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走過西藏 | 上頁 下頁 |
八八 |
|
§第四章 在神山岡仁波欽的一次精神之旅 ——印度教、耆那教、本教、佛教共同信仰的世界中心,岡仁波欽, 一座東方的萬神殿、奧林匹斯、文化之山——精神之旅:與自己的相遇 ——兩百年間哪些西方人來過,來做什麼——韓興剛夢中千佛—— 歷史與現實:我之關懷和焦慮的隱衷——神山的啟示與加持—— 它給予的一瞥成為無限—— 岡底斯山脈是支撐起青藏高原地貌骨架的巨大山系之一。它西起獅泉河,東接橫斷山脈的舒伯拉嶺,橫貫西藏中南部綿延達千五六百公里。清康熙年間繪製青海西藏時曾被稱之為「天下之脊,眾山之脈皆由此起」。 一般所用岡底斯一詞,特指該山脈主峰岡仁波欽。岡仁波欽為「雪山之寶」,藏語。岡底斯之謂一般被解釋為藏、梵語的組合:岡是藏語之「雪」,底斯為梵語之「雪」。著名的藏學家前輩、意大利學者杜齊教授曾認為「底斯」為象雄語。 從地質學角度講,海拔六千六百多米的岡仁波欽的雄偉壯觀在於「近幹水平的岡底斯礫岩(舊稱凱拉斯礫岩)是西藏少有的構造變動微弱的始新世地層,這裡群峰爭雄的塔式和古城堡式的山嶺也是西藏罕見的構造地貌類型。」(《西藏地貌》) 從文化學角度講,作為精神之山和信仰之山,岡仁波欽則是數千年間青藏高原、南亞次大陸不斷積累疊加的文化堆積層:它是一座文化之山。 迄今仍有四種宗教:印度教、耆那教、本教和佛教的數以億計的包括蒙古人種、雅利安人種及一些馬來人種的人群尊奉它為世界中心而虔誠信仰它。岡仁波欽是這四種宗教的萬神殿,奧林匹斯山。 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即指此山。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譯作妙高、妙光、安明、善積、善高。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又其上為金輪即地輪也。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須彌之八山八海為鐵圍山,其中心之山即須彌山也。入水八萬由旬,出水八萬由旬。其頂上為帝釋天所居。其半腹為四天王所居。其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其第七金山之外有威海。其外圍為鐵圍山。因之稱曰九山八海。瞻部洲等之四大洲,在此威海之四方。 前佛教時代的象雄本教時期,作為本教聖地,岡仁波欽被稱之為「九重萬字(卍)山」,為雪域藏地之靈魂。彼時有本教的三百六十位神靈居住於此。本教祖師敦巴辛繞自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本教僧人歷來在此修行。其中一位曾於岡仁波欽山洞中修行十二年後,身如光一閃即逝。有關這座神山的本教原始形態,阿裡唯一的本教活佛丹增旺紮一定知曉,可惜與他一再失之交臂。 公元前六——前五世紀,在南亞次大陸與佛教同時興起的耆那教也信奉岡仁波欽。這個耆那教在漢譯佛典中被不那麼友好地稱之為「尼乾外道」、「無系外道」、「裸形外道」。該教曾於公元前後分裂為「無衣(裸體)派」和「白衣派」,並在中世紀得以廣泛傳播,直保存到現代。在耆那教中,岡仁波欽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刹獲得解脫的地方。 印度人對於岡仁波欽——他們叫它「凱拉斯」——的情感源遠流長,經久不衰。無須任何學者論證,憑感覺我就能理解這情感的由來:在南亞次大陸無垠的低谷平原上,北望是一排高峻奇美的冰峰雪蟑,雄偉神秘令人神往,遠勝於自喜馬拉雅北麓仰望它時的震動和驚歎——我是在著名的、似乎獲過奧斯卡金獎的《印度之行》中,從銀幕上得到這一比較的。其次,或者首要的是,北來之水灌溉著這塊次大陸上的生靈田稼,潔淨了人民的身心。於是,山川崇拜貫穿于古印度精神之園。早在數千年前的梵文文獻《吠陀》中,河流即被一再讚頌:「啊印度河,其它河流像哞哞叫的奶牛跑向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奶汁餵養他們。當你來到這些奔流而下的河流前時,你像戰場上的王,領導著自己的左右。」「光芒閃耀、絢麗多彩、不可戰勝的印度河,帶著千川百河橫過田野,快中之快,就像一匹美麗的牝馬一閃而過。」…… 古代印度人在對能為人們帶來基本生存條件並滌清污濁罪孽、向上導往天堂的河流,感恩之餘,對於神聖河流的進一步思索,即河流的由來,誘惑他們湖流尋源,穿越喜馬拉雅,並大致尋到了岡底斯山脈。岡仁波欽高聳的積雪山巔,神奇非凡。五體投地的印度人分明看到了印度河源於此山,而恒河,也如綢衣滑下。印度人就這樣誠惶誠恐地發現了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他們把自己信仰的諸神安置於岡仁波欽——凱拉斯山上,數千年來對它頂禮不已。 古代印度人認定了岡仁波欽為世界中心,眾水之源。日月星辰皆以此為軸心往復環繞,並各行其道。在河流方面,西藏人與印度人說法類似,都認為神聖的四條大河:獅泉河(森格藏布)、象泉河(朗欽藏布)、馬泉河(當卻藏布)、孔雀河(馬甲藏布,印度人則稱其為黃牛河)都源自岡底斯山。除孔雀河經考證為源自喜馬拉雅山蘭批雅山口附近(在普蘭境內),另有作為雅魯藏布江上游段的馬泉河的源頭之一為岡底斯外,獅、象二河確切源自岡底斯山。這些河流自阿裡發源,沿途彙集了來自雪山、來自天上的各路小水,浩浩蕩蕩流入印度後,源於岡峰北坡的獅泉河成為印度河上游;源於岡峰西側的象泉河被稱作薩特累季河;發育于喜馬拉雅與岡底斯山前丘陵間的馬泉河——雅魯藏布進入印度叫作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與恒河相匯;源于喜馬拉雅的孔雀河,則系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這四條河在相距不遠處同時出發,向著不同的方向,流過不同的地域,蜿蜒跌宕大相徑庭過千里萬里之後,重又在同一個歸宿地——印度洋中相聚。人們在這一神奇事實面前,大惑不解之餘,又仿佛於冥冥中獲得了神聖意味的某種啟示。 於是,作為神聖中最為神聖的,古代印度人就安排了他們的至關之神居於岡仁波欽。從佛教所認為的該山為因陀羅(帝釋天)的居所分析,當是對於印度教前身的婆羅門教的移花接木。因為在早期《吠陀》中,因陀羅即是古印度的主神,是萬能之神,且是萬神之中最受崇敬的神。在後來的印度教中,因陀羅仍舊沿襲了天界眾神之王的冠冕,主管雷電風雨。 印度教有三位主神①——創造之神婆羅賀摩、保護之神毗瑟奴、毀滅之神濕婆。其中濕婆法力最大、地位最高。雖然身為毀滅之神,但他尚有無數各具特色、各司其職的化身。既可毀滅,亦能創造世界萬物,所以又稱再生之神。他還是苦行之神、舞蹈之神——世界因了濕婆的舞蹈而運轉而節律。有關濕婆的故事,在印度教經典中,在印度的民間傳說中比比皆是。印度和尼泊爾的濕婆廟內不設偶像,只以牛或男性生殖器模擬作為濕婆的象徵而向之祈禱祭祀。在文學藝術的描述和塑造中,他則是一個額上有目、頸纏蛇飾、頭頂新月的形象。 作為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濕婆,其宮殿理所當然位於他們的凱拉斯山上。在那兒,他或者坐在蓮花座中處於冥想狀態;或者坐在山巔顯現著慈祥面孔,而他的妻子烏瑪女神,則坐在他的膝蓋上與他一起度過未來。另外一個說法是,烏瑪女神每日在瑪旁雍措湖中沐浴,他倆千萬年的交媾使精液積為雪山,由於眾神的不滿和詛咒,此地才成為缺乏生命的雪線荒漠。印度古代詩人們則認為濕婆的笑是白色的,冰峰雪嶺由濕婆的大笑積累而成。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