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比爾蓋茨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西勝彥在商業上的行為也相當出奇。他可以突然決定花100萬美元造一條電子恐龍,大小同真的一樣,用來作推銷微軟公司軟件的電視廣告。比爾·蓋茨曾一再阻止他這種荒誕的作法,告訴他,應該把錢花在常規的推銷方法上,不必搞這樣太離譜的轟動,因為這不一定能達到真正有效的目的。但是西勝彥自有見解,對比爾·蓋茨的意見根本未予考慮。 1983年,比爾·蓋茨在機場突然接到西勝彥的電話,告借27.5萬美元,以支付他倉促購買的美國一家公司發行的股票的急款。比爾·蓋茨雖然對此舉頗有看法,還是幫了他一把。 微軟公司是以股票期權方式讓其大部分雇員共享產權的,有一次,微軟公司發行的股票即將上市,比爾·蓋茨念及同西勝彥的友誼,準備給他一筆數目可觀的股票,但這要求他具有公司職員的身份。比爾·蓋茨提出給他一個在公司全日工作的職位。西勝彥卻沒有理解比爾·蓋茨的好意,反而認為是比爾·蓋茨要他做他的部下,對他百分之百地效忠,而斷然拒絕了這一友好的表示。還說:「我非常樂意同他共事,但是並不願意把靈魂出賣給他。」 比爾·蓋茨清楚地看到,微軟公司的產品在日本有著廣大的市場,他希望西勝彥把主要精力放在軟件發行上,而西勝彥不以為然,在其他產品的經銷上傾注了更多的力量,並不認為繼續在日本推銷微軟公司的軟件有多大意義。他老喜歡搞開拓性的活動,而且同時從事好幾種活動,很難在一件事情上堅持到底,善始善終。在他從事的大量工作中,可以說一半都是胡搞一氣,毫無結果。有人對他的行為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他的作為莫測高深,他是一個不受拘束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比爾·蓋茨只好就西勝彥的表現說,「微軟的操作系統已經成為軟件行業的標準,如果微機的軟件建立在一個標準下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就作不成這麼多生意。但是,如果這是一件好事,那麼,我們就只好請上帝保佑西勝彥!我希望他另謀生路,而我們已經同這種標準同生共死了。」 到了1986年,西勝彥不打算繼續遵照微軟公司的路子走下去,微軟公司就在日本建立了一家駐日本的分公司。他們的關係已經出現難以彌合的危機,3月的一天,也就是他們的股票上市後的第二天,他們在澳大利亞微軟的分公司見面,然後乘飛機從澳大利亞的悉尼到東京,希望能夠尋找到一種彌合分歧的辦法。經過30個小時的費力商討和激烈爭論,他們最終也未能找到繼續合作的途徑,兩個同齡的計算機專家只好終止了長達8年的友誼和合作關係,分道揚鑣。西勝彥曾經在微軟公司貸款50萬美元,微軟公司沒有收回,反而再借給他一筆款項,以使他償還對別人的欠債。比爾·蓋茨說:「我有什麼辦法?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過去最要好的朋友進監獄吧!」 比爾·蓋茨對駐日本分公司立刻作了調整。他雇請西勝彥ASCII公司的雇員古川享為微軟公司駐日本分公司的負責人,古川享又從西勝彥的公司裡挖走了18名雇員。這個舉動使西勝彥大為惱怒。但比爾·蓋茨不無惋惜卻一針見血地指出:「此人生活一塌糊塗,負債累累,而我在這兩個方面都與他迥然不同。我倆最終不能共事,原因就在於此。…… 西勝彥也許是我所遇見的最像我的人了,然而,他走過了頭。」 7.兩個封面人物 1981年,微機的生產和應用有了巨大發展,它從業餘愛好者的家中走向了成千上萬的辦公室。人們不僅僅想用電腦來作遊戲,更希望利用它工作的簡便、快捷,來處理更多的事務,解決更多的問題,賺取更多的利潤。美國人乃至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們,都越來越感覺到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面臨著一個信息時代,對這一局面不聞不問,置身其外的態度已不可取也不可能。喜歡事事搞民意調查的美國新聞界對此自然不會視若無睹,他們發出問卷,問人們是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擁有一台家用計算機,結果是80%的人有這個願望。當時有人作了一個大膽的預言,說到本世紀末,全世界個人計算機的擁有量將達8000萬台,當然,這位大膽的預言家對形勢的估計顯然仍是太保守了。到1991年,僅微軟公司的DOS,就已經有8000萬套在IBM的個人計算機上使用,還有不知多少其他品牌的計算機在全世界運作,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繼續飛速增加。 美國《時代》週刊的一頁封面,對微機的普及與應用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具有55年歷史的老資格新聞週刊《時代》,每年都要評選出一位新聞人物,並在次年元月的封面上刊登出來。這一傳統已持續了好幾十年。 每年評出的新聞人物不是風光一時的政治要人,就是卓有建樹的科學巨匠。這份雜誌每年評出的新聞人物幾乎都是眾望所歸,很少有人提出異議。這一作法反映了世界上變化萬端的時代風雲的動向。 《時代》週刊評出的1982年「新聞人物」是誰呢?千千萬萬讀者接到該雜誌後,看見的卻不是某一時代人物,而是——一台微型電子計算機! 《時代》以一台機器作為它當年評出的新聞人物,可謂別具匠心。 雜誌的主筆奧托·弗雷德裡奇先生對這位「封面人物」作了獨出心裁而又熱情洋溢的介紹。 「在整整一年的新聞中間……最有意義和最吸引人的話題,並非一個單獨事件,而是代表了一個發展進程,一個不斷發展並且被廣泛接受的,備受歡迎的進程。同時,這個進程還影響到其他各個領域。它創造了一個新的歷史。所以,《時代》在當今風雲激蕩的世界上選擇了這樣一位新聞人物。當然,它並不是一位什麼人物,而是一台機器,一台個人計算機。」 奧托在文章中也提到電腦發展中不無遺憾的一些事實,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軟件的缺乏。計算機用戶數量的瘋漲,對軟件的需求自然大為迫切。用戶需要更多更好的軟件,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和要求。沒有軟件,計算機只是一個擺設;軟件不豐富,計算機也無法發揮它的威力。 由於軟件開發的遲滯,計算機的使用範圍受到很大的局限,人們購買計算機的熱情自然也就受到限制。計算機,只有當它具有更多的功能,具有更大的用途時,才能擁有更多的消費者。 《時代》的評選和奧托的文章,一方面大大地張揚了微機的功能,使更多的美國人對它發生興趣並對它的使用躍躍欲試,另一方面,也尖銳地指出了微機普及所面臨的最緊迫任務:開發軟件。 軟件的缺乏和計算機熱之間的矛盾自然引起比爾·蓋茨的極大關注。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 「我們沒有對軟件的標準和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我曾買到過根本不能用的軟件。……儘管現在有許多軟件出現,但大多令人悲哀。」 他強調說: 「兩年之後,我們要推出在各方面能真正滿足消費者需要的軟件。 現在的軟件太糟糕,太難使用,而且缺少更多的性能。不過這一切正在得到改善。」 1982年,比爾·蓋茨27歲,他在軟件開發方面取得的成功已經在全國令人注目。這一年,美國有名的《金錢》雜誌用了他的照片作封面。 比爾·蓋茨的秘書米麗亞姆·盧寶看見之後高興極了,她把這一期雜誌發給微軟公司的每一位雇員,對比爾·蓋茨說:「他們給你拍的照片太好了,我真喜歡!」 比爾·蓋茨說:「你認為是這樣嗎?可我看起來太年輕了。」 盧寶說:「你本來年輕嘛,不過才27歲嘛!」 比爾·蓋茨因為長得比他看起來的年齡要小,還遇到過小小的麻煩。 有一次,他同包括盧寶在內的幾個雇員去餐館吃飯。比爾·蓋茨要一杯啤酒,女招待卻懷疑他不滿20歲,沒有達到法定飲酒年齡,要他出示身份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