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走過西藏 | 上頁 下頁
一一九


  有關揚場的歌一樣的人格化,一樣的動情,那幾乎全部是關於風的。例如,「請求從海底起風,讓麥粒和麥糠分離」;「風呵,你從哪裡來,可受到殷勤款待?」或者是,「左邊來的風,右邊來的風,四面八方來的風……」還有一首是:

  經幡沒被風吹動就不動吧,
  吹不動經幡的風對揚場無用;
  能使稈草和糧食分開的,
  是那種刮動林間枝條的小風。

  美麗的歌聲遠去了,消失在拉薩河南岸的山叢中。它只傳唱到尊珠旺姆那一代。真令人遺憾——我和查古村的老人們一道惋惜世風之不古。但願我們的文字記錄能夠留與後人,就像上古神話,大小雅,樂府。

  秋收後的某一天,我們沿查古山谷往上走,去採訪本村的幾戶牧民。那一天我撿到了一枚石片石器。它是用普通的青礫石剝制的,檯面明顯,輻射紋路清晰。後來經石器專家鑒定認可,說是一枚比較典型的刮削器,並說可以發一條消息了:拉薩河南岸的查古村發現一石器點。

  與此相對應的拉薩河北岸近年間發現一新石器時代遺址——曲貢遺址。經科學考察證實了至少在四千年前拉薩河谷就處於農耕時代,並已進入青銅時代。查古村上方乾涸的河床、荒蕪的灘地,與這枚石器,是否同為那一時代的遺物?

  那麼,關於金石頭媽媽——「阿媽塞多」——「魯姆嘎姆」的崇拜呢?那些一年四季隨農事活動的進行、貫穿青稞生命流程的田野上樂此不疲的祭祀儀式呢?那些猶如《九歌》中所渲染的情景、意境和韻致呢?它們是否曾與已出土的古代物質器具一道生長過呢?

  田野上幾乎所有祭典所環繞的中心之點,就是那塊白色的石頭。它被稱為金石頭媽媽,它名字叫「魯姆嘎姆」——年老的母龍。這是一種司水司土的女性神只,似乎應該起源於原始宗教時代。在拉薩河穀一帶,這是一個士地女神的複數名詞。這類神只的事蹟已不可考,形象也被抽象為石頭。她是莊稼的守護神。但是,假如供奉不周,她將使莊稼歉收。這是西藏所有鄉間神的共性。所以人們對於鄉土神永遠畏大於敬。只不過對魯姆嘎姆格外感情一些,在我看來。

  從群佩老師那兒得知,這一群年老的女神屬￿龍女墨竹色青那一地下神系統。藏語的「魯」神時常按其近義給寫成龍。由於是地下和水中神的緣故,這類神常以蛇、蛙之類形象出現,加之佛教引進的海底龍王形象,後來就龍蛇不分明。本為蛇女的藏地土著神墨竹色青也被稱為龍女,女龍王。

  長久以來我就想,拉薩河谷如此悠久的農耕文明中,誰是人類童年時的地母、農神、生殖與豐收之神呢?魯姆嘎姆——墨竹色青是否這一神族的線索呢?沿這一條依稀線索上溯,能否尋到藏地上古神話、神話人物、神話之源呢?能否經由一些被歲月蕩滌過的風化過的殘片遺痕,修復一位人首蛇身的猶似古希臘的地母該亞、墨西哥的穀物女神……那樣的神物呢?

  藏地自原始信仰、古老本教直到現代民間,三分世界的宇宙觀根深蒂固。三界統治者其上為念,其中為贊,其下為龍蛇。墨竹色青,墨竹為地名,色青為大而輝煌之意,言其光芒普照世界。古經書《洛卻》稱,墨竹色青為藏地寶物之主,位居世界北部八大龍神之首。

  墨竹色青的家鄉在拉薩東方的墨竹工卡深山峽谷中,群山環繞的色青朗措是她的神湖。墨竹工卡一帶有關她的民間傳說至今猶多,並且時常有人聲稱邂逅過她。但一般說來,男子遇見她並非吉兆:他將會得一種名為「龍」病的皮膚病,作為對他非分之想的報應;而女子遇見她則會變得美麗。因為墨竹色青通常化身為美貌女子。西藏人誇獎某女孩漂亮,就說像龍女一樣。

  以上是一種說法,另一相反的說法是,女神喜歡的是男性,女子見了她,才得皮膚病或是紅眼病。

  我們一度離開了查古村,往東去尋訪墨竹色青。徒步翻山越嶺一直到達她的居處色青朗措(也稱墨竹措欽,措欽,大湖)。這一個細雨乘靠的夏日,我們位立在海拔四千五百多米的灌木叢生的山頂,遙望雨霧迷蒙的穀底湖面,期待著奇跡發生。但是沒有。嚮導,日多鄉鄉長達娃次仁和波多老人,瑣瑣碎碎地介紹了與我們的主旨不相干的幾點。舊政府時代,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藏政府都要派僧人來舉行隆重的祭湖活動,在湖邊煨桑念經,向湖中投放盛著寶物的寶瓶,以祈求年內風調雨順。

  據說,後來每一達賴喇嘛轉世靈童坐床後,都要來此朝拜一回,至今湖邊還可看到達賴喇嘛的寶座遺址。另外,嚮導們還列舉了墨竹色青歷史上的一段重要交往,是與高僧蓮花生、藏王赤松德贊的一段衝突和友情。他們回顧說,這幾位重要人物的友情不僅使世界平安,還使墨竹色青口吐黃金裝飾了桑耶寺的佛塔和佛像。同時他們還告知我們一個此前聞所未聞的離奇事:墨竹色青的女兒色青小姐,居然是英雄格薩爾的母親!他們還認真談到,上年冬季,附近紮西崗地方發現從此湖中流出巨大的冰塊,它將流入拉薩河。他們說,這是墨竹色青獻給拉薩大昭寺釋迦牟尼的酥油。

  至於墨竹色青的原始形態和事蹟,兩位墨竹色青的同鄉回說不知。只說日多寺有她的塑像,去看吧,很漂亮。

  我們又走了很遠的路,爬了很高的山,冒著大雨到了日多寺的龍王殿。規模不大的「魯康」龍王殿內,居中一男性塑像,斜對著的一側有一女性塑像。這二尊彩塑的相同處在於,從頸部至頭頂,各有七條蛇蜿蜒招搖。向日多寺管理人羊阿老先生問來問去,方知居中者為(佛教)正宗的龍王;在此墨竹色青已退居次要位置,稱「魯姆」龍女。這位舶來的龍王本是佛教中的神只,是佛以願力幻化而成,居世界中心之海。羊阿特地再三地強調說,龍王是神,「拉」——神;墨竹色青不是神,只是「魯」,大約近似于精靈吧。

  這一地下神系統在遠古作為「龍」族曾經十分地興盛過。藏史載,吐蕃贊普歷來娶龍族之女為妻,直至松贊干布的祖父一輩。隨著佛教的傳入,且勢力漸長,作為本土宗教神只的龍族衰落,史書再不見有關王室與龍族的聯姻。只在當代經文人整理過的一則民間傳說中,描寫了墨竹色青與藏王赤松德贊之間纏綿徘側的愛情故事,情節相似于《白蛇傳》:同樣固了她的蛇身,被近臣阻止。這是我們能夠瞭解到的墨竹色青的唯一的浪漫故事。百姓們解釋說,「魯」很長壽,都是「魯姆嘎姆」——年老的母龍。

  往下的追尋越發詩意匾乏,以至於最終使這一神物迷失于藏傳佛教的汪洋大海中。

  拉薩布達拉宮背後的龍王潭,中有龍王閣,藏語名為「魯康」。相傳建造布達拉宮時欲從此地取土,掌管土地的龍王不許。五世達賴喇嘛許願將來為之建一殿作為交換。又有人說它是六世達賴喇嘛為迎請以墨竹色青為首的八龍而建。但該殿主供仍為男性龍王,墨竹色青屈居二層。

  一再聽說墨竹色青的規範形象在墨竹工卡縣的嘎采寺壁畫上。我們請小僧引見。乍看那面壁畫吃驚不小!眼前的墨竹色青赫然一男身武將。金戈鐵馬,旌旗鎧甲,身後伴隨著二位裙據飄飄的婀娜貴婦。我們被小僧確鑿地告知:這就是墨竹色青,這就是墨竹色青的二位夫人。小僧未能解除我們的大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