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億萬到零 | 上頁 下頁
四二


  香港已作為八佰伴全球業務的總部。東南亞還有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新加坡,和田一夫覺得應該很好地發揮這個城市的輻射優勢。

  八佰伴在新加坡本身有4間分店,在附近的馬來西亞、文萊,擁有5間分店,泰國分店馬上開業,還計劃在印尼開店。如果非鮮活貨品統一進貨,再批發給各間分店,經營成本勢必進一步降低。而這些地區商品不夠豐富,常依賴新加坡的市場。

  和田一夫冒出設立新加坡國際批發中心的設想。他說:這是具有「90年代挑戰意義」的構想。

  他積極向新加坡推介他的構想,獲得該國政府批准。批發商場占地16.5萬平方米,土地租賃權為60年,新加坡政府為這個項目投資了10%的資金。八佰伴集團擁有這個大型批發商場的88萬平方英尺的樓面。除自用外,其餘出租給來自各國的批發商及直銷廠商。

  批發商場裡國際批發商雲集。比如玻璃杯,一家大店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品種供消費者選擇。新開店單購齊這些杯子,就得採購部通過搜索信息、電話電傳聯繫,甚至乘飛機飛遍半個地球。現在很可能足不出戶,就在批發商場裡解決。

  新加坡國際批發中心於1991年12月正式開幕。

  八佰伴在該國的業務,一躍為該國外資百貨集團之冠。

  八佰伴在臺灣的業務,得益于財神爺邱永漢的招手。

  1986年,已在臺灣擁有幾十家公司的邱永漢對和田一夫反問道:「不打算到臺灣搞一番事業嗎?」

  財神開了尊口,等於保險公司出具了保單。和田一夫省去了市場調查這一環,開始尋找鋪位。1988年,八佰伴臺灣第1號店在台中市開業,營業面積為1萬平方米。

  1991年,邱永漢提供一條信息,桃園市正在建設一座包括商場的綜合商用大廈,整個商場的樓面積達8萬平方米。和田一夫成為業主的第一位承租人,不是承租一兩個單位,而是把商場中心部分的鋪面全部租下,面積約4萬平方米。

  八佰伴創下一個臺灣之最,最大的百貨超級市場。

  桃園分店地理位置處於新城區,為了在百貨店林立的臺北嶄露頭角,吸引更多的顧客,和田一夫請來號稱世界第一的購物中心設計家、加拿大人塞德拉先生進行設計。

  在臺灣,和田一夫還與邱永漢合作妙麗公司在臺灣的皮鞋、手袋連鎖店。

  邱永漢有個理論,他說:「有人認為現在的地公樓價很貴,沒有以前的便宜,說10年前的地價是多麼的低。其實,10年前買地的人,會說,現在的地太貴,沒有以前的便宜。所以,只要手頭有餘資,盡可能買下現在認為很貴的地,因為到10年後,他自己便會說:哇!我10年前買的地是多麼的便宜呀!」

  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邱永漢拉和田一夫合作,于1991年成立一家公司,合資在臺北買地,擬建一座面積為4.5萬平方米的綜合性商城,中心建築為商場和酒店。商場將作為八佰伴在臺灣的第3號分店,酒店由合資公司管理,其餘部分出租。

  據1994年12月臺灣《經濟日報》說:「日本百貨業主和田一夫,與財神邱氏合作臺灣業務的最大好處是,讓財神做上了土地神,和田一夫開店,邱氏就提前在超級市場的四周買地,店旺不一定旺財,但店旺必定是旺地。」

  大馬、印尼、泰國是繼亞洲四小龍之後的經濟發展區,起步較四小龍遲10年,到80年代中期,它們的經濟成就廣泛地引起世界的注視。

  1985年,和田一夫積極打入馬來西亞市場,兩年後大馬第1號店開張。到1991年7月,大馬第5號店在哥打京那答魯開張。此時,八佰伴已成為大馬第二大百貨集團。

  大馬的最大百貨集團為華人所控。在大馬,華人在經濟上的勢力很大、富裕程度也很高。當時進了《福布斯》雜誌世界億(美)元富豪榜的馬來西亞人有25名,只有一名是馬來人,其餘全是華人。大馬首富是長住香港的郭鶴年。郭鶴年說:你做生意要面對華人,做宣傳要討好馬來人,這樣你才能發達。事實正是如此,八佰伴在日本是經銷面對普通家庭的大眾化貨品,在大馬,八佰伴的貨品已算不得大眾化,較適宜中等收入的華人。和田一夫針對華人的消費水平及習慣購進貨品,並且舉行一些處理滯銷貨品的派送活動,接受對象是馬來人的慈善社團——因為政權在馬來人手中,土著居民對華人的富裕常表示出不滿。

  做生意也是政治。八佰伴在以往的新加坡也遇到類似的問題。

  1992年,和田一夫擬定在檳城購地建設大馬的第6號店,這是一座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商廈建成後,還準備在旁邊擴展休閒勝地,建一片以度假酒店為核心的大型熱帶園林。

  印度尼西亞人口有1.8億,首都雅加達是個700萬人口的大城市。它現在的國民收入及消費水平,正適宜八佰伴在該國中心城市經營,市場前景廣闊。

  然而,印尼政府禁止國外財團在本國流通領域投資,該國沒有一家外國的零售商。但印尼的製造業、開採業等,卻鼓勵外國財團投資,並積極引進國際上的政府貸款。印尼政府的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日益受到外國財團的批評,也受到外國政府的壓力。

  和田一夫相信,遲早印尼政府是會開放零售市場的。

  他指示專門小組,為進入印尼市場作準備。說到底,就是今後如何做華人的生意,服務于華人。

  印尼的華人只占總人口的4%,卻控制了該國的經濟命脈,擁有70%本土私人資本。印尼200家大公司,華人占了160家。1994年入榜《福布斯》富豪榜的印尼人23人,竟全部是華人。

  華人因富遭致橫禍,印尼土著人像歷史上的歐洲人仇恨富裕的猶太人那樣對待華人。1965年蘇加諾總統被推翻後,幾十萬華人在排華浪潮中遭殺害。長期以來,印尼排華活動不斷,當局禁止開辦華文學校;查封華文報紙;禁止在公共場合出現華文;禁止華人保持中國國籍,強迫加入印尼籍,並重取印尼姓名。這種情況到1990年8月印尼政府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才稍稍有些鬆動。專門小組還瞭解到,印尼人對日本人也沒有什麼好感。

  1994年,印尼政府出臺逐步放開本國流通市場的政策。正是這一年,印尼的棉蘭地區發生了排華暴亂,土著居民焚燒華人汽車、搗毀華人商店、毆打華人商販。暴亂雖被印尼軍警很快平息,但使得東南亞的一些華人財團把已達成意向的投資計劃撤回。這對日本等外國財團投資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八佰伴要不要進入印尼市場?

  信奉「間隙理論」的和田一夫說,人退我進,日本財團此時不敢投資百貨,正為八佰伴造成了一個大空間。

  八佰伴在印尼的第1號店,設在首都雅加達。

  泰國既是經濟蓬勃發展的地區,更是世界著名的旅遊聖地。

  在泰國經濟領域最活躍的也是華人。泰國的大型商業銀行,幾乎全被華人控制。泰國人擅長的是娛樂業,其他全是華人的一統天下。在進入各類富豪榜的泰國人中,只有2位是有政治背景的泰國人,另30多位全是華人。在東南亞各國,泰國人歧視外族人的情緒遠不如印尼等國的土著那麼強烈,這有利於泰國政府吸引海外資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