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乞丐到元首 | 上頁 下頁
二二


  戰爭的狂熱席捲了整個德國。這種狂熱純系感情使然,而不是出於理性;人們已處於近乎歇斯底里的狀態,急於求得正義,而不顧代價將會如何。人們把戰爭看作是某種魔術表演。學生們在街上遊蕩,高唱著《萊茵河的衛士》,高喊要採取行動。在卡爾斯廣場,一群人將「法利希」咖啡館夷為平地,原因是樂隊拒絕反復演奏國歌。知識分子也同樣興高采烈,因為它意味著人們可從厭煩中解脫,也意味著資產階級之虛偽的終結。戰爭將使人們從社會和文化的弊端中解放出來。連數月前被威廉辱駡為蛀食「帝國橡樹」之蛀蟲的社會主義者也欣然接受了德皇的邀請(「現在,我們是兄弟手足」),加入愛國的十字軍。

  泛德主義的追隨者也自動加入了遊行隊伍。「德皇萬歲!」

  「Heev萬歲!」——運動的領導者正式地這樣宣稱。「我們必須將德語民族組成一個帝國,一個民族。這樣,一個永遠是最優秀的民族便能指導全人類的進步!」他們簡直是說出了阿道夫·希特勒的肺腑之言。他把霍亨佐倫王室看作是在中世紀時期曾在東部斯拉夫人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的日耳曼武士的繼承人。由此,他深信,德國必須為生存,為「自由和未來」而戰鬥。

  兩天后,8月3日,即向法國宣戰後一天,希特勒親自向路德維希三世遞交了一份請願書(巴伐利亞雖系日耳曼帝國的一部分,但其主權獨立卻一直維持至1918年),請求允許他加入他的部隊。當日下午,希特勒便站在惠特爾巴赫宮前的人群裡,向這位年邁的君主歡呼。路德維希終於露面了。

  他演講時,希特勒在暗自思忖:「國王若是看了我的請願書,並批准我入伍就好了!」次日,他收到了覆信,拆信時「雙手發抖」。他被接納入伍,成為志願兵。8月16日,他到巴伐利亞國王近衛兵團的兵營報到——希特勒的第一選擇。兵營外有塊牌子,上面說,該團已滿員;但他終於被巴伐利亞第一步兵團接收——這是他的第二選擇。

  他的最迫切的兩個問題解決了:第一,他無須參加他所憎恨的奧地利陸軍;第二,他無須再靠自己的努力去度過第二個艱難的冬天。除找到了一個有足夠的衣、食、住的家外——生活也有了目的。他用不著再去懷疑了;在他的生命史中,他首次明確地知道了自己將往何處去和為了什麼,他穿上了軍裝;唯一懼怕的是,在參戰前戰爭便結束了。

  幾天後,他被調往巴伐利亞第二步兵團,在伊麗莎白廣場的一間大型公共學校裡開始了基本的訓練。這次訓練時間雖短,但課目緊湊,除隊列操練外,還有拚刺刀訓練。一天下來,新兵們累得筋氣力盡。一個星期後,希特勒被正式派往巴伐利亞第十六步兵團,他繼續在慕尼黑受訓,課目訓練比先前更加緊張。阿道夫的一個名叫漢斯·孟德的同伴發現,他首次擺弄步槍時,「像女人觀賞自己的首飾一樣,興奮地將它左看右看,使我暗自發笑。」

  §(2)

  10月7日,希特勒告訴波普夫婦,他所在的部隊要離開慕尼黑。他緊握著波起先生的手說,如果他戰死,請他寫信通知他妹妹。她也許需要他廖廖無幾的遺物,如果她不要,這些遺物就送給波普夫婦。希特勒與兩個孩子擁抱告別時,波普太太不禁失聲痛哭。擁抱後,希特勒便「轉身跑了」。次日,第十六步兵團開進了國王近衛兵團,舉行了隆重的開拔儀式。

  在路德維希三世面前,士兵們宣誓效忠於他和德皇威廉。接著,希特勒與另外數名奧地利籍士兵亦向他們自己的君主奧皇弗朗茲·約瑟夫宣誓效忠。關於希特勒對此次值得紀念的儀式的反應,據唯一記載稱,他曾對同志們說過,10月8日這天將永遠留在他的記憶中,因為在那一天,他們領到了雙餉,還吃了一頓特別午餐,吃到了烤豬肉和士豆沙拉。

  次日清晨,十六步兵團開出了慕尼黑,前往離慕尼黑約40英里的勒希菲爾德兵營。士兵們背著背包,艱難地步行了11個鐘頭,一路上大都在滂沱大雨中行軍。「我住在馬房裡」,他在給波普太太的信中說,「全身濕透了,根本無法入眠」。次日,星期天,他們急行軍13小時,還在野外露營。由於天氣寒冷,士兵們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待他們抵達目的地時,已是星期一下午了。

  士兵們雖然「累得要死,隨時有可能倒地」,但還是在一群法國戰俘面前,雄赳赳地開進了兵營。在兵營的頭5天是他生活中最艱苦的時刻,因為訓練的時間冗長」,晚間還要行軍,以配合旅部的訓練。第十六步兵團將與另一兵團合併組成一個旅。所有這些行動都是合併的組成部分。由於新兵們疲於奔命,直到10月20日希特勒才得以偷空為波普太太寫信。他告訴她,他們將於當晚開赴前線。他說,「我高興死了。」」一旦抵達目的地,我會立即給您寫信,將地址告訴您。我希望能開赴英國。」當晚,新兵們被裝上火車。阿道夫·希特勒這個奧地利來的大愛國主義者,也終於踏上了為德國而戰的征途。

  當希特勒和他的同夥們被裝上火車時,旅部的一名副官,一名叫弗裡茲·魏德曼的職業軍人,見此情景,不禁百感交集。該團的團長已多年不在役,各連大都由後備役軍官指揮,而士兵們所受訓練又很馬虎。團裡的機槍廖廖無幾,所用的電話原系紐倫堡一家公司為英軍製造的,士兵們甚至連鋼盔都沒有。他們開赴前線作戰,卻只有油布帽,如同1812—1813年解放戰爭時期的志願兵一樣。該旅士兵的熱情彌補了裝備與訓練之短缺。每列火車徐徐出站時,士兵們又唱又笑,就像去參加盛大的晚會一般。英勇而令人激動的戰鬥將進行數周,在元旦前以勝利告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