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車爾尼雪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一三


  某位同鄉獲悉這樁爭執後,一五一十給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雙親作了報告。遠在薩拉托夫的加夫裡爾·伊萬諾維奇急壞了,連忙寫信問兒子:

  「你在學校鬧了什麼事?」

  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俄羅斯語文學、斯拉夫方言和通史等三門課。

  尼基堅科的課,公認「合乎教育原理」。課上得很活躍,因為課堂主要是分析學生的作業,宣讀他們自己寫的文章。還討論各種文學問題,沒有嚴格的教學大綱。

  車爾尼雪夫斯基打算選擇尼基堅科提出的課題——分析《當代英雄》。這部作品的每個情節,他都仔細讀過不知多少遍。曾經一頁一頁地抄寫過這部小說。儘管這已是幾個月前的事,但仍和當時一樣,感到它的巨大魅力。不過後來腦子閃過一個念頭,想寫另一個更為複雜的題目——《論藝術與現實的關係》。

  這位哲學系三年級學生,當時哪裡會想到,正是這個「抽象」的題目,後來使他蜚聲文壇。他寫作的這篇碩士論文,在校外引起了熱烈的爭論和反響,把讀者截然分成了兩個陣營。一部分人讚揚他,另一部分人抨擊他,進而仇視他。

  不過,那次他並沒選這個題,也沒有選關於《當代英雄》的題目,而是動手寫另一篇東西。結果使他後來結識了「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成員哈內科夫。

  車爾尼雪夫斯基著手寫一篇關於歌德的短文,很著重心理分析。他剛讀了《詩與真》的原著,印象深刻。

  1848年11月的一天,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尼基堅科的課上,宣讀了自己那篇題為《論歌德的利己主義》的論文。當他走出教室到存衣室時,突然有一個陌生的青年人走到他跟前,問他:

  「剛才好像是您在宣讀自己的論文?」

  「是我。」

  「這麼說來,您對揭開歌德性格之謎很感興趣囉?」

  「是的,當然很感興趣。」

  「得啦,這事在學術上已經有人完成了。」

  「您指的是僅用十行字來描繪詩人性格的黑格爾嗎?」

  「不,我說的是傅立葉。他找到了12種最原始的激情,一切性格的基礎,都是由這12種激情及其派生的情緒構成的。」

  這個青年人叫哈內科夫,彼得堡人,曾是東方系的學生。去年因「行為危險」被開除學籍。他二十三四歲,但看起來要年輕一些。

  他們並肩走出校園。一路上,哈內科夫繼續談論傅立葉的學說。

  車爾尼雪夫斯基聚精會神地聽著。哈內科夫所談的一切,車爾尼雪夫斯基感到新鮮而陌生。特別是滿口的新名詞術語,聽起來有點古怪:諸如社區,集體勞動組織,協會,法倫斯泰……

  真是聞所未聞。最初,他覺得哈內科夫講得有點衝動和雜亂。

  「莫不是這個過於狂熱的新信徒在吹牛吧?」

  但他馬上又責備自己,不該急忙作出帶有偏見的結論。從哈內科夫的話裡,可以看出他對傅立葉學說的信仰之深。他認為這位法國思想家的偉大使命,就是改造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和人類本身!……

  「這不是夢想!……不是烏托邦!……」哈內科夫高聲說道。「請讀一讀他的《普遍統一論》。那裡面一切都作了精闢的論證。讀完之後您就會同意,法倫斯泰爾裡最糟糕的一個勞動者,也比最強大的一個統治者幸福。

  「傅立葉的思想,代表了整整一個世界,包含了數不清的財富。我問您,如果我們把這個寶藏開發出來,世界將會出現什麼情況?

  「愚昧無知和因循守舊的人,總是要反對新思想的。然而不能對此感到害怕。他在自己的祖國得不到理解和重視,但他的論述在世界上引人矚目。在我們這塊黑暗沉悶的地方,也有不少的人在追求光明、探索真理。」

  哈內科夫繼續說道:「我們的祖國戴著鐐銬,專制和無知窒息了它,但變革這種狀況已為期不遠……」

  他們在馬廄大街的拐角處又停下來。哈內科夫講起了那些不堪虐待的自由逃民,談到歷史上多次發生起義的諾夫哥羅德城。告別時,哈內科夫若熱情邀請他參加他們的小組活動,還說:

  「如果您想讀,我可以把傅立葉的書借給您。我住在基羅奇納亞大街上梅爾策的房子裡。星期六晚上來找我,我等您。」

  他和哈內科夫的交情,其實還不深,更沒有發展成深刻的思想聯繫。哈內科夫介紹的傅立葉的思想,倒是引起他的極大興趣。不過他的洞察力很強,很快就明白那多半是空中樓閣而已。

  車爾尼雪夫斯基後來寫的小說《怎麼辦》裡,在《薇拉·巴夫洛夫娜的第四個夢》這一章裡,關於理想國的描寫,就是從這裡得來的。

  2.   在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階層中,革命情緒日益高漲,出現了一些半地下狀態的小組織。哈內科夫是「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成員。

  這個小組正在積極活動,傳播傅立葉的社會主義學說。當然,只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普及後,人們才知道那是「空想社會主義」理論。哈內科夫當時卻是這一學說最熱心的傳播者之一。

  1848年3月,當局就得到報告,說住在彼得堡私人住宅的「九品文官布塔舍維奇·彼得拉舍夫斯基具有明顯的共產主義傾向,並肆意宣佈自己的準則」。「他結交甚廣,周圍約有800人,並與其中若干人組成社團。每週在約定的星期五晚上,總有15~30人聚集在他家裡。有文職人員,大學師生,也有軍人,都是與他志同道合者。這些人不打牌,一味讀書、談話和爭論,直至翌晨四時。」

  這樣,這個地下革命組織,早已上了警察和憲兵的黑名單。

  其實,彼得拉舍夫斯基和他的朋友們,從1845年便開始活動。起初只是一個讀書會,通過彼得堡書商盧裡,訂購一些有關社會主義學說的書刊。沙皇俄國嚴格封鎖消息,禁止傳播革命思想,將這類書刊列為禁書。這些難得的「非法」圖書,就成了吸引人們來聚會的主要原因。

  每逢星期五,晚會接連不斷。開始人不多,只具有「學術性質」。熟朋友到這裡來聚會,主要是交流新書信息,交換讀書心得體會。

  彼得拉舍夫斯基朝氣蓬勃,刻苦好學,是個胸懷廣闊、意志堅強的人。他又是個天生的鼓動家,精力旺盛,廣交朋友,尋找一切機會傳播他那隱藏在心中的思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