不平的楔形碎石塊用來建拱門,把較長的石塊用來做門楣等等,因而成功地蓋起一座高樓大廈,那麼我們將會對於他的技巧加以稱讚,這種稱讚甚至比他為了同一目的而使用雕琢好了的石塊時還要高。關於選擇,不論是人工的或自然的,也都可以這樣說;因為變異性雖然是絕對必要的,但是當我們看到某種高度複雜的和有非常適應力的有機體時,變異性同選擇比較起來,前者的重要性便下降到完全從屬的地位,這同下述的情形是一樣的,即我們想像的建築師所使用的各個碎石塊的形狀同建築師的技巧比較起來,前者就不十分重要了。」 在分析外部條件對生物變異(第十三章)的影響時,達爾文又證明說,這種影響同選擇比較起來是次要的和無足輕重的,但同時他也沒有否認這種影響對生物所起的一定作用。 因此,關於家畜和栽培植物的書籍,對於達爾文來說,實際上已不算什麼新鮮玩藝了。這不過上他完成了原計劃,即盡可能全面地和不偏不倚地分析與他的理論有關的這一領域中的各種事實。《物種起源》中舉出個別例子來說明的東西,在這裡應是研究和分析了全部事實後的結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