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四六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一直對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進行加工修改,這一工作一直繼續到他的生命最後時刻。

  當小說第二部在《青年近衛軍》莫斯科出版社問世後準備再版時,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單獨地反復檢查,重新校閱小說的第一部。

  1934年4月19日,他把這件事通知了《青年近衛軍》雜誌社編輯部秘書索娜·斯捷西娜:

  「為了再版,我在校第一部:為語言的純潔而鬥爭。一切有意的粗俗之詞統統刪去。

  同年春天,文藝界廣泛討論阿·馬·高爾基《論語言》的文章——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將這篇文章視為行動的指南。

  「我掀開我的小說的第一部,重新閱讀了某些熟悉的章節——高爾基這個語言繪畫大師的文章,開闊了我的視野;我看到我的作品的不足之處,許多話是多餘的,裝腔作勢的,要不吝惜地把它刪掉,小說若能幸運再版,這類東西決不能再讓它出現。」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爭取語言的純潔》一文中寫道。這篇文章發表在1934年夏天出版的《青年近衛軍》雜誌上。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對小說新版正文加工後,不僅富有了語言美學的特點,而且大大增添了文學色彩,再度檢查了某些事件和情節的思想性。

  尼古拉瞭解到小說正在譯成波蘭文,便增添了一些描寫波蘭人參加共同鬥爭的情節。

  與此同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在烏克蘭出版。1934年7月,哈爾科夫《青年布爾什維克》出版社出版了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一二兩部的單行本。這本書正值慶祝烏克蘭共青團成立十五周年紀念日時出版的。

  在第一次的烏克蘭文版的裡封上,我們讀到以下字樣:

  把我的書獻給培育我的烏克蘭共青團組織。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迅速把自己的高興告訴在莫斯科的卡拉瓦耶娃:

  「我的新聞:7月11日,在基輔召開了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紀念會……會議和共青團的節日度過得格外活躍,情緒高漲。烏克蘭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青年布爾什維克》出版社正好趕在這個紀念日出版了烏克蘭文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該書是兩部合成一冊出版的,裝幀異常精美。這本書分發給出席會議的500名代表……」

  《青年布爾什維克》出版社主編為這本書的出版耗去了不少心血,而後,出版社社長克·德·特羅菲莫夫校訂了第二版,稍晚些日子又校訂了這本書的烏克蘭文版的第三版。

  的確,這本書在烏克蘭的銷路是驚人的。人們喜愛這本書,兩年之內再版了三次!

  烏克蘭第三版裝幀更為講究:部分印數——飾為銀色封面,封面上有柯察金的淺浮雕像,浮雕像是深色的,是超級賽璐珞製成的。直到今天為止,都還沒有見過這樣的出版物,奧斯特洛夫斯基把這本書放在自己身邊,只要有人來看他,他一定要把這本書拿出來給人家瞧瞧。

  應該說,1934年在烏克蘭出版的這本書正文手稿是直接從作者手中獲得的,幾乎未加修改。就這樣,書中首次出現的一些有關生命的涵義的話,後來似乎已成為這本小說的標誌和全世界千百萬讀者的天誡。

  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當時還沒有充分修飾潤色這些話。

  根據收藏的手稿可以看出,奧斯特洛夫斯基對這些格言所下的功夫。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賦予每個人只有一次。應該這樣度過它: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只為了『我』,只為了自己的肚皮和瑣碎的生活而羞愧。在臨終之前能這樣說,整個生命和所有力量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共產主義理想而鬥爭。」

  烏克蘭文版中,這幾行字是這樣寫的。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賦予每個人只有一次。應該這樣度過它: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卑賤和碌碌無為的過去,僅僅為了自己而羞愧。在臨終之前能這樣說:『整個生命和所有力量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爭取共同的事業而鬥爭。』」

  但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對這樣的校訂並不感到滿意。1935年又恢復這段正文。從烏克蘭文本刪去了「僅僅為了自己」幾個字;對「為共同事業而鬥爭」幾個字,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改為這樣一句話:「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1935年,小說在莫斯科出版時,編輯最後完稿時,保爾的獨白是這樣的: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為小說新版不倦地加工,促使人們提出一個重要的原則性問題: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文的哪一種方案被認為是典範的?這一問題並非無聊的:甚至多少年之後對這一問題還可能有爭論。因此,可以清楚地和毫不曖昧地回答這一問題。

  就這樣,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到1935年已經出版了六次。

  每出一版,正文都要重新校訂一次。幾個不同的編輯部都是這樣做的。為了避免今後的分歧,奧斯特洛夫斯基決定拿出一個最後完稿的正文,準備出版普及本。為此,他和《青年近衛軍》出版社編輯依·戈裡娜一道重新校閱手稿。1935年,《青年近衛軍》出版社以這種形式發表了普及本。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稱這一版本為「第三種俄文版」,並建議小說按這個版本印刷出版。

  關於這一點,1935年5月23日,他在給米·紮·芬克利什金和茨·勃·阿別茲加烏斯的信中這樣寫道:「編輯戈裡娜來了,我和她一起校訂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全部手稿,第三版普及本能出十萬冊,我就心滿意足了。」

  異乎尋常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這部小說的莫斯科第三次印刷的首版普及本時,去掉了一系列情節。他寫信給哈爾科夫的克·德·特羅菲莫夫,請求在當務之急的烏克蘭文版中刪去相應的地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