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公開論戰的開始

  (1960年~1962年)

  1960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把與蘇聯共產黨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公諸於世。雖然在1962年底以前,雙方都在竭力控制以免相互直接攻擊。當時,中國人一般總是公開攻與「修正主義者」,尤其是南斯拉夫人,常常用批評意大利共產黨(當時由親蘇的帕爾米羅·陶裡亞蒂所領導)這種指桑駡槐的方法去攻擊蘇聯領導人。蘇聯共產黨人一般是直接攻擊「教條主義者」,尤其是阿爾巴尼亞人(1961年與阿爾巴尼亞黨關係破裂後)。在論戰的初期階段,爭論的主要問題如下:

  (1)中國人否定了赫魯曉夫下述「天真的幻想」的觀點: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戰爭不再是不可避免的;裁軍是可能的。一些西方政治家承認了和平共處的必要性,並認為赫魯曉夫的外交政策不僅包括否定階級鬥爭,而且包括「不惜一切代價的和平」。

  (2)關於支持和平共處原則的爭論。蘇聯共產黨強調,核戰爭將證明對有關各方面造成的慘重損失是同等的。中國共產黨堅持毛澤東在1957年莫斯科會議上表達的觀點,即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導致共產主義的更大勝利。

  (3)在援助殖民地和不發達國家的民族運動中,考慮到對國際形勢的影響,蘇聯表現得比中國較為謹慎。例如:1958年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者所建立的臨時政府成立後,中國人立即承認了這個臨時政府。而蘇聯並非如此,它直到1960年才給予了承認,這顯然是為了避免與法國關係的複雜化。

  (4)在為民族獨立而鬥爭的問題上,蘇聯理論家堅持主張,不發達國家的共產黨人應當同民族資產階級「結成聯盟,以此準備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道路。該理論的一個實例就是1945年斯大林曾經勸告中國共產黨人與國民黨合作。蘇聯共產黨機關報《真理報》1960年8月26日強調,不為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反對帝國主義的高壓行動」,構成了「一種非常危險的宗派主義形式」。譴責那種「輸出革命」和把社會主義制度強加給那些內部條件不成熟的國家的觀點。8月30日,北京《人民日報》在答覆中聲稱:「如果把殖民地資產階級領導的運動看成民族解放運動的主流,單純地拍手稱讚,或者大力支持,而對廣大革命群眾的反帝鬥爭卻是默不作聲,或者厭惡鄙視,那就在事實上採取了資產階級觀點。」

  (5)中國共產黨對赫魯曉夫關於在一定條件下,共產主義政黨有可能通過非暴力革命的議會道路來奪取政權的觀點持懷疑的態度。

  (6)蘇聯共產黨認為,中國的民族主義外交政策(例如,在與印度關係的問題上),嚴重地損害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7)中國人不支持蘇聯否定斯大林的「個人崇拜」——蘇聯的資料表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毛澤東使自己在中國成為了同樣的個人崇拜的中心。

  (8)中國人譴責蘇聯共產黨力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例如:1956年蘇聯共產黨事先不與其它共產主義政黨商量而譴責斯大林;提出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和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的可能性的理論。蘇聯共產黨則指責中國人用「分裂主義」活動分裂共產主義運動來進行報復。

  (9)蘇聯共產黨堅持公認的馬克思主義關於普遍工業化是從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必要的先決條件這一理論,並把中國人的人民公社運動(見上述)看作是一種「超越一定歷史階段」的嘗試。另一方面,中國理論家認為,農業的發展是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一個必要基礎」。

  (10)蘇聯新聞界日益強調教條主義和分裂主義的危險性。然而,中國共產黨堅持1957年莫斯科宣言關於修正主義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主要危險」這一主張。

  §論戰的開始

  (1960年4月~6月)中國共產黨的《紅旗》雜誌於1960年4月16日在第一篇位置上發表了題為《列寧主義萬歲》的文章,該文章強有力地論述了中國在爭論的許多問題上的觀點。它在承認和平共處原則和堅持共產黨人必須盡力避免一場大論戰的同時,堅持認為只要資本主義存在,戰爭的危險性就依然存在。它否定關於核戰爭將毀滅文明的觀點,並斷言,「勝利的人民,他們在帝國主義死亡的廢墟上,將會以極迅速的步伐,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制度高千百倍的文明,創造著自己真正美好的未來」。這篇文章還區分了由革命運動所引起的國外戰爭和國內戰爭,而國外戰爭和國內戰爭只會促進革命的發展。這些文章在引用列寧所支持的關於沒有革命的暴力就不可能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觀點時,提倡應當「堅定而毫不動搖地」支持一切革命運動。

  蘇聯發言人立即對這一挑戰作出了答覆。奧托·庫西寧(蘇共主席團成員)在1960年4月22日的一次講話中指出,「在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地區裡」存在著「一種分裂」,但是,「在與和平的強硬敵人並存的地方,出現了思想清醒的政治家,他們認為,以新的大規模破壞手段進行的戰爭將是瘋狂的。」他進而批評了那些固執己見地堅持帝國主義是侵略成性的觀點的人,批評了那些沒有能夠認識到需要利用這種新因素從另一場戰爭中拯救人類的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