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巴頓 | 上頁 下頁
四二


  可是,巴頓居然沒有吃下這道小菜,德軍脆弱的防線居然被守住了。

  這也許不可思議,但原因非常簡單,「德軍所以能守住,並非由於它的能力,而是因為美軍突然停止了進攻」。

  硬生生拽住第3集團軍前進步伐的是幾聲清脆的電話鈴聲,1944年8月13日上午11時30分,它在聖詹姆斯巴頓的戰場指揮所裡響起。

  打電話的是布萊德雷的參謀長利文·艾倫少將,巴頓不在辦公室裡,加菲將軍替他接了電話。艾倫告訴加菲:「布萊德雷將軍讓我通知巴頓將軍,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超越英、美軍隊在法萊斯—阿讓唐一線的戰區分界線,第15軍的推進必須止于阿讓唐—塞厄斯一線。」

  加菲把情況向巴頓做了彙報,巴頓知道,這意味著他的部隊將在唾手可得的阿讓唐前原地踏步,這令他非常惱火,他不明白布萊德雷為什麼要下這樣一道命令,他無論如何感到無法理解。於是,他給第12集團軍群打去電話,試圖說服布萊德雷收回成命。

  巴頓不是布萊德雷,他不瞭解布萊德雷的苦衷。對布萊德雷來說,下達這樣一道命令(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自有他的原因。

  首先,他得照顧美、英兩軍的團結。雙方雖然聯合對德作戰,但彼此間的對立情緒也很嚴重。在制定這一兩翼迂回計劃時,雙方曾確定以阿讓唐為分界線,在那裡會合完成合圍。但是,由於英軍方面遭到了德軍極其頑強的抵抗,當巴頓到阿讓唐時,英軍仍在很遠以外挪進。形勢很清楚,如果巴頓繼續進攻,那麼整個法萊斯將成為美軍的盤中大餐,而這也恰恰是蒙哥馬利的夢中美味。布萊德雷有理由擔心這會激化已有的對立情緒,甚至不排除在美軍越過戰鬥分界線時,兩軍之間發生衝突。

  其次,布萊德雷同巴頓不同,在軍事思想上,他是穩健派,是側翼安全論的堅定信奉者。如果說巴頓更重視速度的話,他則更重視安全,這一點上,他同蒙哥馬利倒有一些相似之處。因此,布萊德雷認為,如果讓第15軍向法萊斯推進,該軍戰線將突然加長40英里,兩翼完全暴露,很容易被德軍攔腰切斷。

  第三,越過阿讓唐就是盟軍的轟炸區,「眼鏡蛇」戰役中美軍遭己方飛機誤炸的慘劇,布萊德雷記憶猶新,麥克奈爾將軍的死讓他至今心有餘悸。

  巴頓的請求被轉到布萊德雷那裡。布萊德雷當時正在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於是他就巴頓的請求同艾森豪威爾一起進行了商量。艾森豪威爾本來是一心盼著將德軍圍而殲之的,但看到巴頓如此孤軍深入,他也被虛構出來的危險嚇住了,於是,他同意了布萊德雷的主張,當即親筆簽發了停止前進的命令。巴頓的請求被徹底否定了,他只能在阿讓唐陣地上,坐等著加拿大集團軍前來會合。

  即便是在這個時候,痛殲德軍的良機也仍未消失。可是,8月14日,布萊德雷又發佈了一道錯誤的命令,把大好機會徹底葬送了。

  根據英國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布萊德雷錯誤地認為法萊斯—阿讓唐口袋裡的德軍主力已經逃出包圍圈。因此,他命令在阿讓唐只留下二個師等候與加軍會師,主力部隊則轉到東北方向追擊德軍。結果,8月19日,當美軍與加軍會師完成合圍之後,才發現德軍主力12個師還在他們的口袋裡,可是由於兵力不足,口袋無法紮緊,20日至21日間,4萬多名德軍成功地從包圍圈中突圍出去。現代坎尼之夢最終還是一個夢。

  事後,布萊德雷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為此感到深深的內疚和自責。巴頓批評他「有疑即停」,他誠懇地接受了這一指責。

  昔時已去,來日當追。懊悔也罷,遺憾也罷,對巴頓以及盟軍所有將士來說,法萊斯已成為過去,他們的目光投向了新的戰鬥。在這場新的戰鬥中,他們將把法萊斯的漏網之魚同塞納河的獵物一口吃掉。

  4.塞納河大圍殲

  1944年8月14日,這是巴頓和第3集團軍在法國正式參戰兩星期的日子。在這兩星期裡,他們從阿弗朗什向東推進了150英里,解放了大片法國領土,巴頓不無自豪地宣稱「第3集團軍比有史以來的任何其他軍隊都前進得更快、更遠」。

  但是,直到這時,巴頓和他的第3集團軍仍然被人為的「保密」關在無法見人的黑房子裡,所有各級的戰報和新聞中,都找不到有關他們的一點記載,就連比阿特麗斯也無法知道她丈夫的任何準確的消息。當然,憑著一種女性的直覺,她猜到從布列塔尼之戰開始,有很多榮譽是屬￿巴頓的,對此她堅信不疑。

  事實上,巴頓及其部隊投入戰鬥不久,德軍就已經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誰了,只有傻瓜才會被繼續蒙在鼓裡。所謂「保密」,這時早已失去其軍事意義,它只能徒增巴頓的痛苦壓抑之情,挫傷第3集團軍的高昂士氣。他們取得了輝煌偉大的勝利,榮耀和桂冠卻戴在別人的頭上。「這還有一點公正嗎?」巴頓發出了呐喊。

  布萊德雷感到有些過意不去了。在法萊斯戰役前,他曾對海斯裡普允諾,對第15軍解除保密限制。他曾向艾森豪威爾提出這個問題。艾森豪威爾很爽快地就答應了。布萊德雷於是進一步提出,對整個第3集團軍解禁,艾森豪威爾卻表示反對。他說:

  「喬治給我找了這麼多麻煩,在我這可憐的老腦袋瓜上,就剩下幾根白髮了。讓喬治多幹些時候再上頭條新聞吧!」

  巴頓的擁護者們再也不耐煩了,他們強烈地呼籲給巴頓以應有的榮譽。《明星晚報》引用德國新聞社多次披露巴頓在法國的消息,以此證明繼續對巴頓進行「保密」是荒謬的。在這種情況下,艾森豪威爾決心對巴頓實行解禁。

  8月15日,艾森豪威爾舉行了一個記者招待會,向全世界宣佈:「第3集團軍在戰鬥,指揮這個軍的是巴頓將軍。」很快,巴頓的名字在西方世界的每家報紙上的頭條新聞中播出。

  第3集團軍在一片頌揚喝彩聲中,繼續大踏步地前進。

  根據巴頓的計劃,第3集團軍應以最快的速度向塞納河挺進,並以芒特—加西庫爾和埃爾博夫為主要對象進行另一次大包圍,向東直取巴黎。

  眼下,戰局的前景對盟軍來說,十分美好,但實際上還存在許多勝負難蔔的因素。由於第3集團軍幾乎是在大踏步地前進,它所進行的真正的戰鬥並不多,德軍的有生力量沒有被消滅,局勢仍然是飄忽不定的。

  在布列塔尼,德軍仍在幾個港口據點裡負隅頑抗,第8軍被牽制在這裡無法脫身的情況,一直延續到9月份。

  在法萊斯,由於最高司令的命令有誤,已成甕中之鼈的德軍,奇跡般地逃出至少有4萬人之多。有人認為逃出去的有8萬人,因為當盟軍最後佔領這一地區時,只發現1萬多具屍體和不多的俘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以後的戰鬥中,德軍不僅能繼續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甚至還發動了比莫爾坦戰役更大的一次反撲——阿登反撲。

  戰局仍然模糊,但這沒能阻止巴頓按他的戰術思想繼續大踏步前進。1944年8月,第3集團軍裝甲鐵流實施了勝利大進軍。

  第12軍在吉爾伯特·庫克少將的指揮下,佔領了聖女貞德的城市——法國南部重要城市奧爾良市;

  第20軍於8月18日進佔歷史名城沙特爾,並得到一個完好無損的飛機場,該軍前鋒距巴黎僅有50英里了;

  第15軍越過了厄爾河,並不戰而取德勒。

  至此,第三集團軍打通了通往巴黎的道路,從三面對巴黎形成了半圓形包圍。攻克巴黎指日可待。解放巴黎這座千年古城,對巴頓來說,不僅意味著他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項榮譽,而且也是個感情問題,他將親手洗去這座他熱愛的城市所蒙受的玷污。

  艾森豪威爾此時卻在猶豫,這種猶豫並非出自軍事方面的原因。在巴黎附近的這三個軍,動用其中任何一個軍都可以輕而易舉地佔領巴黎。艾森豪威爾主要考慮的是政治和後勤方面的問題。

  一則,戴高樂的民族主義情緒很濃,在很多現實問題上,他與盟軍都發生了矛盾和衝突。眼下他正堅持首先進入巴黎必須得是法國軍隊。

  二則,盟軍後勤供應承受的壓力過大。由於巴頓進展過速,盟軍的供應線幾乎一下子從諾曼底伸到了塞納河,戰略物資的供應,主要是汽油供應已顯不足;而一旦解放巴黎,盟軍還得每天向400萬巴黎居民提供燃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這對本已緊張的供給系統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的重負。

  再則,德軍事實上已放棄了巴黎。從戰略上講,佔領巴黎對進攻德國並無多大意義,艾森豪威爾是克勞塞維茨學說的信奉者,一向認為「殲滅敵軍勝於奪取土地」。他認為當務之急是繞過巴黎,追殲德軍主力,巴黎可以回頭再收拾。

  8月15日,巴頓得到布萊德雷的命令:第三集團軍繼續向塞納河全速推進,粉碎德軍逃跑的企圖。

  巴頓聽出了這一命令的潛臺詞:進攻巴黎與第三集團軍無緣。他對此大失所望。他的部下也十分震驚。但作為軍人,他們只能服從。

  8月17日,第15軍由德勒向塞納河前進了25英里,強佔芒特。巴頓的坦克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德軍風聲鶴唳,一觸即潰,退縮至萊桑德利和奎恩間的塞納河渡口附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