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因斯坦 | 上頁 下頁
五一


  愛因斯坦認為人類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關係到要滿足迫切的需要和減輕痛苦。如果人們想要瞭解精神活動和它的發展,就要經常記住這一點。感情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後的動力,不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造外表上多麼高超。他說:「我認為宇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只有那些作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現出熱忱獻身——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闢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會理解這樣的一種感情的力量,唯有這種力量,才能作出那種確實是遠離直接現實生活的工作。」

  不要誤解了愛因斯坦所執著的強烈的宗教感情內涵。愛因斯坦贊同這樣一句話:「在我們這個唯物論的時代,只有嚴肅的科學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他是一位把理性追求奉為至上的宗教信徒。「我沒有找到一個比『宗教』這個詞更好的詞匯來表達(我們)對實在的理性本質的信賴;實在的這種理性本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這種(信賴的)感情不存的地方,科學就退化為毫無生氣的經驗」。愛因斯坦並沒有向遠古神秘的宗教繳械投降,相反,他拋棄了這種宗教信仰,他只是以宗教般的虔誠與獻身精神,用理性的語言揭開了人類萬世景仰的自然奧秘。沿著這樣的思路,愛因斯坦把科學與宗教感情相融合的奧秘就可以得到正確的揭示。他下面的自白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理解並受到啟迪:

  「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為我們感受到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感情構成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無法想像一個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的上帝,也無法想像它會有像在我們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樣一種意志。我不能也不願去想像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於恐懼或者由於可笑的唯我論,去拿這種思想當寶貝吧!我自己只求滿足于生命永恆的奧秘,滿足于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的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在我看來,人類精神愈是向前進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說,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對生和死的恐懼,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對理性知識的追求。」

  愛因斯坦把他的宇宙宗教感情的實質無疑作了深刻的展示。他是一位唯物主義者,他反對上帝和神學。

  3.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

  愛因斯坦是一位獻身於科學事業的偉大科學家。他把自己和整個人類聯繫在一起。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閃爍著光輝。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自己就體會到,既要從事嘔心瀝血的腦力勞動。又要保持著做一個完整的人,那是多麼困難呀。」雖然難做還是應該做,這是愛因斯坦一生的孜孜追求。

  愛因斯坦所說的做一個「完整的人」,不是指無缺陷、無疤痕的人,不是與「赤金」類比那種意義上的「完人」。他常提到的作為「完整的人」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是指那樣一些人:他們沉溺在抽象的問題之中,對人類最迫切的需要視而不見,一碰到政治問題就採取最小阻力政策,完全躲避到自己的知識專業裡去。在愛因斯坦看來,這絕不是「完整的人」。一個完整的人就是做一個關心政治、關心人類命運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這是愛因斯坦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生觀念,也是做一個完整的人最深刻的注腳。

  愛因斯坦生來愛孤獨。年幼的時候,別的孩子在院子裡玩耍,他卻很少參加遊戲。15歲時在中學裡他是個受人漠視的孤苦伶仃的人。他常常說他自己總是生活在寂寞之中,是一個孤獨之人。他時常表露他孤獨的感受:「就我個人來說,我總是傾向於孤獨,這種性格通常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突出。奇怪的是,我是如此聞名,卻又如此孤寂。事實是,我享有的這種聲望迫使我採取守勢,因而使我與世隔絕。」「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有一定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我雖然鼎鼎大名,但是離群索居,幾乎沒有什麼人事關係,有的就是一大堆信件……」

  在愛因斯坦看來,人生道路是孤寂的。他就是在孤寂的道路上度過的。他于30年代初定居在普林斯頓這個老古董的地方,這裡有19世紀仿哥特式學派的建築群。他在這個離鐵路主線兩英里的地方住了22年,有一個著名的高級研究所設在這裡。愛因斯坦對這個地方作了這樣的描述:「普林斯頓是一個奇妙的小地方,一個古怪的、專講客套的村莊,裡面住的都是些趾高氣揚的小神仙。不過,由於擺脫了某些社會習俗,我得以為我自己創造了適於研究,不受干擾的氣氛。」

  在夏季過去之後,我們的優雅的普林斯頓又會再一次染上它那溫室般的學術氣氛。1937年6月愛因斯坦在一封信裡寫道:「我現在像個老光棍似的,住在綠蔭叢中的一間漂亮的小房子裡,還是以昔日的喜悅努力鑽研問題。」在德國的時候,他也不時地一個人住在一個鄉村別墅裡,過上幾個星期,自己做飯,就像過去的隱士那樣。1929年給貝索的信中描述這種生活。1933年3月到比利時也曾避居海邊農村。總之,「孤獨地生活在鄉下」,這句話對於愛因斯坦確實是一個生動的寫照。

  但是,愛因斯坦的孤獨並不是與世隔絕。他是在孤寂的道路上向科學方向衝鋒陷陣。他心裡卻裝著人類。他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作了極其深刻的表白:

  「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是多麼奇特呀!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作一個短暫的停留;目的何在,卻無所知,儘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後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地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正因為愛因斯坦認為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因而,他認為科學家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專業知識可以使人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一個人如果對美和善缺乏鮮明的辨別力,那末,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隻受過很好訓練的狗。愛因斯坦主張對青年學生就應該這麼去教育。他認為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把為社會服務作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的能夠「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每個學生對人類共同創造的科學文化遺產,都應當「領受它、尊重它、增進它,並且有朝一日又忠實地轉交給你們的孩子們」。這樣,「你們就會發現生活和工作的意義,並且對待別的民族和別的時代也就會有正確的態度」。他認為,「對於學校來說,最壞的事是,主要靠恐嚇、暴力和人為的權威這些辦法來進行工作。這種做法摧殘學生健康的感情、誠實和自信;它創造出來的是順從的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