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億萬到零 | 上頁 下頁
五一


  9O年代是香港百貨業的艱難歲月。原因有這幾方面:

  香港在90年代進入經濟低增長期,近幾年來經濟增長(扣除通貨膨脹)均在6%以下,市民的消費水平提升緩慢。

  香港地價租價始終高企不下,令商家不堪重負。據1996年底邁領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的調查報告,在國際前五個以零售業著名的城市中,以香港的商鋪租價列全球之冠。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商業街銅鑼灣,商鋪租價平均每平方米為8100美元,比排世界第二位的紐約第五街高出一倍。世界聞名的商業街巴黎Avenue Dechamps Elysees排第4位、東京的銀座排第10位、倫敦邦頓街排第11位,上海南京路也榜上有名,排13位。

  八佰伴在香港的商鋪基本在新市鎮,租價較低,但與黃金地段的客流量和營業額,往往是不成比例的。

  香港百貨業全面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嚴重飽和。

  據1988年的官方數據,香港共有大百貨店9973家,其中綜合性的大型店有近200家。進入90年代,商鋪數目則始終保持及萬家以上。百貨店分為店員銷售和顧客自選兩大系列,無論哪一種,都已飽和。無論老城區和新市鎮,相對客源來說,商鋪都擁擠不堪。

  有人這樣比喻,店鋪密得連針都難插進,但是,仍不斷有人往裡打鋼釺。1995年,香港經濟界人士,把零售業宣判為四大「死亡行業」之一,仍不時有同業人士聞之如喪鐘的開業鑼鼓鳴響。

  香港整個零售業不景氣始於1994年,一些所謂的盈利企業,大部分盈利不是來自核心業務,而是出售物業等非核心業務的進項。1996年下半年,受紐約股市上揚的影響,香港股市也一派興旺。從年底起,零售業也出現復蘇景象。但根據政府公佈的數據,零售業仍在困境中掙扎。1997年首9個月,零售業總銷售額貨值1766億港元,比上年增長7.5%,剔除通貨膨脹率5.9%,實際增長只有1.6%。若計零售業中的百貨業,情況更令人擔憂,首9個月比上年同期只增長了0.87%,還不到1%。

  是年下半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香港股市持續下挫,總市值損失2—3成。股市蕭條,直接影響市民的消費水平。因此,香港百貨業要走出困境,還有漫長的路程。

  香港的百貨業分華資、英資、中資、日資四大陣容。

  華資兩家最老資格的永安、先施已顯老態龍鍾,數年處於虧損狀態。其中永安情況最令股東擔心,永安曾於1989年引進日資,將4成股權售予西友百貨,暫得安寧。其後永安難安,1994年營業虧損3400萬港元,到1995年增至1.29億港元。1996年永安將旺角的一家百貨店結業。另一家者牌的華資瑞興百貨,1996年2月底的年度虧損較上年增加一倍,為1100萬港元。

  華資中,成績驕人的是長實黃埔系的百佳超級市場(原屬英資),至1997年6月,店鋪數目已達170家。該集團多以中小型店為主,店址多靠居民區,經營狀況一直良好。對於香港零售業的現狀,其母公司屈臣氏發言人表示出擔憂,聲稱超級市場七八十年代的好日子一去不再重返。

  相對英資在其他領域的衰敗之勢,英資百貨難得地在殘酷的競爭中,保持穩健的姿態。

  英資百貨主要是惠康、連卡佛、天祥、馬莎等幾家。惠康屬恰和系牛奶國際,是香港擁有網點最多的超級市場集團,1997年分店數達210家,以中小型店為主,經營範圍主要在城區。除惠康外,信和自己還擁有「7—11」便利後系列,分店數近300家。

  馬莎是英國著名的全球性百貨集團,在香港零售業談風蕭瑟之對,馬莎仍逆市而上,業務穩步增長。1996年1月26日《東方日報》稱:「馬莎百貨在港分店已增至8家,總樓面達11萬英尺。公司發言人曾透露,預計到2000年,分店總數將為現時的兩倍,由此可見,馬莎在香港百貨市場的勢頭正與日俱增,足可媲美過往日資百貨公司的地位。」

  連卡佛是香港最老資格的百貨公司,1985年隨母公司會德豐一道被華資包玉剛集團收購。但連卡佛本身卻無變化,並未因為控股權在華資而淡化英資色彩。該集團始終保持了高檔、精品、名牌的特色。

  香港四大百貨資本,數英資狀況比較好。絕大部分英資商家仍表示,在香港發展步履維難,能保持現狀就是勝利。計劃增設分店的馬莎百貨,亦是小心翼翼,絕不作冒進之舉。

  中資百貨均由內地的國營企業在港經營,是廣義上的國貨公司,貨源來自內地,以其價廉而受到下層香港居民的歡迎。70年代是國貨的黃金時代,有中國國貨、大華、裕華、中藝、中僑、新中華、新華等幾十家,店鋪130多間。當時內地物質緊張,連火柴、香煙、肥皂等都要限制供應。國貨公司推出「香港付款,內地提貨」的舉措,方便了回內地探親的香港同胞和途經香港回國的海外華僑,生意興隆,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80年代,內地商品日益豐富起來,加上香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國貨的地位一落千丈。到1988年,國貨在港的分店數剩下50多間,風光不再。90年代的國貨公司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店鋪面積擴大,二是引進洋貨。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貨店仍感不支。1996年2月,中聯國貨位於整灣的一家大型店關閉。1997年是國貨公司的災難年,先後結業的有:中僑國貨在旺角和油麻地的2家大型店;中國國貨荃灣百貨店;中建國貨深水措百貨店。據1997年10月傳出的消息,中都國貨已宣佈於1998年3月,將元朗的店結業;東江國貨公司也宣佈1998年3月,將屯門店結業。

  中資在超級市場行業,取得一定的成效。較大的有華潤集團所屬的華潤超市連鎖店,內地主管部門是國家對外經貿部;另一家是廣南連鎖店,母公司是廣東省政府駐港商業機構粵海集團。

  香港的零售業中,中資以經銷鮮活食品在市場佔有優勢,地位舉足輕重。

  日資百貨在全盛時分店數為26間,因都是大型店,加上地理服務等優勢,在上萬間的香港百貨店中,市場佔有率竟高達3—4成。

  但近年來盈利普遍不理想。

  最好的要數吉之島,它是在推出嚴格控制成本奏效後,才在94/95財政年度錄得1880萬港元純利,盈利率達3.6%,成為香港日資的異數。

  但很多百貨同行對吉之島的營業利潤提出質疑,吉之島是將鋪面櫃檯出租,靠做二房東坐收漁利。

  1995年12月24日《香港商報》刊出「日資百貨公司在港盛極而衰?」一文,對日資的衰退作了探討:

  「日資百貨30年來蜂擁進軍香港市場,逛日資百貨店已經成為香港人日常生活的消閒娛樂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日資百貨店近期時有傳出結業或收縮營業面積等消息,這意味著是日資百貨店的沒落,還是反映本地消費力奇差?」

  文章引用一位日資商界人士的話說:「日資百貨店業務萎縮的表面因素是本地經濟放緩,消費力疲弱、租金上漲速度驚人及薪金水平高企,但內在的因素卻是日本經濟疲不能興,今日資在全球拓展的業務都呈現萎縮,百貨業亦不能例外,日資百貨業在香港呈萎縮並非獨立事件。」

  日資百貨衰落的主要事件有:

  1995年5月,三越百貨關閉九龍尖沙咀的分店,該店面積7800平方米,員工230名。三越尖沙咀分店開張於1988年,但到舊租約屆滿,業主見盈利不錯,便趁機提高3倍租價,三越續約唯有虧損這條路,無奈只有結業,僅剩銅鑼灣的一間分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