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五八


  會議於1936年11月15日召開。到會的作家和批評家有:阿·阿謝耶夫,弗·格拉西莫娃,姆·柯洛索夫,亞·綏拉菲摩維支,弗·斯塔夫斯基,葉·烏西耶維支,亞·法捷耶夫;從共青團《真理報》來的——依·巴契裡斯和斯·特列古勃;依·巴·費傑涅夫代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朋友們出席會議。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書記葉·勒·法因別爾格擔任會議主席。

  幾位著名作家綏拉菲摩維支、法捷耶夫、柯洛索夫、評論家巴切裡斯先後發言,一致認為《暴風雨所誕生的》這本小說「寫作技巧提高了」或「大有提高」,稱他為「真正屬￿藝術家之列」,「這樣的藝術家在我們的文壇上是少見的」。

  另有些作家、詩人、評論家談了小說的不足之處。但是,他們共同的意見是《暴風雨所誕生的》這部小說,已經不是出自一個剛剛開始寫作的作家之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勝利。

  最後,奧斯特洛夫斯基感謝會議的參加者,並指出批評還應該「更尖銳些」:

  「一般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錯誤,就是天才也是如此,然而集體總是更聰明些,更強大些。」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誠懇地感謝參加小說討論的同志們。在結束語中,他向共青團中央提出了允諾,一天工作三個單元,一個月之後完成新作。同志們表示反對,建議他珍惜身體,早日恢復健康——大家都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遷到索契後病情的嚴重程度——但是他不想聽這些。他開玩笑地回答說:「工作能給我治病。」

  他感到十分高興,這天夜裡久久不能入睡。因為他的作品沒有被淘汰,大家信任他。

  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加工」手稿。

  在他面前擺著整整十二章需要修改的小說手稿。立即打了一份清楚的稿子。助手們大聲地、一張接一張地朗讀,尼古拉根據朗讀改稿;有時一個地方要他們反復朗讀,充分斟酌或推敲,有時刪去一部分,有時全部刪去。稿子最後校閱後,便交給拉婭。她把它拿到隔壁房間去打字。除打字員之外,還有一些人在飯廳裡工作,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來說,他們是由志願者和朋友們組成的他的「司令部」,負責校對修改後謄清的稿子。

  尼古拉工作起來如此迅速和果斷,打字員和「司令部」都落在他的後面。每隔10至15分鐘,他按一次電鈴叫拉婭,並交給她一頁修改好的手槁。他想知道工作進行得怎麼樣,打字員出的差錯多不多。

  「基本上沒有差錯。」她回答說。

  「多照看著點,可別騙我。要知道我一定要為爭取好的質量而鬥爭。你們那裡人很多,可能在聊天……」

  把全部修改好的章節裝訂成小冊子送往出版社。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是依·高莉娜。

  就是這樣工作——從淩晨到深夜——整整幹了一個月。一個月,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親自制定的「加工」小說的期限。這是苦幹的一個月。

  他們這些親人都知道,尼古拉並不只是為自己規定了期限而心急如焚。有時候,大家離去後,家人圍成「一個小圈子」,他說:

  「要抓緊,拉尤莎,應刻不容緩!」

  拉婭無能為力說服他,但是,「刻不容緩」這句話使她產生一種無可名狀的壓抑……

  他緊張地工作著。大家輪流在他身邊工作。人們經過8小時的緊張工作,面帶倦意回去休息,而奧斯特洛夫斯基卻仍在工作。一晝夜之內,他連續工作18小時,夜裡他還在考慮修改意見。早晨,當助手們到來時,他仍不放過一點多餘的時間去思考問題。

  1936年12月14日,小說第一卷全部脫稿。在重新打好的稿子的第一頁右上角寫著這樣的批語:「最後完稿」。把標有這種記號的稿子送到出版社。然而,編輯在稿子上竟改動了約300多處。小說第一版用這樣的修改稿出版了。

  該書以後的再版都是由作者親自校訂和「最後完稿」的。

  死神卻阻礙奧斯特洛夫斯基寫完這一切。

  但是,他終於完成了第一部。

  的確,他沒有能等到這本書的問世:當書稿在印刷廠排字時,他與世長辭了。

  獲悉奧斯特洛夫斯基去世的噩耗後,工人們不換班地工作著,決定使這本書在送殯的那天出版。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親屬終於在送殯的那天收到了第一本志哀的出版物《暴風雨所誕生的》,書上有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紀念題詞。

  這天是1936年12月26日,即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逝世後的第四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