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 上頁 下頁
三〇


  ◎第六章 後赫魯曉夫時期

  (1964年~1966年)

  1964年10月14日,尼基塔·赫魯曉夫被撤去黨和政府的職務,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接替了赫魯曉夫党的第一書記的職務;阿列克謝·柯西金接替了赫魯曉夫的部長會議主席職務。據西方記者報道,赫魯曉夫被指責為把蘇聯與中國意識形態上的衝突變為他本人與毛澤東之間個人的長期不和,他還被指責為過低估計中國科學發展的速度,使中國於1964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中蘇關係的短暫改善

  (1964年10月~11月)赫魯曉夫被撤職之後,蘇中關係暫時有所改善。據1964年10月16日宣佈,毛澤東和中國其他領導人致電:「熱烈祝賀」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並希望「能繼續發展中蘇兩國人民牢固不破的友誼。」1964年11月5日至13日,周恩來和中國其他六位主要的共產黨人訪問了莫斯科,慶祝布爾什維克革命紀念日。訪問期間,他們與蘇聯領導人舉行了被官方描述為「坦率的和同志般的」會談。11月6日,勃列日涅夫在周恩來出席的公開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呼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團結,與此同時,他指出,蘇共將繼續遵循赫魯曉夫的外交政策。

  勃列日涅夫指出,蘇聯領導人認為,加強共產主義世界的團結是自己的責任,他還說,「迫切需要」召開一個由各國共產黨參加的新的國際會議;不過,他沒有提到赫魯曉夫提出的於1964年12月15日召開一個由26個黨組成的籌備會議的建議。他指出,任何一個共產黨或政府都沒有權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其它黨或國家身上;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同形式之間的選擇可以由有關國家的政治條件和經濟條件來決定。勃列日涅夫把蘇聯的外交政策說成是「始終一貫的,不可改變的」,提出把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支持民族解放運動、與不結盟國家合作、和平共處以及「拯救人類免於世界戰爭」作為蘇聯外交政策的主要特點。他提出警告反對「侵略勢力」,並說,只要還沒有達成裁軍協議,蘇聯將把自己的防禦力量保持在盡可能高的水平上。

  赫魯曉夫下臺後的幾周內,中蘇兩黨都互相避免直接攻擊。然而,論戰仍然以間接的形式繼續著。中國和阿爾巴尼亞新聞界攻擊他們是「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蘇聯新聞界維護了過去曾被中國人攻擊的政策。

  1964年11月21日,①《紅旗》雜誌發表了強烈遣責赫魯曉夫的文章,對他的主要指責概括如下:(1)他藉口所謂「反對個人迷信」攻擊斯大林。(2)他追求同美帝國主義實行「全面的合作。」(3)他削弱了蘇聯的國防力量並企圖通過簽訂核禁試條約阻止中國發展自己的核力量。(4)他通過鼓吹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而阻撓革命運動。(5)他反對和破壞民族解放運動。(6)他支持「叛徒鐵托集團。」(7)他想方設法傷害和暗中破壞阿爾巴尼亞。(8)他造謠誣衊中國共產黨。

  (9)他在「經濟互助」的名義下,反對其他共產黨的發展。

  (10)他利用「政治上的蛻化變質分子、叛徒、變節者」來進行反對其他共產黨的分裂活動。(11)他以「老子党」自居,違背兄弟黨的協商一致的原則,召開分裂共產主義運動的非法會議。(12)他實行了一系列企圖使蘇聯向資本主義倒退的政策。

  〔①原文為1964年11月20日,正確的日期應為1964年11月21日此為作者所誤。——譯者注。〕

  《紅旗》雜誌上的文章還認為,赫魯曉夫在與中國交往中,撕毀了幾百個協定和合同,撤走了幾百名蘇聯專家,製造了邊境糾紛,在新疆進行了顛履活動,煽動和支持「印度反動派」對中國發動的武裝進攻。最後,文章說,任何實行「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的企圖,都將是「行不通的」。

  1964年12月6日,《真理報》在一篇社論中部分地答覆了中國對赫魯曉夫的批評。這篇社論斷言,遣責個人迷信是「不能倒轉的」。並維護在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過程中,無產階級專政已被「全民國家」所代替這一理論。

  〔1961年蘇聯共產黨的綱領所提出的這個理論①,曾被中國共產黨在1963年7月14日「25條」中的第19條所駁斥——作者注〕

  〔①指1961年10月召開的蘇共二十二大所通過的《蘇聯共產黨綱領》——譯者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