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上頁 下頁
一一


  她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之中,一時竟忘記了今天更加艱苦的日子……當望著被病魔困在床上的自己的小兒子後,她停止講述關於米佳的痛苦遭遇,用爽朗愉快的聲調開始追述她的科留斯卡是怎樣成長起來的。「科裡亞自幼酷愛學習。他年滿四歲後,就經常與兩個姐姐在一起,尤其是準備功課時更離不開姐姐。有時在教師的同意下,姐姐把他帶到學校,同坐在一張課桌旁。他一動也不動地坐著,貪婪地領會課堂上所講的東西。就這樣,他漸漸學會讀書。」

  當時在1926年,也許稍晚點,拉婭常常向她詳細打聽尼古拉童年的情況。根據奧列加·奧西波芙娜的敘述來判斷,科裡亞是個活潑的、多愁善感的孩子,能夠自己管理自己。他整天整天地坐在池塘邊,有時釣魚(偷偷地躲開地主,因池塘屬地主所有)。他還常坐在池塘那裡看書。由於孩子機靈過人,什麼東西也休想從他眼睛裡溜走。他目睹了農民、工人以及他們子女的沉重勞動,他們在地主老爺的土地上幹活,終日累得疲憊不堪。他仇恨洋洋得意、橫蠻傲慢、鄙視貧苦農民的、腦滿腸肥的地主的少爺和小姐。這個孩子較早地知道了生活中這種不公正的現象。

  「有一次,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兒童的做法報復了地主一下。一些農婦到管家那裡去請求付給她們幹完活的工錢,但遭到了拒絕,婦女們只得含淚而去。

  「科裡亞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召集了自己的朋友,選擇了一個沒有人的時刻,朝地主的賬房投了許多石頭。「科裡亞感到格外高興和滿意,連忙跑回家去,」奧列加·奧西波芙娜回憶道,「我還沒有來得及和他談一談,管家便飛奔而來,撲向科裡亞,用拳頭揍他,我用身體擋住孩子。『這個小流氓把賬房的玻璃全都給打破了!』瘋狂的管家叫嚷著。當只剩下我們娘兒倆時,我問科裡亞:『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要讓他們以後不敢再欺侮大家!』」

  從奧列加·奧西波芙娜的故事中,使人清楚地看到,小時候尼古拉在個人親身經歷中就培養了階級覺悟。童年時代,他父親阿列克賽·依萬諾維奇的故事對他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影響。關於這些,拉婭還是後來從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賽耶夫娜的回憶錄中瞭解的:「冬天的夜晚,父親講述戰鬥進軍的故事和俄羅斯戰士的英雄主義……我們聚精會神地聽父親講述一次發生在杜勃尼亞科山下,普列夫納附近的舍普卡戰役。這是科裡亞從父親那裡聽到的第一個關於革命鬥爭的故事。父親服役後在彼得堡住了幾年,在海港謀了一個通訊員的差事。當時他和許多大學生住在一間房子裡,並在那兒遇到了一些革命青年。」

  1910年,當尼古拉滿了6歲時,他被送到教會小學讀書。1913年,他在該校畢業,並榮獲獎狀。

  1914年,當帝國主義戰爭爆發時,10歲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和父親住在圖裡亞村。在村裡,阿列克賽·依萬諾維奇客居在親戚家。科裡亞有時去放馬,有時和孩子們一起去值夜。後來,邊境地區的居民開始疏散。科裡亞在這裡目睹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到處是被敵人破壞的房屋,到處是火災,無家可歸的難民絡繹不絕,川流不息。裝有士兵的軍用列車到西部去接運難民。

  正值深秋,奧斯特洛夫斯基全家遷到了舍彼托夫卡。父親和季米特裡到鐵路機車庫上班。

  「雖然當時條件非常艱苦,科連卡①非常想上學,我和米佳決定滿足他的要求。於是,在第二年他便進入了舍彼托夫卡中學,這是個只有兩個年級的學校。但他在該校沒有學習多久,因為擔任神學課程的教師阿克裡莫夫斯基神父不喜歡他,是由於他提出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問題,否認了『上帝的學說』。科裡亞被學校開除了。怎麼辦呢?應該給他找個工作。當時找個合適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在熟人的幫助下,決定去找車站食堂的掌櫃。他在那裡找到了一個在廚房燒鍋爐的差事。我想科裡亞也許能在那裡混飯吃。但是並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樣。每天有8至10小時的繁重勞動。值夜班、打耳光、打後腦勺折磨著他……」

  後來,尼古拉也親口對拉婭講過:

  「就是這樣的職業,很少有人說過『繁重』:把這個拿來,把那個拿來,快點,快跑——這種生活我在地下室總是看得清清楚楚,像從地下室的窗戶裡看到行人們污穢的腳一樣。有多少個頹廢墮落的人從我的跟前溜過去——真可謂數不勝數……多少次人侮辱人的可怕場面映入了這個食堂『小幫廚』的眼簾……然而,這種恐怖和可惡的東西我見得越多,一種觀念就更深刻地刻在我的腦際:『人們不會永遠這樣生活下去,他們終將會忍無可忍……這絕不是人的真正生活……』」

  惟有讀書能夠使尼古拉離開周圍環境。他喜歡閱讀描寫英雄和為人類幸福而鬥爭的書。他懷著極大的興趣讀完了艾捷爾·伏尼契的長篇小說《牛虻》。這本書描繪了為自由而鬥爭的意大利偉大的戰士加里波的的故事。

  「除了書外,我什麼都不喜歡。」後來,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為了讀到書,我準備作出一切犧牲。在廚房當『小幫廚』時,為了讓小報童給我搞到雜誌和報紙讀(利用夜間短暫的休息時間),我寧可把自己的午飯讓給他們吃。」

  尼古拉的哥哥季米特裡·阿列克賽耶夫回憶這段生活的情況時說:

  「尼古拉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欲……但是,上哪兒去弄書呢?尼古拉卻找到了書源。每天有十次列車經過舍彼托夫卡車站,其中大部分是軍用列車。當士兵們下車後,一旦整隊開赴前線,在這些戰士中間可以經常看到尼古拉。書引起了他的興趣——『有誰會給他呢?』有時有人給他書,有人給了他雜誌。就這樣,他為自己的『圖書室』搜集了近兩百種各種書籍雜誌。他把這些書收藏在家裡的小閣樓上。他做了幾個小書架,把自己這些珍貴的書擺放在書架上,他從軍需倉庫弄到了一些泡泡紗做了幾個書簾,把這些書遮住……他在那裡和書度過了不少夜晚……媽媽也被書吸引住了,他常把這些書讀給媽媽聽……」

  從尼古拉的故事中拉婭知道,他所讀過的書中的主人公並非經常能吸引他,他常以童貞的想像給作者「糾正」,以主持公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