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迪生傳 | 上頁 下頁 |
六〇 |
|
他又從頭做起,反復試驗,尋找電池毛病之所在。他仍不顧休息,不分晝夜,不問寒暑地幹。到1905年夏天,試驗記錄簿上的新數字已經是10296次。這年冬天,他患了一種叫乳突炎的病症。在這場疾病之後,他什麼也聽不見了。 1906、1907年過去了,成功的希望似乎仍不大。有人舊話重提,暗地嘀咕道:「要解決不用鉛製造電池的問題,恐怕是無法可想的了。」他聽了冷笑一聲,說:「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要是你果真弄到了無法可想的地步,那也只能怨自己是笨蛋,是懶漢。」 正是由於這種「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頑強精神,愛迪生才能歷盡艱難,信心百倍地堅持到底。 這時他們所要探尋的材料之一就是鈷。當3位地質學家在北卡羅來納的夏洛特發現了鈷以後,愛迪生決定親自去看一看,於是他帶著兒子查爾斯和另外3位助手,分乘兩輛懷特牌蒸汽車從奧蘭治出發直奔夏洛特,那裡沒有旅店,他們就搭起了帳篷,這頗似30年前愛迪生觀看日蝕的旅行。 在電池推進市場之前,愛迪生解決了許多極其複雜的技術問題,其中最困難的就算是鎳片的製作了。這種鎳片只有兩萬五千分之一英寸厚。在愛迪生看來,薄度是電池成功的關鍵。製造出適用的薄片是一種技術上的成就。拜倫·範登比爾特曾敘述過愛迪生製作鎳片的情景: 「起重架吊著10只旋轉的銅制滾筒,輪換著浸入銅——鎳電鍍池,每鍍過一次就噴一遍水。5個小時中,這種輪換電鍍共進行了125次。接著,就從滾筒上剝下250層0.0075英寸厚的銅鎳合成物,然後把它切成1/16英寸見方,用化學液體溶去銅 (先置入含有微量氧化劑的水化氨之中,再置入飽合硫酸鎳溶液)。以此獲得的薄片被沖洗乾淨,放在離心機上,由蒸氣線圈烤幹。這種膜片薄得可以飄在空中,一蒲式耳只重4.5磅,而鎳的比重卻是水的8.9倍。」 著手研究的第10年,即1909年,愛迪生終於製成了一種相當理想的鎳鐵鹼電池。到1910年,就投入了大規模生產。這種蓄電池的成績的優良出乎他助手的意料,那時有一個助手說道:「秘密之鳥必須高---鬥刹拍芴穎苣搶先說牧隕洹!*愛迪生的電池有許多用處。用薄鎳片製成的蓄電池充一次電可使汽車走100英里,而一般鉛蓄電池只能供走50英里。而且,這種電池也不會因過量充電或連續放置不用而損壞,壽命相當於鉛電池的數倍。因此,在一段時間裡,電車幾乎要成為汽油車的主要競爭對手。 鎳鐵電池對於潛艇之用,尤為特別適宜。這是愛迪生在試驗之初未曾預料到的。當時軍事家不完全深信潛艇能夠助戰,因此意見分岐。只是人們公認:艇一下沉後,實感設備不周。當艇浮時,由內燃機關推進之,艇內空氣可使流通。在艇沉時,改由電動機推進,即無從得外方空氣。須借鋼筩內縮壓純空氣以為援。更設複雜機械,以抽出艇內污濁空氣,重新濾清和冷卻,並增新鮮空氣,然後送回,供人呼吸。但仍不能去除鉛板硫酸電池的毒氣。 艇內電池生電流,供沉時鼓動電動機以轉動推進車葉之用,又供附屬電動機控制魚雷以及駕駛、抽水諸需。當陽板發生氧,陰板發生氫,兩種氣泡升至電解物溶液頂,穿過電瓶的出氣口而逸,各挾微量硫酸與俱。及泡破裂,或蒸發,而硫酸成煙霧。初生煙霧時,人沒有什麼感覺;當煙霧生多時,船員喉痛開始咳嗽,日久對肺心有損害。若遇咸水沾及電池,又生氣,危害極大。此外附屬費,維持費巨大。因此,須特製包鉛牆以護房屋,及襯鉛管以通氣。此外尚多其他特別裝置。 鎳鐵電池不用敞露氣門,而用有蓋氣門。須池內先加大壓力,足以擁開該活瓣,始能從氣泡外逸。即使外逸,氫氧化鉀系極佳消毒劑,絕無可虞。但為潛艇專用起見,愛迪生又特加機件,使氫氧化鉀完全脫離氣泡,用時不用鉛牆等保護物。雖經最嚴格的試驗,也無意外,愛迪生認為電池必能持久。 愛迪生式蓄電池也宜於無線電廣播收音之用。但需另換特別裝置。據說,壽命超過任何無線電蓄電池3至6倍。 蓄電池還被用於火車、輪船,代替遠離發電廠的電力,例如遠離城鎮的農場。 蓄電池的確大有用處,直到今天,人們還在使用這種蓄電池。 愛迪生的一個朋友曾經說道:「如果愛迪生的一生事業只在於蓄電池的試驗,研究的工作,那麼我們還是應該說他不僅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發明家而是一個大偉人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