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迪生傳 | 上頁 下頁 |
五六 |
|
※八 「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 任何困難都有解決的辦法。我極端重視由鬥爭得來的經驗,一個人要先經過困難,然後踏進順境才會覺得受用、舒服。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在研究有聲電影時,愛迪生就已經試探性地著手了一項他從未接觸過的巨大事業。1891年,他發明了「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採礦事業。不幸的是,這項工程為愛迪生造成了很大虧損。然而,雖說採礦事業失敗了,但它卻成為愛迪生迎合國家需要的典型例證。亨利·福特曾經表示,他的大規模生產原理就是從愛迪生的粉礦廠佈局中獲得啟發的。 愛迪生從篩礦廠回來,一方面從事水泥的製造,一方面研製新蓄電池。他一日一夜就繪製出新水泥廠的圖樣,設計十分周全,其後十年沒有重大增補。他在興建水泥廠時,製成了原料機、加細碾機,設計了長窯,1909年獲得專利權。1910年愛迪生水泥公司居全國第5位。愛迪生製造蓄電池時也同發明電燈一樣,常常是徹夜不眠,試驗5個多月達9000餘次。製成後他在西奧蘭治3英里外設廠進行生產,頗受歡迎。 愛迪生還利用空閑時間對直升機進行了研究。 §「又學到了一門學問」 無論什麼人,在一生中都難免有失意的時候,而愛迪生的一生,雖然有輝煌的成就,但他也有失意的時刻,如礦山事業的失敗。那麼,有關這件事的原委是怎樣呢? 鐵是一切工業的基礎。造船、建大樓,還有鐵橋和機械等,鐵的用途可說數不盡,隨著文明的進步,鐵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多。 1880年愛迪生為電車的發明開始做準備的時候,曾帶了幾位同事到長島一帶進行調查旅行。因為他聽說這地方有很好的鐵砂層。到了長島,果真如此,數十公里的海岸到處都是鐵砂,使他大吃一驚!「這麼多的鐵砂,棄置不管未免太可惜!用磁力來分砂和鐵,可能得到幾十萬噸的鐵呢。」 愛迪生在長島海灘發現了一片黑沙之後,做下了詳細的筆記,並描繪著這一工程的草圖,思索著建立這種企業的可能性。他把黑沙樣品帶回了實驗室。在實驗中發現,細微的黑色沙粒可以被吸附在磁鐵上。在90年代初期,向東海岸煉鋼業提供鐵礦石已出現了障礙:如果使用西部藏量較少品位較高的鐵礦石,就要償付巨額運輸費用;在東部離鋼廠較近的礦山裡,只能找到低品位礦石,因而在使用之前也必須經過耗資甚巨的精選過程。愛迪生在瞭解到這點之後給自己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將粉碎的礦石通過磁鐵把礦粉和雜質分開呢?事實上,這種實驗曾經進行過不止一次,每次試驗都因為機械裝置的限制而失敗。但是,愛迪生覺得這正是應該迎擊的問題。 1880年,他提出了一份磁鐵檢礦機專利。 1881年,愛迪生在長島的南岸建起了一座試驗工廠。開始工作沒多久,有一天颶風突然來襲,幾小時內礦石搬了家,工廠因之被拋棄。其後,他又在羅德島建起了第二座工廠,該廠生產了1000噸精選礦,但仍達不到質量標準。愛迪生死了心,回到研究所。只是在1884年公司合併以後他獲得了進行大規模研究的時間和資金,才具備了重返這一領域的條件。 由於工業各部門的發展,鋼鐵的需求量大大增加。1860年,鐵的年產量不足100萬噸,到1900年提高到1378.9萬噸。鋼的產量激增,在1874年和1882年間,由於採用了英國人柏塞麥的煉鋼法,煉製的鋼由19.1933萬噸躍至169。645萬噸,1870年美國鋼的產量遠不及英法兩國,但到了1890年,就超過這兩國了。當時紐約的尚普蘭湖區的主要鐵礦和賓夕法尼亞東部的礦地的生產都不能滿足工業的需要。 由於美國需要大量的鐵,愛迪生決定進行鐵礦的經營。在行動之前他作了大量調查,詳細地搜集了有關資料。那時,他已製造出一種特別靈敏的磁鍼,如果地下有相當量的鐵礦,那磁鍼就會傾斜下來。他已作過試驗。有一天他正走在一座山上,發現磁鍼傾斜得非常厲害,這說明這座山的底下一定藏有大量的磁性礦石。 於是,他派遣一群年輕的助手攜帶了那種磁鍼到各地去進行調查,結果在新澤西州北部塞塞克斯郡發現了一座很有希望的鐵礦山。 愛迪生花錢買下了這塊無人居住的森林,建起一個新型的礦村。在這片3000英畝的地皮下,儲存著2億噸低品位鐵礦石;在另外一塊1.6萬英畝的地皮下,有10億噸低品位鐵礦石。愛迪生說:「僅僅這幾英畝土地,就可以向包括出口在內的美國鋼鐵業提供足夠使用70年的礦石。」他在1892年4月樂觀地估計,「不出七八年,我就可以每年生產價值1000——1200萬美元的礦石,每年淨賺300萬美元。」 他在那裡設了一個總廠,副經理是馬洛利。約翰·蘭道夫(John T.Randolph)為秘書。 起初,工人們因為礦地的膳宿設備不完全,都不願留下工作。愛迪生便分析了這種困難的原因。「如果我們要把工人留在這裡,那必須使它有吸引工人的地方。我們應該建造一些屋子,把自來水管和電燈裝設起來,以低價租給他們。」 他立即設計了一所小屋的圖樣,50幢房屋在很短的時間裡便建成了。於是他們便在紐約各報紙上登載廣告,招收工人,並且描繪那裡住所的舒適情況。不久便有650多人前來應徵。他們在那邊組成了一個新的市鎮,取名「愛迪生鎮」。 買進礦山的愛迪生,不用其他礦山所用的選礦法,而採用大規模的新方法。在設計與建造的過程中,他認為,應該儘量取消手工勞動,粉碎巨石最初應由機器完成,並在其他各道工序中使用傳送帶。 關於愛迪生在礦地的活動情形傳說很多。有一次他叫一個工程師設計一種機械,他收到了3張圖樣,但沒有一張是滿意的。那個工程師說道:「這太不好了,我們沒有別的方法想了。」愛迪生沒說什麼,在他星期六回奧蘭治時他在那位工程師的書桌上留下一大堆的圖樣。「愛迪生式選礦機」完成之前,他已試驗過近50種機械,做了又改,改了又做,到最後完成,已經花費了將近3年的時間。當時除了蒸汽鏟,發動機,發電機以外,其餘的機器都是愛迪生親自設計製造的。 愛迪生的選礦法,是在鐵礦的腹部開一個70公尺的橫洞,裝置炸藥,一次就可爆出35萬噸的鐵礦。他挑選了兩組工人,每組5人,負責每天炸裂礦石。如何將這些鐵礦石粉碎呢?愛迪生設計的結果,機器的心臟部位就是幾隻巨型壓輥。壓輥上帶有凸凹齒,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飛快旋轉。6噸重的大礦石被送進壓輥,立刻就碎成人頭大小的石塊,接著由傳送帶傳到下一組繼續粉碎。這樣,經幾道碾壓,礦石就變成了粉末,然後通過480塊磁石進行選擇,每經一道工序,礦粉就得到一次精選。 這種碎石機只有在看到它的形狀,聽到它的響聲後才能明白它的龐大。「站在這機器的旁邊,耳朵也許會被那雷擊似的聲響震聾。眼見那些巨大的石塊被軋成小塊,有時半噸多重的石塊會被拋至空中,高20尺至25尺,在這樣巨大的動作之前看的人的心情一定會被這種偉大的景象所淹沒而感到自己的渺小了。」 為了更有效地經營採礦事業,愛迪生還建造了儲存礦石的倉庫,新澤西鐵路的支線延長到愛迪生礦山下,終點站就叫「愛迪生站」。 愛迪生也建造了一座獨立的礦粉加工廠,以每秒鐘一塊的速度生產礦粉磚。所有這些工作,愛迪生都是親臨現場指導,有時甚至不顧個人安危,他曾經兩次險遭不測。愛迪生回憶說:「正當我站在機器旁進行試驗時,一隻墊圈斷了,彈簧把鐵棒嗖地彈到了天花板上,又從離我鼻子一英寸的地方落在工作臺上,穿透了兩英寸厚的木板。正像人們說的,『差一吋就喪了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