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本田 | 上頁 下頁
一八


  昭和三年四月,本田回到浜松,打出了「阿特商會浜松分店」這塊招牌。雖然只有22歲,因為獨立了,頭銜自稱為「分店長」。沒有多久,就雇請了一名店員。父親儀平為兒子的獨立而高興,給他買了店面和廠房,此外還給了他一草包大米表示祝賀。儀平的自行車行,也得到了相應的成功,有了為兒子開業進行祝賀的能力。

  因為在浜松一帶,汽車修理廠只有兩三家,所以年輕的本田的工作能夠順利發展。獨立的第一年,淨收純利80元。

  響起了「哈雷·達維遜」牌跨鬥式摩托車的轟鳴聲,滿臉得意之色的本田,一身飛行員的打扮出現了,時為昭和六年的初夏。本田為了給自己增加幾分威嚴,留起了翹翹胡。跨鬥式摩托車上載著16歲的少年店員川島未吉,飛跑到浜名湖,然後拖出寄存在浜名湖畔一家旅館內的摩托艇。

  摩托艇上裝配上了經過改造的「西伯萊」的發動機。翹翹鬍子本田甚至設計了船體,他一連做了六七隻這樣高速的摩托艇,又相繼把它們一隻只地開壞。夏天他把買賣丟在一邊,在浜名湖上兜圈子飛奔,在湖面上打魚的漁師們,對他的反映可有點兒欠佳。而有的時候,還把熟悉的藝妓組織起來,招待賓客,在浜名湖上作遊覽航行。當然是收費的了,這就成了無證經營。在坐摩托艇周遊之後,肯定是把藝妓領到飯館去一邊飲酒,一邊敲鑼打鼓地喧鬧。

  這種「業務」,簡直令人不敢相信,竟賺了不少錢。這也是由於本田有發明之才。

  把汽車車輪的木制輻條改為鐵制的等等發明,是這一時期本田的光輝業績之一。專利很簡單地就下來了。他之所以想到了用鐵製作,是來自於因芝浦起火燒壞了「必由克」車,他又把這些車更生為新車時的經驗。當時「必由克」的木制輻條全都燒掉了。本田所發明的鐵制輻條引起了反響,也出現了購買他的專利來生產產品的廠家。聽說其產品出口遠銷到了印度一帶,這使本田對搞發明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光只這種專利費,每月有上千元的事,也不稀奇。

  從前在故鄉光明村,本田曾與少年朋友山崎卯一相約,賺點兒錢能夠美美地敞開肚皮吃上一頓燉青花魚就知足了。那種賺錢,也就是這一輩子攢下1000元儲蓄。而現在以25歲之身,每月就能賺1000元以上了。

  但是,本田卻把這筆鉅款,乾淨、徹底地用於遊樂上了。

  在修理汽車之餘,以眾多的發明、實用的新方案成了氣候的25歲的本田,在浜松已經迅速爬上了不遜于別人的青年實業家寶座。

  在浜松一帶,已經發展成為最大的汽車修理工廠,不知不覺之間,職工已經有50餘人了。本田說:「這一時期,是我的第一次黃金時代。」

  25歲的單身漢,遊樂的錢有的是。

  這一時期的「交遊」,築起本田獨特的人生哲學。如果說他從中領會到了與人交往的真諦的話,那他的這些「揮霍」,也就算不得浪費了。

  瞭解本田這一時期情況的著名歌手藤山一郎這樣說:

  「我和本田君是同齡人。昭和四五年前後,我弄到了一部法國造的『蘆諾』車。我開著那部車子到浜松去辦事,可在那兒車子拋了錨。

  如果不把車子用火車運到東京,我以為在浜松一帶根本就沒有人會修理,正要死了這條心的時候,誰知聽說浜松有位年輕的高手,心想未必吧。於是把那人請來了。那個人就是本田君。他飛快地就看透了是碳精棒系統出了毛病,於是他弄來了一束鉛筆芯,給修好了。『蘆諾』出色地起動了,我平安地乘坐『蘆諾』回到了東京。我和本田君的交往,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本田從孩子時代起,歌曲就唱得好。

  無論是「都都逸」還是「長歌」,聽說在和藝妓玩兒當中,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所以音樂感肯定是非常發達的。晚年儘管他嘴裡說「聲音唱不出來」,但像《新相馬歌》和《祖穀的推磨歌》這樣的外行人唱起來很難的民歌,他都能和著三弦兒唱。

  藤山一郎的拿手歌謠之所以成為本田的保留節目,這也是兩個人友情長存的原因吧。

  像這樣的本田人生的「第一次黃金時期」,也沒有持續多久。倒不如說,是讓他用自己之手,把它斬斷的。

  「修理店這種行業,想想的話就感到沒有出息。不管怎麼已經成了修理業的神仙,客戶也不會從東京來。更何況絕對不會有汽車王國之稱的美國來求你修車!」

  於是,順利發展6年的「阿特商會浜松分店」的歷史,閉上了它的帷幕。

  新掛起的招牌,是個看上去似乎了不起的「東海精機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這是停止了修理業,成為生產廠家,但產品卻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被認為是難以生產的活塞環。

  為什麼本田向難以生產的活塞環挑戰呢?原因之一,是阿特商會的老闆榊原侑三也正向活塞環挑戰中,另一原因是,他認為作為這種廠家,當時還只是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參加進來還是可能的。

  所謂活塞環,簡單說,就是為了不讓發動機的發火室裡進去潤滑油的一種環。根據不同的精度和材料質量,是產生決定性的質量差異的重要部件。對於這一事業轉換,似乎就像「郎君發狂」似的,遭到了「阿特商會浜松分店」的幹部們的反對。「那樣隨心所欲,即使是社長,也是不能允許的」,就這樣,與獨斷專行的社長本田面對面地對立起來,幾乎達到了內亂狀態。也許是由於這種操心吧,本田得了嚴重的面部神經痛。對純樸的本田,幹部們意外地軟化了,也是由於中介人的斡旋,僅僅兩個月,騷動就解決了。又是注射,又是洗溫泉浴,經兩個月的治療都沒治好的面部神經痛,一旦和幹部們重歸舊好,馬上就病癒如初了。

  這一算盤珠腦袋,這一隨機應變的速度,成了年輕的本田的銳利武器。

  活塞環生產廠家的「東海精機重工業公司」終於創辦起來了,誰知道與本田的「第一個黃金時代」的「阿特商會浜松分店」相比,東海精機,不得不突然處於一連串的苦難之中。

  這正如本田的「鮮花與風暴的人生」一樣。

  10.28歲,拉家帶口地上學

  與本田是同鄉的日本樂器製造公司(現在的雅馬哈)的中興之祖,曾一度隸屬于住友財閥的川上嘉市(川上源——雅馬哈公司會長之父),是浜松的首屈一指的實力人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