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車爾尼雪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
三八 |
|
2.悠悠兩地情 車爾尼雪夫斯基出醫院後,被安頓在一間破舊的小屋子裡。這間屋子到處是縫隙,冷風不斷鑽進來,把他的風濕性關節炎折磨苦了。 流放的艱難和困苦都不在話下,只有拋妻別子使他深感疚歉不安。 他給妻子奧莉加寫信: 「原諒我,我親愛的小鴿子。由於我生性清高,沒有讓你在物質上得到保障,我對此太不在乎了。儘管在我本人的生活中,早就存在著變化的可能性,而且這種變化也已發生了。但我沒有估計到,這種變化竟長久地剝奪了我為你效力的機會。」 他們結婚的日子和她的生日,他記得很清楚,把它們當作節日來慶賀。 「我親愛的朋友,我的歡樂,我惟一的愛人,我的靈魂莉亞列奇卡!我好久沒有像我心裡渴望的那樣給你寫信了。現在,我親愛的,我壓抑著激動的感情,因為這封信不僅寫給你個人,也可以公諸於眾。要知道,這是在我們結婚的日子寫的。我親愛的歡樂,感謝你照亮了我的生活!」 從他們初次見面到現在,已經過了25年了。他喜歡她活潑愉快的性格,很讚賞她那種勇敢而潑辣的精神。譬如,她喜歡乘著三套馬車,響著鈴鐺,唱著歌飛奔,相互競逐!她敢於冒著風暴在海上蕩舟。有一次,彼得堡遭遇洪水,她女扮男裝,劃著船去為別人搶救飄流在涅瓦河上的財物。 以前,她是多麼善於創造歡樂啊!他們的客人都知道,奧莉佳在哪裡,哪裡的氣氛就變得活躍,談笑風生的。現在,他勸她別難過,別憂傷,要像從前那樣無憂無慮,盡情地歡樂!可是,又怎麼能夠呢? 奧莉佳呢,也和他一樣,住在家鄉苦苦相思。這個女子性格堅強,無怨無悔與丈夫同舟共濟,含辛茹苦地擔當起撫育子女的職責。 過了不久,奧莉佳寫來一封信,說她要來流放地千里尋夫。 這個消息使車爾尼雪夫斯基亦憂亦喜,他回信說: 「對於你要來這裡的打算,我怎麼說呢?我親愛的,我的小鴿子!你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關山阻隔跋涉難啊!你知道,我一貫贊同你的決定,把它當作最好的主意。可是,我請求你考慮考慮路途的遙遠和艱辛。」 路途再遠再險,也阻擋不住她的心意。 過了一年,5月初,奧莉佳帶著8歲的小兒子米哈伊爾,在醫師巴甫裡諾夫的陪伴下,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外貝加爾。 這次她來得很不是時候。因為在首都剛剛發生了卡拉科佐夫謀殺亞歷山大二世未遂事件,全國實行戒嚴。東西伯利亞總督向涅爾琴斯克工場總監下了一道手令: 「嚴密監視車爾尼雪夫斯基。」 這一來對他的看管加緊了,在他的小屋子前新增加了一道崗哨;家人探望變得難上加難了。 既然已經到達伊爾庫茨克,奧莉佳寫了一份申請遞呈總督,請求允許她探望丈夫。總督的答覆提出了一個惡毒的條件: 「如果她願意到涅爾琴斯克工場看望丈夫,那麼就得一輩子留在西伯利亞,一直到丈夫死去。而且她本人要受到國家規定的對待國事犯家屬的一切約束。」 奧莉佳不能同意這個條件,因為大兒子還留在老家裡。她再次請求允許探望,哪怕會見時有憲兵在場也行。並答應和丈夫談話時只用俄語,不用別人聽不懂的外語。總督請示了彼得堡,上峰批准了這次探望。但條件是必須一直有憲兵軍官在場,不得傳遞任何秘密消息。 奧莉佳幾乎在伊爾庫茨克等待了一個月。最後她帶著兒子,在憲兵上尉赫麥列夫斯基的隨同下來到了涅爾琴斯克工場。這個憲兵乃是厚顏無恥之徒,一路上行為放肆。因為巴甫裡諾夫醫師已不允許繼續陪隨。據小兒子米哈伊爾後來在回憶錄中所寫的: 「8月23日……我們來到卡達亞。這是只有幾家木板棚屋子的小村莊,離中國邊境大約15俄裡。父親就住在其中一個小屋子裡……有兩個小房間。地板上堆著書,記得有黃色封面的《祖國紀事》。我們的探望時間不長,總共才5天(我們是8月27日離開的)。因為對父親來說,憲兵老在一旁監視,太難堪了……父親當然高興見到愛他的母親,可是,高興中摻和著痛苦。因為,來探望一次,住不過幾天,卻需要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還要花費一大筆錢,並惹來許多不快。他在隨後的幾封信中,不止一次地央求母親,不要再來探望。指出關山阻隔跋涉不易,而且當地生活條件極苦,難以忍受。同時他深信,苦役刑滿以後,他會轉移到靠近俄羅斯的地方。全家就可以在那裡團聚,就能夠恢復自己的文學創作活動了……」 車爾尼雪夫斯基那時沒有料到,前面等待著他的卻是更大的失望和痛苦。 車爾尼雪夫斯基生怕妻子擔心,每次給她寫信總是輕描淡寫,儘量往好處說。都是「身體健康」,「生活不錯」,甚至把後來囚禁他的維柳伊斯克縣的荒涼古城堡,形容得如同「宮殿」一般美妙。 不幸摧殘了奧莉佳。為丈夫的命運擔憂,為貧困發愁,為兒子蒙受的屈辱痛心。這一切徹底扭曲了她的性格。她常常默誦著涅克拉索夫的詩句: 「沉重的十字架,釘在她的命運上。」 奧莉佳離開不久,也就是在1866年9月,車爾尼雪夫斯基從卡達亞礦區被轉移到不遠的亞歷山大工場。 途中經過幾個村莊,牲口過冬地,此外就是草原,一望無際的紫羅蘭色的草原……亞歷山大工場四面環山,山上是洪荒的原始森林。一座大屯子環繞銀鉛冶煉廠,廠裡的工人,大多是流放政治犯和被判在地方牢獄服刑的苦役犯。 車爾尼雪夫斯基被安頓在警察所的一間房子裡,隔鄰住的是刺殺沙皇的卡拉科佐夫事件的參加者,以及波蘭起義者。這些人都很年輕,在他們眼裡,這時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有著一張極其平凡的面孔,蒼白而清秀。灰褐色的眼睛高度近視,架著一副金絲邊的眼鏡。稀疏的淡黃色的鬍鬚,蓬亂的長髮……經常穿著一件白羔皮的袍子。腳蹬一雙氈靴,頭戴一頂黑色的羊羔皮帽…… 大家知道他是《怎麼辦?》的作者,都把他當成尊敬的老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