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彼得大帝傳略 | 上頁 下頁
四三


  由此可見,所謂「天下大同」對農民來說,只不過是維持他們有為貴族官僚國家提供全部繁重徭役的能力。國家法律所要達到的也無非如此:對農民予以一定的「保護」,使其免遭破產地主的迫害和地方當局的魚肉。迄今所知只有一份詔令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但即使這個詔令也只具有建議的性質。沙皇呼籲那些由於把農民的孩子「象牲口似地」賣掉,而造成「哀鴻遍野」的小地主貴族應捫心自問。彼得指示「禁止買賣人口」,但卻附有一個保留條件:「……設若無法完全禁止,則在確有此需要之情況下,只可將全家或同姓人一起出賣,不得將人口單獨售出。」

  「天下大同」的內容,對城市居民來說,其含義又稍有差別。同農民一樣,市民也是納稅人和兵源的補充著,但除此之外,市民還以商業稅和手工業稅款形式保證國庫的補充收入。所以,彼得對商業發展和商人利益的關心是由來已久的。

  由此可見、市民的「天下大同」同貴族國家的利益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商品周轉越快,工廠企業的規模越大,工商業家的生活就過得越好。而商人越富,他們投資的領域越多,給國家帶來的收入也就愈豐。

  歸根結底,市民的「幸福」,取決於他們的收入有多大一部分為國家所提取。

  事實證明,市民要「安居樂業」而國家要花錢(打仗、建設海軍修建城市和要塞無一不要錢),這二者之間存在著無法解決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工商業者的「利益」就成了國家的犧牲品。在十八世紀初的近二十年中,國家徵收的種種苛捐雜稅和加在人民頭上的徭役,使許多商人破了產。只是在彼得死前六、七年裡,他才恩賜工業家以多種重要的優惠和特權,其中包括給予大企業主免稅經營其產品和工廠購買農奴作為勞動力的權利,從而促進了工業的發展。此外,還免除了工廠主對軍隊承擔的徭役和運輸徭役。當然,這種優惠只限于居民中一小部分人享用。對其他市民來說,「安居樂業」就是履行義務,維護國家利益。

  國家利益至上的思想也滲透到修道院,從而使靜修人士的整個生活方式發生了急劇變化。修士們飽食終日的生活和宏偉華麗的教堂,無不是由修道院農奴的勞動提供的。修道院的領地從來就是國家和地主垂涎的一塊肥肉,五根不清淨的修士,常受到嚴厲的訓誡。但是對待他們的制裁並不嚴厲,充其量不讓修道院擴大地產和免于披露修道士不守清規的惡行而已,彼得也強迫下層僧侶為國家利益服務。只要對比一下兩份相隔達二十五年之久的署名沼令,就可以看出彼得對修道院憎團的生活條件的堅定態度。在1701年的一份詔令裡,他提出修士應遵從古制;自食其力,營集體生活,並以雙手勞動所獲供養為數眾多之乞丐。他批評時下的修道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生活奢侈」。在1724年的詔令裡,彼得指出多數修道士營寄生生活,遊手好閒,俗念未斷,而在出家之前,他們是「三重身份的納貢者:向家庭、國家和地主納貢」。

  起初,不許修道院購買和交換土地,後來又褫奪了它們有支配自己領地收入的權利。分配給修道士的口糧極其微薄,不論大主教還是普通修士都同等對待,此外他們不得在淨室內設文房四寶。規定男女修士均應當有一技之長,如做木工、畫聖像、紡紗、刺繡、編織花邊以及從事其他「不妨礙出家生活」的技藝。在修道院實現的主要的革新項目是:各修道院有義務用本身收入贍養老弱病殘的士兵和軍官並向學校提供經費。在推行這些革新時,彼得評論說:「我們的修道士養得太肥了。通向天堂大門的途徑是:虔誠、茹素和祈禱。我要用麵包和水而不是用鱘魚和美酒為他們掃清去天堂的路。」

  在彼得時代,貴族不能再在莊園中過養尊處優的生活了,他們要在陸軍和艦隊裡服役,在戰場上出生人死,同瑞典國王訓練有素的軍隊打仗。貴族不得不穿上軍官制服,在營房和辦公室裡忙於公務,他們把這種當差視為能使他們傾家蕩產的沉重負擔,因為當了這種差,他們的莊園產業就無人照顧了。

  許多貴族千方百計逃避這種勤務,就象逃避彼得所規定的另一種義務——學習一樣。

  彼得興辦的一些學校很象兵營,學生們則象新兵。普通學校和培養高級專家的學院,都強迫貴族子弟去入學就讀。當時有人說,「在偌大一個俄羅斯,哪個名門望族都必須承擔將八至十八歲的子弟或其他親屬送到海軍學院去就讀的義務。」

  大批貴族子弟曾被送到國外去留學。起初這些青年人主要是學習航海、造船和軍事,後來他們開始學習建築、繪畫、園林建築和東方語言等。沙皇對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留學生大力褒獎、1716年4月,彼得接見了準備去意大利深造的一批畫家。為此事他還寫信給在但澤的葉卡捷琳娜打招呼說:「吾已晤見貝克列米舍夫與畫家伊萬。俟其抵達你處時,可請求國王命該畫家為其下屬畫像」,沙皇在信的末尾還提上一筆:「務令人人知曉,我國民間亦有優秀之藝術大師。」沙皇信上提到的「畫家伊萬」即指神甫之子伊萬·尼基丁,一位天才的肖像畫家,在前往意大利留學之前,在繪事上就已脫穎而出了。

  在國內興學辦教育,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這樣一來,俄國人就逐年充實軍事和非軍事專家的隊伍,一反過去完全依靠從由外聘請專門人才的老例。此外各類學校的學生入學總數,就當時的規模而言,還是很可觀的。航海學校的編制規定,該校要培養五百名學生。這一定額在1705年已經達到。海軍學院有三百人入學,在工程學校就讀的有一百至一百五十人,此外還有數十人在專門醫科學校學醫。在烏拉爾,工人子弟在礦業學校裡學習礦業知識。

  學校網的建立首先使軍官團擺脫了對外國人的依賴。早在遠征普魯特之後,彼得就命令二百多名外籍將軍和軍官退役。各軍團中外籍軍官的數目,已經不超過全部軍官人數的三分之一。三年以後,對外籍軍官舉行了一次甄別考試,凡考試不及格的,通通都被解雇了。結果,在二十年代,軍官團的十分之九都是俄國本國人。

  貴族們為了要逃避學習尤其是逃避服役,挖空心思想了各種辦法,但彼得也專能治他們,發明了各種懲罰這類貴族的手段。

  1714年頒佈的一批詔令,取代了對個別貴族和貴族集團的一次性懲罰措施。照彼得的想法,這些詔令應該能使統治階層的社會面貌發生根本變化。

  為什麼要挨個抓回那些逃之夭夭的貴族呢?彼得曾經琢磨過這個問題。他認為最簡單的辦法是為這批人創造一些條件,使他們能安心安意地在營房和機關裡供職。這樣,要刺激貴族對服役發生興趣就只能依靠頒佈《長子繼承令》一途了。這可能是彼得在這個問題上的第一道詔令,詔令頒發之前沙皇曾對其他國家貴族的財產繼承制度作了研究。

  詔令規定,貴族必須「為國家利益」服務。為此日的,制定了將全部不動產單傳給一個兒子的繼承制度。其餘的兒子,由於不能繼承產業,因而也沒有生活資料,自應「通過服公務、學習、經商等去謀生」。

  此外還補充制訂了一些其他條款以充實《長子繼承令》的內容。條款之一是禁止沒有學會算術和幾何學的貴族子弟娶妻。另一條是不得將未在近衛軍中當過列兵的貴族晉升為軍官。再一個條款是,在軍隊中服役滿七年或做文職工作滿十年,或者經營商業滿十五年者方可以置辦地產。否則即便「到死」也不得購置田產。

  彼得認為只有每一個臣民都無條件地完成他所承擔的義務之後,才可望實現國泰民安這個理想。只有到那時,工商業才能繁榮,人民才能奉公守法,賦稅和徭役才能減輕。

  包括彼得在內,當時力主「天下大同」的理論家們,是把當時社會中不平等現象作為出發點的。這種不平等和對天下大同田園詩般的理解,是格格不入的。

  農民為國家服務,就理應耕種土地,繳納捐稅,提供新兵,並為地主負擔徭役。貴族為國家服務雖然也受累,但畢竟還能額外得到一些好處:除了從農民那裡得到的勞役租和代役租之外,還能享用由國家付給的現金俸祿。國家預算的收入部分,大都來自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繳納的稅款。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天下大同」左不過是一種海市蜃樓。真正能叨光的只有貴族和巨商之類的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