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巴頓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3.法萊斯,坎尼之夢 盟軍主力改向法國腹地進攻後,最初的進展十分順利。 美第1集團軍在霍奇斯將軍指揮下,向莫爾坦地區發起強大的攻勢,號稱德軍精銳的第11空降軍、第84軍和第47裝甲軍負隅頑抗,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 英第2集團軍在登普西將軍的領導下,向莫爾坦德軍的側翼發起猛烈的鉗式攻勢,對第1集團軍給予了強有力的配合。 在英美軍隊的合鉗過程中,德軍左支右絀,力不從心,其右翼開始潰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巴頓抓住這個時機,立刻調動他的裝甲部隊迅速插進,長驅直入。至8月6日,第15軍已抵馬延河一線,第20軍到達盧瓦爾河。接著,第15軍又由東南轉向東進軍,攻佔勒芒,與友鄰部隊一起對勒芒以北法萊斯地區的德軍形成合圍之勢。 巴頓欣喜地看到,他有可能在法萊斯地區圓一個夢,一個從公元前261年起,幾乎每一個將軍都有的夢,重現坎尼之戰的夢。 公元前261年,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古迦太基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漢尼拔在坎尼同數倍於己的羅馬軍團相遇,他以中路牽制、兩翼迂回包圍的戰術,合圍並全殲了對手,創造了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跡。從此,坎尼之戰作為輝煌的戰例,為一代又一代的軍事家所效仿。蘇德戰爭初期,古德裡安用他的裝甲集群在基輔上演了一出現代坎尼之戰,蘇西南方面軍被合圍,損失慘重。如今,法萊斯又出現了重演坎尼之戰的機會。 正在巴頓思考著怎樣獲得漢尼拔式的榮耀時,他突然得到了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情報: 德軍將在莫爾坦地區進行大規模反攻。 就軍事常識而言,在絕對優勢的盟軍大舉進攻面前,希特勒所能做出的選擇,要麼是全面撤退,要麼是收縮戰線。但戰爭狂人希特勒不是那種按常規行事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對此已有詳盡的記載,莫爾坦反攻的想法並不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同後來的阿登反撲相比,它或許只能算是一場豪賭前的試手氣。 莫爾坦反攻計劃是希特勒在他東普魯士堡的司令部裡想出來的。前線偵察情況表明:盟軍(其實就是第3集團軍)進展過速,戰線過長,翼側完全暴露無餘,希特勒決心利用這個「空前絕後的、全面扭轉戰局的天賜良機」,讓第7集團軍突破莫爾坦與阿弗朗什之間的美軍戰線,並向前推進至海邊,切斷布列塔尼的美軍後路,一舉殲滅之。希特勒狂妄地以為,這一攻勢將給他帶來一生中最大的勝利,將盟軍的「霸王」作戰徹底粉碎。他向部下瘋狂地叫囂:「向敵軍完全暴露的地區進攻,要不惜一切代價,這是惟一的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巴頓的情報清楚地表明,德軍能投入這次反攻的只有嚴重缺編的四個師,不足為慮,因此,他一面以三寸不爛之舌應付布萊德雷的警告,一面在他分散的戰線上繼續展開作戰行動。為防萬一,他還是命令第80步兵師、法第2裝甲師和第35師在聖希拉爾附近待命。 8月7日拂曉剛過,在馮·克魯格將軍指揮下,德軍發動了反攻,並取得了初步成果:大批德軍裝甲部隊插入了美第7軍和第19軍的結合部,越過了莫爾坦,直撲儒維尼和勒梅斯尼爾—托維一線。 布萊德雷迅速、冷靜地穩定了局勢。美軍強大的航空兵火力打得德軍損失慘重,士氣一落千丈;地面部隊在火炮和坦克炮火力支援下,以壓倒的優勢頂住了德軍進攻的勢頭,並且,後續部隊也在源源不斷地開來。 德軍第一天的攻勢受挫後,希特勒賊心不死,他不顧克魯格的反對,命令德軍於11日發起第二次攻勢,結果遭到美第1集團軍的迎頭痛擊,霍奇斯將軍不僅收復了失地,而且向德軍防線縱深展開了進攻。8月12日,德軍的反撲徹底宣告失敗。 當德軍把賭注壓到莫爾坦戰役時,巴頓並沒有放棄他的坎尼之夢,利用德軍發動正面進攻之機,第3集團軍按巴頓的命令,對德軍實施了側翼迂回。 和巴頓一樣做著坎尼之夢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蒙哥馬利,另一個是布萊德雷。 早在8月4日,蒙哥馬利在一份「總的戰局與指令」的文件中,提出了一個圍殲塞納河以西德軍的計劃。該計劃要求以正面的盟軍將德軍牽制在法萊斯和莫爾坦一帶,盟軍兩翼對德軍實施迂回包圍。巴頓的第15軍擔任追擊的先鋒,佔領勒芒後向北推進,在左翼推進的加拿大部隊則向南朝法萊斯和阿讓唐推進,兩軍會合,封閉德軍退路。 布萊德雷的夢做得稍晚一些。8月7日,在德軍發動莫爾坦反撲的當天,他通過對戰局變化的研究,欣喜地看到「德軍由於發起這場進攻,反而招致了從南北兩方受到包圍的危險」。布萊德雷一向以穩健著稱,因此他不贊成蒙哥馬利和巴頓的遠距離迂回包圍的做法,主張採取近距離合圍戰術。經過交涉和進一步研究之後,最後他還是基本接受了蒙哥馬利和巴頓的方案,決定對德軍來個關門打狗,甕中捉鼈。 8月9日,巴頓接到了布萊德雷的命令後,當即向第15軍發佈了一道具有歷史意義的命令: 「沿勒芒—阿朗松—塞厄斯軸線進行的下一階段戰鬥的目的是:將迄今仍在沿英吉利海峽一線同盟軍對峙的德軍趕至巴黎和魯昂之間的塞納河邊。 「根據此計劃,你部要沿勒芒—阿朗松—塞厄斯軸線前進,目的是首先奪取塞厄斯—卡魯熱一線,包括塞厄斯和卡魯熱兩城;現將第5裝甲師和第79、第90步兵師及法國第2裝甲師劃歸你部,供你部準備向縱深推進之用。你的作用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殲滅德軍於你的前沿。」 這道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最後沒能創造歷史,法萊斯之戰最終沒有成為現代坎尼合圍戰,但過錯不在巴頓。 二千多年前,漢尼拔曾經指出:戰爭往往受到機遇的因素和不可捉摸的人的因素的制約。在巴頓圓現代坎尼之夢的關鍵日子裡,他很不幸地遇到這兩個因素同時對己不利的局面。 第15軍軍長海斯裡普對巴頓這一指令的潛臺詞,心領神會,於9日當天就開始了進軍。第二天,部隊到達阿朗松和塞厄斯,並開始執行巴頓的命令。 8月11日,巴頓離開自己的指揮部,在參謀長加菲將軍的陪同下,視察了設在勒芒以北的第15軍司令部,接著又巡視了第79師、第5裝甲師和第90師。最後,他去找勒克萊爾將軍。 勒克萊爾指揮的是法國第2裝甲師,他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傳奇英雄。第2裝甲師曾在北非接受過戰火的洗禮,又在英國受過嚴格的整訓,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如今,他們在失去的國土上作戰,早就憋足了一口氣,迫切要求殺敵復仇的機會,以恢復法蘭西的光榮。這樣一支部隊被編進第3集團軍,巴頓感到如虎添翼。 8月11日這一天,美法軍隊向前推進了15英里,離阿讓唐只有一半的路程了。直到這時,德軍統帥部才發現形勢的嚴峻性,意識到有被盟軍合圍的危險,遂停止了莫爾坦反撲,將裝甲部隊向阿讓唐方向緊急調動,但為時已晚,阿讓唐此時已亂成一鍋粥,防禦薄弱得只需輕輕一扯便能撕得粉碎。對巴頓來說,這是他眼中的一道小菜,他已經向部隊宣佈:8月12日的目標就是阿讓唐。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