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乞丐到元首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儘管服役時間長,戰鬥也勇敢,希特勒仍然是班長。據魏德曼說,其中一個原因是,希特勒「缺乏領導才幹」。另一個原因是他不拘小節,行為草率。他的頭老歪向左肩,行走時垂頭彎腰。雖然他一有可能就洗澡,並稱那些不洗澡的同志為「活糞堆」,自己則不喜歡擦皮靴。見軍官前來他也不立正。更重要的是,沒有讓通訊員當中士的合法肥缺。如果要得到晉升,希特勒就得放棄其現行職務,這樣一來,團部就會失去一名最好的通訊員。 那年夏季,十六團回師首戰過的比利時戰場,準備參加奪取伊普列斯的第三次戰役。這次戰役仍與第一次一樣猛烈。7月中旬,他們連續十天十夜遭敵炮擊。在炮擊間隙中,他們聽到地下可怕的挖掘聲——敵人在挖地道。頭上,飛機的嗡嗡聲不絕於耳,接著便是爆炸聲。此外,他們還不斷受到毒氣的威脅,士兵們有時得連續24小時戴防毒面具。7月的最後一天,守衛者們面臨著另一種恐怖——坦克。僥倖的是,滂沱大雨將無人地帶變成了泥潭,坦克全深陷其中。 8月,受創的十六團退出戰場,調往阿爾薩斯休整。就在此時,希特勒兩度遭慘痛損失。有個鐵路官員,由於被「小狐狸」之滑稽傾倒,向希特勒出價200馬克購買他的愛犬。「你出20萬我也不賣!」希特勒怒氣衝衝地回答說。不料,在部隊下火車時,希特勒竟找不到「小狐狸」。部隊出發了,他只好跟上隊伍。「我絕望了。偷我愛犬的豬玀不明白,他之所為對我究竟意味著什麼。」大概與此同時,另一個「豬玀」用槍挑開了他的背包,偷走了裝有速寫畫、油畫和水彩畫的箱子。由於兩度受侮辱和心靈受創——第一次是鐵路之懶鬼所為,第二次是新入伍的兵痞(在前線,士兵們互相偷)所為——他把畫料束之高閣。 那年10月初,施密特終於說服了希特勒去休假18天。這是開戰以來首次休假。他們的目的地是德列斯登——施密特的妹妹住在該地——但他們在布魯塞爾、科隆和萊比錫均作了停留,以觀賞各地風景。希特勒特別欣賞萊比錫。馬丁·路德就是在這裡的聖·杜馬斯教堂首次講道的——也就是在這個教堂裡巴赫曾拉風琴達27年之久,死後也埋葬在此地;還是在這個教堂裡,維格納曾接受洗禮。但是,最使他難忘的還是那高達300英尺的「民族之戰」的巨型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系為紀念1813年戰爭之陣亡將士興建的,看上去它更像個堡壘,而不是個神壇。「這紀念碑與藝術毫無關係」,他評論道,「任它規模宏大,且很漂亮。」在德列斯登,他們觀賞了著名建築物,參觀了各種畫廊,包括著名的茨文格美術館在內。他原急於去劇院的,在看了節目單後——很明顯,沒有上演瓦格納的作品——他宣稱,沒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後來,他獨自去了柏林,在一前方戰士的家中住了幾天。「這城市真了不起」,他在給施密特的明信其中寫道,「是個名副其實的世界首都。交通仍然繁忙。我幾乎全天外出。終於有機會較詳盡地參觀各種博物館。總之,應有盡有。」 那年年底前,十六團戰鬥任務沒有多少,希特勒也就有充裕的時間讀書。對小說和雜誌,他不屑一顧,把全部精力放在攻讀歷史和哲學上。「戰爭迫使人們深刻地思考人性,」後來,他對漢斯·弗蘭克說過:「就生活中之各種問題而言,4年之戰爭等於30年大學之訓練。我最恨的莫過於閒聊文學。如果要關心人類的命運,人們只能讀荷馬的作品和《福音》著作。在戰爭的後期,我讀的是叔本華的著作,且反反復複地鑽研(他保存的叔本華著作選集被翻破了)。此後,即使耶穌是個真正的戰士,不用《福音》之道我也能自由行事。但是,左臉挨打後換右臉一說,對前線而言,並不是良方。」 那年冬天,與先前之西線一樣,在前線作戰之士兵異常艱苦。給養比先前任何時候都缺乏,士兵們被迫用狗貓充饑。希特勒的同伴回憶說,狗貓相比,他更喜歡貓肉(也許是為」小狐狸」之故),若有食物可得,他最喜歡的是烤麵包塗蜂蜜或果醬。一次,他發現了一大坑麵包片,為滿足轆轆之饑腸,他有條不紊地取了出來,還機敏地從底部一包包地取出。他與同伴們分享這一份特殊所得,他們用麵包片換了些砂糖後,然後製成了前線風味的奧地利點心「施馬侖」。 在國內,老百姓也被迫以狗貓(「房頂兔」)充饑。麵包是用鋸末和土豆片為原料製成的,牛奶也幾乎無處可得。德國的盟友也吃了苦頭。在維也納,由於食品奇缺,奧地利政府被迫向柏林求援糧食。在布達佩斯和維也納,罷工事件不時爆發,其原因不光是饑餓,而且還有德國與俄國的新布爾什維克政府媾和失敗。罷工浪潮波及德國本身,雖然數月來德國實際上受軍事獨裁管制。1918年1月28日,全德工人實行總罷工。罷工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和平,但也堅持派出工人代表參與與盟國進行的談判,增加糧食定量,廢除軍事管制法,在全德建立民主政府等。在慕尼黑和紐倫堡,上街請願要求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立即實行和平的工人只有數千名,但在柏林,走出工廠要求成立罷工委員會的工人就達40萬。雖然罷工工人不到一周便被驅回工廠,但叛亂的精神卻在首都洋溢,看來,全面爆發革命只是個時日問題。 總罷工的消息傳到前線時,士兵們的反應不一。許多士兵都與後方的百姓一樣厭戰,但也有許多人覺得被自己的同胞出賣了。希特勒稱之為「整個戰爭中最大的欺騙」。對那些懶鬼和赤色分子,他簡直是瘋了。「家裡人都不要勝利,軍隊還在打什麼仗?巨大的犧牲和平困是為了什麼?軍人是要把仗打勝的,家裡人卻在鬧罷工反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