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走過西藏 | 上頁 下頁 |
六五 |
|
畫家韓興剛特意招呼我們沿山道步入一個小山洞,指點說那壁畫很奇特。果然,洞壁一排青色護法神之下,黑紅色的三角、海螺圖案組成的邊飾之上,有一約寬十幾公分的長條裝飾畫中,一全裸黑身黑面人,雙膝彎,雙臂伸,疾行奔呼狀,紅色頭髮(或頭飾)十束直立各呈錐形,像海星觸鬚又像火焰熊熊。此人之前是一奔吼著的黑熊,之上為俯衝著的黑色巨鳥,之後上下並列的兩排依次為黑豹、黑狗、黑馬、黑驢、黑犛牛、黑野羊,一隻未見過的無名黑色無角獸、黑山羊、黑蛇,全都與黑人一個方向作奔馳、咆哮狀。神情緊張、激烈、憤怒。這一行黑色靈異類之前,一圓錐形紅色之物仿佛某種祭壇,上方為日月,經幢,緊接著是一巨大的綴有三具骷髏的頭骨碗(內中一般盛血),另一側則是三位半裸天女扭胯伸足的舞蹈。 我把這條幅以遠、中、特寫拍了三張彩照,過後端詳了又端詳,總是不得其解。怎麼就覺得這類畫風在西藏既無傳統,亦無流脈,倒好像非洲的岩畫,又有一點古希臘雅典陶器上黑圖案的味道。 與古格壁畫同出一源的陀林寺壁畫也絕佳。就根本來說,那種乳房豐滿、腰肢纖細、胯部傾斜、肚臍顯露的菩薩像的的確確舶來風格。由於氣候與習俗、審美觀的原因,西藏人一定要給南方、西方來的佛像穿上衣服,越向東向北,佛像越敦實粗壯。大黑天神作為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本來身形苗條,到達西藏腹地已是五短身材,到達內蒙古時已作桶狀。韓興剛對陀林壁畫的異域風格百看不厭,此次充當導遊,越發興奮不已,聯想翩躚:「看這腰肢,多有韻味!這臍部的表情!看這群女像!上身正面,下身側面,大概有古埃及影響,但比古埃及還要靈活柔媚……這些鼓和長號,後來傳入衛藏,還有堆諧——踢踏舞,也由此傳向日喀則和拉薩,堆諧:上部之舞……這些木輪馬車,車上的貴婦人……對不起,我不能確定它們是當年紮達的交通工具,還是克什米爾一帶風景……」 在北京時,一位甘南(甘肅省)藏族青年桑吉紮西就曾談起,西藏西部早期藝術是否與古埃及藝術有相似之點。當年埃及文化輻射如此之大,蔭澤希臘、羅馬,而古羅馬東征時曾統治過中亞波斯,著名的曼陀羅藝術即是深受希臘雕塑影響的印度雕塑風格。遠至國內的龍門藝術都受其影響,西藏能不留下一些痕跡?桑吉紮西走遍了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獨獨沒機會來西藏本土考察,他只是推想罷了。 韓書力則認為陀林壁畫中的側身正面像是伊朗細密畫特點,說不宜聯想埃及。但波斯(伊朗)曾於公元前六世紀滅古埃及,遙遠的埃及與伊朗細密畫有何淵源?無人解答。 陀林寺壁畫明顯直接受尼泊爾、克什米爾畫風影響,當地老人則說該壁畫均為西藏工匠繪製。其間關係待考證。 作為古格藝術生存之地的本土西藏,研究條件如此有限,真叫人無可奈何。一九八五年間,現任西藏美術家協會主席的韓書力與他的幾位同行去古格,搭乘一輛破舊的解放卡車,坐在帆布篷的車廂裡搖來晃去不知晨昏,在帕羊的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支叉裡陷車七天,絕處逢生後趕到古格,沒有發電機、錄像機,以高擎的汽燈照明,儘管那效果不堪,仍為古格而欣喜癲狂。那時,他興奮地想到,「可不可以稱它為古格畫派呢?」第二次去古格,他卻默然。此間他又二去巴黎,在那藝術之都盡情地倘祥于古代南亞及古代西藏的藝術走廊中,當年對於古格藝術的驚喜就多少打了折扣。「能否暫不給古格藝術下結論。」韓書力謹慎地認為,想要透徹地認識古格,需要走一趟毗鄰阿裡的尼泊爾、印度和克什米爾,進行一番古代藝術考察——那一線,散佈著佛教藝術的高光點——才有可能探知其間淵源,識別古格特點。換一個角度和空間,回望阿裡,或許能有效地避免片面性,接近歷史和藝術的真實。 陀林寺大經堂壁畫保存完好,全賴「文革」期間幸運地作了公社糧倉。陀林寺建於公元十世紀後半葉,為藏傳佛教後弘期①上路弘法之策源地,在藏族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它創造了歷史,改變了藏族命運。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峽、仁欽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該寺為背景展開;它與古格王朝的興盛衰亡同甘共苦。最盛時它擁有遍佈阿裡三圍的二十五座屬寺,可謂旺族。完好時的陀林寺由迦薩殿、白殿、十八羅漢殿、彌勒佛殿、護法神殿、集會殿、仁欽桑布譯師殿、阿底峽殿以及講經台、眾多的嘛呢房、僧舍、拉讓及一百零八座佛塔林所構成,東西寬而南北窄,是一龐大雄偉的建築群,歷經戰亂兵燹加上「文革」毀壞,儘管政府已撥款數十萬元有所修復還將繼續修復,然而終於一躡難振。所能繼續的只是筆載口傳的昔日盛況與榮耀。 陀林寺位於紮達縣城,或者說,紮達縣城就建造在陀林寺近旁。從遺存的斷壁殘塔已難以想見當初的規模格局。如今村落民居散佈其間,村民安居樂業,一派升平景象。只是在一個偶然的時機,我方才窺見了這座寺廟的莊嚴。那是一個濃雲密佈、暴雨將至的黃昏,東部半天漸漸顯現出兩道彎彎彩虹,高天雙虹之下,時明時暗的土林遙遙地交替顯現著焦黃灰暗色調。夕照餘暉穿越雲層直射一方土林之巔,灰世界點綴著明燦燦的一抹。我在曠野裡拿相機瞄了又瞄,期待著彩虹下土林夕照色彩最佳的一瞬。忽聽得西天雷鳴,陡然轉身,只見西半天如火如荼。 閃電在金紅濃雲的背景中蜿蜒怒放,隨著銀白閃電的猝然劃過,低沉雄渾的雷鳴從陀林寺上空隆隆滾過——這時我看到了火紅雲霞之下陀林寺的黑色剪影了。它莊重安詳,橫貫我的取景框,寺院平頂之上兀立著經幢之林,寺旁兩座圓錐形佛塔尖頂如黑色火炬矗立;楊樹之冠隨風擺動如黑色簧火熊熊。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屏住呼吸抑制住心跳,聳起肩頭縮起腦袋等待在風雨中,企圖搶拍一張陀林寺黑色剪影之上金色雲壁前閃電迸射的圖案。每每在閃光的瞬間迅速摁下快門——但為時已晚。光速比我的快門更快。連續拍攝不下十張,未能如願。但在短短十數分鐘之內,我所拍到的天象顯著地發生著改變,氣勢,形態,無一雷同,但都一片燦爛。不變的是陀林寺巍巍然,風雨不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