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安徒生 | 上頁 下頁
二四


  1833年10月18日中午時分,安徒生來到了羅馬。他似乎覺得自己就出生在這裡,現在回到了家裡,他的丹麥同胞——克裡斯坦森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他們以前並不相識,但安徒生的抒情詩使他們接近起來了。克裡斯坦森帶他去見雕刻家伯特爾·多瓦爾生,這位僑居在這兒的著名雕刻家正忙著創作他的淺浮雕「拉斐爾像」,拉斐爾正在寫生,愛神為他拿畫板,同時遞給他芙蓉紅(這是他早死的象徵),手持火炬的守護神悲哀地望著他,勝利女神在把一頂花冠往他頭上戴。

  這位雕刻家還搜集了許多名家畫像,準備送給自己的祖國丹麥。他們談藝術、談自己的生平,談得十分投機。多瓦爾生小時候吃盡了苦頭,穿過大的木頭鞋,省下一點點午飯送去給在造船廠做工的父親吃,他父親在那兒做木雕匠工。他親眼看到一塊塊木頭在父親的刻刀下變成一個個雕像,……他也學起雕刻來。生活中的種種辛酸味兒,不知嘗了多少,但終於達到了目的。他為人是那麼直爽,待人是那麼真誠。所有這一切和安徒生是多麼相似啊!

  多瓦爾生聽說安徒生的作品在國內受到一些人的惡毒攻擊,憤憤不平地說:

  「哥本哈根的這些哲人就是這麼個德性,他們越是不懂藝術,就越要挑別人的毛病。要是我留在那兒,我的情況也不會好些,他們甚至不會准許我設置一個模特兒。他們總想教訓年輕的作者。你不必理會他們。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你一腳一個足印,只管往前走吧!」

  安徒生把《亞格涅特》念給他們聽。

  「我很喜歡作品的真實感情和許多富有詩意的場面。」多瓦爾生說,「而主要的是,這一切都是丹麥的,是我們的,一切都那麼親切,就像我在國內的森林中散步,看見丹麥的湖光山色似的親切!」

  羅馬的氣候,像丹麥國內最美的夏季一樣。安徒生和藝術界的幾位朋友一起出去旅遊。他們在鄉間閒逛了一個禮拜,這是安徒生度過的最幸福、最愉快的時刻。他們穿過了意大利台伯河東南的大平原,經過了古代的墳墓和風景如畫的溝渠,向阿爾巴尼亞山區前行。前面的群山像藍色的波浪高低起伏,空氣透明,景色十分迷人。

  他們參觀了蒙特波齊奧的一口發出回聲的井,那聲音十分好聽,仿佛隱藏著音樂的源泉。據說作曲家羅西尼曾在這兒譜寫了歡樂的凱旋曲,而作曲家利尼則從這兒揮淚向全世界奏出憂傷的曲調。

  他們還興致勃勃地目睹了鄉間風習。他們瞧見一列送葬隊伍,兒童們拿著紙號跟著靈車跑著,搜集僧侶們的小蠟燭滴下的蠟油。教堂鐘響後,男人們玩起意大利豁拳來,姑娘們在手鼓伴奏下跳起薩爾塔列洛舞來。安徒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歡樂、美麗的送葬場面。

  安徒生等四人返回羅馬過聖誕節。對他來說,沒有哪個聖誕節像1833年聖誕節這樣喜氣洋洋,晴朗明媚。他們四人約了些朋友一起在競技場附近一家別墅花園的一間大屋子裡過節。這些畫家、雕刻家、詩人,只穿一件襯衫,在溫暖的陽光下,紮一些花環和花冠,把一棵果實累累的大桔子樹當作聖誕樹,各自獨出心裁地備了一份禮物,以獨特的方式贈送禮物,詩情畫意,玩得十分痛快。

  聖誕節後安徒生收到國內寄來的一封信,裡面附了一篇對他的詩劇《亞格涅特》的評論文章,這篇文章以教訓的口氣說他表現出「反常的敏感和孩子氣」,要他「多一點大丈夫氣概和力量,少一點孩子氣、怪癖和傷感」。這篇評論和其他更加刻薄的評論,使他沮喪到了幾乎絕望的地步。是否有人對他這發自真心的詩作說句公道話呢?有,有一個人,即拉索埃夫人,她在給安徒生的一封信裡說:「我必須承認《亞格涅特》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但有的人想把它中途拉下來,卻是存心不良的。這長詩中有許多美好的動人的東西,但我認為你在處理那個主題上犯了一個大錯誤。亞格涅特是個輕浮的人,我們可以盡情地看她,但不可以接觸她。你很輕快地處理了她,你用一些粗俗的人物包圍了她,而且使她的圈子小得沒有活動的餘地。」

  惟有這封信說了善意的、鼓勵的話,雖然信中對主題的處理提出了批評,但這種予人為善的批評是叫人很好接受的。

  正當安徒生因國內對他的不公正批評而悶悶不樂時,傳來了他母親去世的噩耗。母親,親愛的母親,你的一生多麼不幸啊,窮了一輩子,我又不能消除你的窮困,而且不在你身邊。安徒生十分悲痛。他哭了,哭得那麼傷心。他由母親又想到自己的遭遇。他想到:他那麼愛人們,誰給他說句公道話,他都要感激不盡。可是,人們為什麼卻不愛他呢?國外的人稱讚他的作品,國內的人卻為什麼非把他踩在腳下不可呢?他傷心地淚如泉湧。母親是多麼愛他的啊!我未能使她晚年幸福而無憂無慮,她卻相信我已經成功,她就是懷著相信我已經成名了的心情死去的。多麼偉大、無私的愛啊!

  有一天,安徒生在一家咖啡館裡碰到詩人赫茲。他是經巴黎到這兒來的。赫茲過去猛烈抨擊過安徒生,這次見到他,非常親熱地和他握手和交談。赫茲發現安徒生很憂傷,就極力安慰他。他提請安徒生不要忽視嚴厲的批評之後說:

  「我喜歡你對大自然的描寫,在這之中特別顯露了你的幽默。至於其他的作品,我相信那一定是對你的一個安慰,那就是:幾乎所有的真正的詩人都經歷過和你同樣的危機;在暫時的苦難之後,你會開始意識到什麼是藝術領域的真理。」

  這出自內心的話,表達出一種多麼親切的同胞情誼啊!過去他們是仇敵,現在成了親密的朋友。

  狂歡節後,安徒生離開羅馬去那不勒斯。赫茲和他同行。到達那不勒斯時,正趕上觀看維蘇威火山大爆發。安徒生後來在自傳中詳細記述了火山爆發的壯觀景象。

  「溶岩像從一棵煙霧彌漫的松樹中噴射出來的長長的火帶,不斷地向陰暗的山下傾瀉。

  「……有一條曲折的路穿過葡萄園,從一些幽靜的建築物旁邊經過,草木很快變成了不屑一顧的東西。夜晚無限美麗。

  「我們從修道院漫步上山,灰塵沒腳。我的興致極高,大聲歌唱韋斯的一支曲調,首先到達山頂。月光直接照在噴火口上,從那兒升起一股漆黑的煙霧,無數火紅的石頭被拋向空中,又幾乎是垂直地掉下來。山在我們的腳下震動著。每次噴火時,月亮都被煙霧遮住,因為那是一個黑夜,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在大熔岩塊旁邊等一等。我們發覺山下的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新的熔岩流從山上噴出流向大海。我們很想到那兒去看看,這就不得不越過新近凝固的熔岩流,它只有最上面一層在空氣中變硬了,裂縫裡都還跳躍著火舌。我們在嚮導帶領下,在那隔著靴底還覺得熱的熔岩流的表面上行走。要是那外皮突然裂開,我們准會落到火紅的深淵中去。我們不聲不響地前進,來到被拋落在一起的熔岩區,在那裡和許多旅客不期而遇。我們從這裡瞭望那正在噴出的滾滾向下的火流——某種燃燒著的粥一樣的東西!硫磺氣味很濃,我們幾乎忍受不了腳下的高溫,不能在那兒多站幾分鐘了。目睹的這一切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我們環視四周的大海,從噴火口發出噓噓的聲音,好像一大群鳥正在樹林中起飛似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