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巴爾紮克 | 上頁 下頁 |
三 |
|
§第二節 走哪條路? 兒子進大學讀什麼專業?巴爾紮克的父母是很費了一番腦子的。隨著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經濟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杠杆作用。如同大多數資產階級暴發戶的想法一樣,這對很少有一致觀點的夫婦在長子向何處發展這個問題上看法卻驚人地一致:當律師或做公證人,是在財產大量流動的時代最實惠也最鞏固的職業。在未來職業的選擇上,巴爾紮克本人是沒什麼自主權的。照理結束寄宿中學的學業,是巴爾紮克被奴役的日子的結束,自由的曙光就在前頭,他第一次有可能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去攻讀自己心愛的書籍。 然而父母的意志仍然強加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不但要入大學攻讀法學系,而且課餘時間,還得按他們的意願,「為準備自己將來的生計」到一家律師事務所去幹活。按照父母的邏輯,巴爾紮克已置身於正途,獲得學位後可在律師事務所擔任助手的職務,一年一年地勤勉幹下去,娶一位有地位的闊人家的女兒成婚,安居樂業,總有一天會成為社會的表率,在上層社會有一席之地。那時,他那削尖腦袋想進入上流社會的父親會笑得更為爽朗,他那神經質而又精于錢財的母親則會滿臉光彩。兒子想些什麼呢,他們不會去關心,也不屑於關心。多少年來在不止一個家庭上演過的父母戕害兒女的前程的悲劇眼見又要在巴爾紮克身上重演了。 幸運的是,隨著年輪的增長,巴爾紮克的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多年來在家庭與學校一直被壓抑著的反抗情緒,終於在20歲那年總爆發了。」我的前程由我自己選定,決不為父母所左右!」他毅然決然地推開律師事務所的文牘,有生以來第一次昂起他那高傲的頭,而且一生中再也沒有向命運低過頭。巴爾紮克以不容商量的語氣告知父母,他已決定再也不做法官、律師或者其他什麼機關的工作,他要寫作,要當一個作家,一個名揚天下的作家!也許是遭受擠壓得太久的緣故,巴爾紮克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反抗就格外強烈,格外地讓家人感到驚世駭俗,難以接受。」他居然要放棄一個有保證的職業,放棄自己的前程,把一生耗在一個靠不住的手藝——寫作上,太異想天開了!」 巴爾紮克擲地有聲的宣言如同一顆炸彈把父母搞得暈頭轉向,引起極大的震動。在他們看來,不僅僅因為作家的前途暗淡無光,生活將沒有保障,而且自己的兒子哪裡具備當一個作家的那份天賦?且不說自己的家庭沒有那些世襲的奢侈的藏書供他從小瀏覽,也不說當父母的沒有遺傳絲毫的創作基因,單就他從小學到中學的表現,哪裡流露出過哪怕一點點創作的才能? 沒有一首讓人感動的詩,沒有一篇像樣的文章,連翻譯課的成績也只是32名——全班只有35名同學!簡直太不自量力了!退一萬步講,你巴爾紮克即使有朝一日真的當成了作家,那也是一個幾乎養不活自己的行當,是養尊處優的富家子弟把玩的東西,像巴爾紮克你出身的這樣的家庭是不會提供(不管提供得了提供不了——這是中產階級的原則)你任何條件的。 20出頭的兒子該是闖世界、掙錢養家糊口的年歲了! 不要以為巴爾紮克的作家夢是一夜之間產生的。 早在少年時代,他除了如饑似渴地在禁閉室等地方大量地閱讀文學作品外,他還試圖寫作過,寄宿學校的孩子們還送給他「詩人」的綽號呢。在巴黎讀法學時,他旁聽了巴黎大學的文學課,並找一切機會大量地讀書——真不知道他哪來那麼充沛的精力的,既要完成專業學習,還得到律師事務所當錄事,居然擠得出時間一頭紮進心愛的文學世界中去。對從未真誠地關心過巴爾紮克的父母來說,他的這一宣言似乎太輕率了,殊不知,這是他把醞釀於內心多日的決定公諸家人,也是把他的理想昭然於世。不是青年人的逆反心理的使然,也並非一時衝動,而是人生目標的確定,是一次毅然決然的選擇。這時的巴爾紮克也許還不能預料到自己會有怎樣的前程,甚至對自我的才能也沒有真正瞭解,但他的決心是下了:當作家,百折不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