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走過西藏 | 上頁 下頁 |
五五 |
|
在藏北民間,傳說雖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隨手拈來,卻絕少聽到人類起源之類遠古神話。藏南有神猴與羅刹女交合繁衍了藏族的說法,恐與後來傳人的佛教有關,尚未深入考證;聽說最早本教認為,世界是從蛋殼裡孵化而成。曾拿這個問題請教本教首領傳承人的雍仲加瓦,他證實赤松德贊時代出現的一本本教經書《僧度》中有這一說法;但雍仲加瓦顯然不怎麼信服,他說世界假如是從蛋殼裡出來的,那麼這只蛋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本教現在這樣論述世界的起源:有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塵埃「多查熱」,能夠聚集生長。陽光下可以看見的一粒微塵,是由四十九個「多查熱」組成。它的發生是水分、氣體及熱量的凝聚。 原始世界存有五大元素:土、水、火、風、空。五種元素相互作用,空生風,風吹火,火與水相撞,連續運動的結果,形成像煮沸後的牛奶的表層奶皮,「多查熱」不斷隨之運動,「奶皮」漸漸積厚形成地球土壤——雍仲加瓦客觀地說,凡宗教都認為地球是平面的而非球體的。 巨風吹成的巨大山峰叫「熱任」,風小些的造成七座山峰叫「熱堆」,七山環繞大山,又有七湖環繞七山。山腳分佈四大洲、八小洲…… 本教對於佛教長期、大量吸取的結果,造成了真偽莫辨的局面。想要搞出一點兒純粹屬本教的東西也很難。以上解釋尤其後半部分頗類佛教有關世界生成的說法,令人生疑。 後來我從幾本書中同時得知一本叫《卓浦》的經書有關於本教創世紀的較為可靠的記載。① 雍仲加瓦詳盡談到了當前佛本異同—— 創始人不一,教義相同;本尊神不一,本教的本尊神眾多;宗教舞蹈不同;所吹法號不同;手持法器不同,而喇嘛教的密宗則與本教一致;印度佛教不燒香、不擺供果、各地沒有保護神,在這些方面,喇嘛教也受本教影響。 本教也念六字真言,讀音與喇嘛教不同; 佛、本轉山轉聖物方向相反…… ——由此看來,只是些細微末節的不同,佛、本已經大同小異了。 曾作為印度國教的佛教自傳向國外後,在自己的故鄉反而漸漸衰亡了,印度教取而代之,十九世紀後,才由斯裡蘭卡重新輸入,不過今非昔比,地位卑微。如同西藏的本教之於喇嘛教。 藏傳佛教(喇嘛教)千餘年來卻在西藏發揚光大,歷久不衰。奧秘正在於它早已進行過本土化的改造,早已適應了藏族精神傳統的土壤與氣候。被改造了的佛教在內容和形式上究竟離它的初衷有多遠,沒有多少西藏人理會這問題,以至於一位西方人抱打不平地指責:「喇嘛教的最後形式是不會得到其神聖的佛祖的承認的。」 喇嘛教其實也是被征服者。佛、本之間的高度融合才使它植根于這片全民信教的土地。如本教一樣,它帶有明顯的多神教痕跡。眾神之間呈無政府狀態,分工與相互關係始終不很明確。釋迦牟尼與敦巴辛繞成了遙遠的可敬畏不可親近的佛像——在西藏,不適宜於一神化信仰的生長,理論化了的宗教外殼中,包容了藏民族的初級宇宙宗教意識,包容了實質上的泛神論。人們把神佛具象化了,具體得可見、可感、可親近。大自然就是最現實的神。千百年來被信徒們所肯定下來的,唯有自然之神。 閉塞的巴青,許多個世紀以來受外來影響很小,此地至今仍公然是多神世界。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路有路神,火有火神。在一些百姓家中禁忌仍然很多,比如在火爐上、灶臺上就不准放不乾淨的東西。行路走至山頂,在山口石堆上丟一顆石子,念一句:路神請保佑我一路平安。這樣的石堆叫「朗雜」——路人石堆,敬路神之用,與西藏各地瑪尼堆不一樣。前者的經幡只是「風馬旗」。原始宗教崇拜馬,經幡上也只刻一匹馬。而瑪尼堆經幡則刻滿經文和佛像,並有經石板。 巴青各部落都有各自的保護神山。自古以來,牧民們依山傍水而居,對神山聖湖的崇拜,構成他們幾千年來宗教信仰的核心。這一意志,或許源於早期人類,後來成為本教一大特色;後來的佛教,沒能改變它,不得不吸收了它。 神山種類很多,有文神山,武神山,文武雙全的神山。文神山外貌一般很慈祥、秀麗,禁忌也少,人們在山附近做什麼事情它都不會怪罪。武神山則相反,外貌猙獰兇惡,嚴禁在山上打獵,在山下屠宰牛羊。更有甚者,不准婦女大聲講話,不准小孩子夜間啼哭,在山上挖一點土也不行。本部落的人都恐懼得很。但武神山的威力較大,本部落出征前,就戴上紅面具,手持大刀,跳山神舞,用糌粑捏成被捆綁的敵人,再念咒經。 近幾年來,百姓們在各自神山頂上蓋起小小的房子,內放弓箭、土槍和刀劍並布匹、瑪瑙、珍珠等。請來工匠畫了山神像供上;在山頂各處巨石上都雕鑿出山神形象。① 這個民族曾經所向無敵地強盛過,曾經推崇過尚武精神,他們的鐵馬金戈也曾威震長安,但後來他們便口誦六字真言,將自己閉鎖進寒冷的雪域之中。與其同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這是皈依了消極的佛教的緣故,不如這樣解釋更符合這個民族善良的天性:不論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具有怎樣的擴張雄心,這個民族仍然意識到不可能像放牧牛羊一樣地去統治具有深厚文化傳統的中原民族,而返回故土、皈依自然無疑是明智的。 藏曆年,是草原牧民對於大自然的感恩節。節前,他們將帳篷收拾乾淨,在帳篷內外用酸奶繪製作為祈福之物的最古老的圖騰——「⊙」:日月同輝;「囗」「囗」,永恆常在;畫上午和羊,並且在牛羊圈周圍壘砌冰塊,請自然之神賜予來年吉祥如意、人畜興旺。新更換的五色幡在帳頂飄飛,自上而下依次為:藍天、白雲、紅火、綠水、黃土。新年祝酒,人們在痛飲之前,總要用右手最潔淨的無名指蘸少許青稞酒,向空中連彈三下,那是敬天、敬地、敬水中諸神。 就這樣,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在春意尚未露出端倪的冰雪之原上,五色幡正獵獵作響,向上天傳達牧人的祝福和感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