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迪生 | 上頁 下頁
四七


  六

  在愛迪生的各個實驗室裡,對整個研究工作都系統地作了記錄。許多年來,積累了大量記載實驗室試驗的記事簿。在有關愛迪生的文章中已公佈過的某些內容,如屬￿愛迪生效應的發現的那些冗長的摘錄(見第八章)表明,對研究工作、對研究工作結果的登記和記錄都組織得非常好。每天在下班以前(有時在晚上),愛迪生就把所有的實驗記錄簿收集起來加以研究,並從這些結果中作出結論:怎樣繼續進行試驗,哪些東西可以認為已經搞得足夠清楚了,而哪些東西應當增補到研究計劃中去。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不好不壞的結果也成了愛迪生停止試驗或徹底改變研究方向的理由。進行極認真的和全面的記錄,是愛迪生實驗室的一項嚴格規定。所有已被我們所瞭解到的這些記錄,只是在不久以前才成了研究愛迪生創造發明活動的財富,是再現愛迪生發明活動進展歷史的豐富而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不難發現,愛迪生實驗室的全體人員的特點是合作得非常好。在發明活動初期,愛迪生的助手和試製人員很少。漸漸地隨著他的研究工作的展開,不僅助手人數在增加,而且素質上也發生了變化:科學工作者、有經驗、有技術的工藝師、設計家等都紛紛前來。他們根據所獲得的資料,研究如何使愛迪生的主要意圖得到實現。助手們在其具體的任務範圍內,能夠而且應當發揮出其創造的主動性,找到獨到的解決方法,但他們不能變動愛迪生給他們的任務。工作是由愛迪生分配的,因為他非常瞭解自己的工作人員,清楚他們中間誰會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愛迪生不允許對內保守「秘密」,但同時又認為透露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的消息是完全不能容許的。

  愛迪生力求最合理地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助手們的能力和愛好,他千方百計地要騰出自己的雙手,以便能夠專心致志地和最大限度地分析和檢查研究工作,表現出來他的首創性和預見性。只有他能夠對各項研究工作實行全面領導。他目光遠大,他比他的任何一個助手都看得遠大。雖然他們幾乎全都與愛迪生同屬一代人,但他們承認他的威望。他的助手中任何一個人考慮的只是部分問題,而愛迪生卻要通盤考慮全部問題。愛迪生沒有把工作分成「小事」和「大事」。他在對發明的深入研製和定型的過程中,使所有每一件東西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他有一股子倔強勁,他不容許他的助手們在工作中把他的指示當成耳旁風。

  同時他不束縛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思想,對各種能改進工作的獨創的和合理的東西都持愛護的態度。他不容許倉促訂制模型,而要求按整個工藝規程製造試樣,以便在樣品上就能一眼看出儀器的作用和外形。愛迪生從來不單單研究某一個問題。在他活動的每一個時期,他都把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於「主導的」工作,而且當時還要做或是處於準備階段,或是處於研究階段的另外一些工作。甚至在1879年至1880年,即在白熾燈研究工作正緊張進行的時候,愛迪生還致力於電力牽引方面的試驗,研究著電機並為磁選礦組織製造工業裝置等等工作。愛迪生本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他也要求他的助手們節省時間快速工作。愛迪生在其各個實驗室所實行的計件工資制,激發起了人們的幹勁,大大提高了工作速度。有關愛迪生為大規模生產水泥而如何設計試驗工廠的資料保存下來了。他對設計圖一氣研究了24個小時,況且這不是草圖,而是工廠應當按它來建築的詳細設計圖。他預見到了連續不斷的工藝過程所必需的一切東西:從原料的運送和粉碎機到成品包裝車間。

  在一晝夜內就制定出了工廠的設計圖,工廠要安裝的設備約長達半英里,其日夜產量要大大超過其他水泥廠。根據這份設計圖建成了工廠,並投入了生產。愛迪生在體力上很有耐性,所以他要求他的助手們也要有這種耐性。在必要時,他就要迫使他們連續不斷地工作許多小時,因此也只能抽點工夫睡覺。長期堅持這種制度很難的,所以為了保持住這種「飛快的」工作速度,就不得不全力以赴。有一些助手離開了愛迪生,但不是因為有時出現這種忙碌,而是因為獨立工作對他們有更大的吸引力。

  但愛迪生的大多數助手卻持另外一些觀點。由於他們瞭解到愛迪生對每一問題的看法總是思路很寬廣,搞清楚了他實現某一原理的想法總是多麼適宜,以及他分配工作又總是如何合理,所以他們就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勞動基本上只是實現愛迪生所提出的任務。所以愛迪生的絕大部分助手在幾十年期間都能不斷地與他一起工作,並經過了卓越的實際鍛煉,從中就形成了一批「愛迪生式的發明家」,是友誼和勞動、快樂和失望使他們與托·阿·愛迪生聯繫在一起。不同時期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過的人中有蘇格蘭人查理·巴切勒,愛爾蘭人詹·亞當斯,德國電工學家濟·伯格曼、濟·舒克爾特、爾·貝姆,塞爾維亞人尼·特斯拉,瑞士人約翰·克留濟,美國人弗蘭克·斯普拉格、威廉·哈默、約翰·利布、愛德華·艾奇遜、阿·肯內利、愛德華·尼科爾斯,丹麥人列·費森登等等。

  七

  愛迪生認為正確地選擇助手是非常重要的。就他的想法來說,要想在技術方面有所創造的工作人員應精通自己的本職工作,應當具有學校所授予的一定的知識修養,而且還應當有由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經驗所形成起來的廣闊的視野,應當具有求知欲和自覺的上進心。他認為,當時所採取的教育制度完全不能令人滿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既往制度的殘餘。愛迪生認為,正式教育常常不能使人提高全面的知識修養和廣闊的視野。相反,它破壞了求知欲,把許多事物的概念弄得模糊不清,與人們的正當的理智是大相徑庭的。最迫切的任務是教會人們思考。新的時代已經來到,新的條件已經展現出來,而知識傳授還像一個世紀以前那樣。

  愛迪生在其日記中抱怨說,他的同時代的學校「把人的腦子裝入了模型砂箱」,不僅不使思維和推理有獨創性,反而力求表明思維和推理的獨創性是沒有必要的。他認為,必須把意識與現實的事物結合起來。愛迪生寫道:如果您沒有見過東西的本身,那您就把各方面都能仔仔細細見的東西看上一眼,這要比您去按照書本的描述研究兩個小時好得多。小孩的思想是很活躍的。為什麼要通過耳朵,而不是通過眼睛使孩子對東西產生印象呢?

  愛迪生當時錄用的助手,正是從那些用不好的(按他的說法)教育手段培養出來的人中進行挑選的。所以當時在這些條件下就需要詳細研究自己的挑選方法,規定自己的選拔標準。未來的助手的最重要的特點是有好的記憶力,因此應當測試所有候選人的記憶力。但這還不夠。還應當注意那個要求工作的人的身體狀況。有材料說,著名的美國電工學家查理·普羅蒂尤斯·施泰因梅茨,是在1889年移住到美國,他首先到「電工技術的麥加」①的愛迪生公司去找工作。但由於他身材不高和氣色不好而未被錄用。3年後,施泰因梅茨這位卓越的研究家和設計家的名聲轟動了整個美國,又過了二三年,他成了電工學家中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①電工技術的麥加——麥加是伊斯蘭教徒的朝聖地,在沙特阿拉伯西部。這裡把在電工技術方面成績卓著,居於領先地位的愛迪生公司喻為麥加,是表示人們對愛迪生公司的崇敬和愛戴。——譯者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